敌人一把把明晃晃的刺刀一齐对向她的胸口,誓死如归的女英烈王册

一九一八年十一月十五日,王册出生在河北省昌黎县杨家营村。

原名王者香,提起她的名字,还有一段来历呢!王册是父母亲唯一的女儿,他们盼女成才,希望女儿像兰花一样,具有清高、坚强的品格。古诗词中常以“王者之香”的词句来形容兰花,因此为小女取名“王者香”以寄托双亲的无限希望。

父亲王子和,在东北某银行当职员,幼年时的王册随父亲到东北。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我国东北三省,王子和因不堪忍受日寇的残暴蹂躏,携眷返回原籍——昌黎。

由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日寇又将侵略魔爪伸向冀东,王子和老人悲愤欲绝,他仰天长叹:“难道这偌大国土,竟没有我三口之家的落足之地吗?走,到北平去!”于是他又一次携眷迁居北平。

王册的少年时代,就是在这动荡不安的生活中度过的。日寇暴行,黑暗统治,灾难深重,民不聊生。在她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仇恨的种子。她立志刻苦读书,拯救国家,她的中学时代学习成绩优良,每次考试名列前茅,到北平后,考入燕京大学教育系。

一九四一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燕京大学被日寇无理封闭了,并逮捕了一批进步学生,王册只好转入北平大学历史系。古都北平,日寇如狼似虎,神州山河,任人宰割,庶民百姓,倍受折磨。亡国之难,使王册满腔义愤,残酷的现实教育了她,科学救不了国?只有跟共产党,投身到抗日救国的斗争中去,才是唯一的出路。

于是,她积极为党的事业而工作,由于她的工作成绩特别突出,不久后,就被组织吸收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入党后的王册同志,对革命事业更加忠诚和坚定,斗争意志也更加坚强了。

为了在青年学生中广泛开展抗日救国和爱国主义教育,党组织决定由王册负责建立一个秘密图书馆,图书馆就设在王册的家里,这里的书有苏联革命战争小说,世界知识等革命书籍。取书、送书、借阅、保管都由王册一人负责。

她组织青年们如饥似渴地学习,共同探索救国救民之路,座谈讨论全民族抗战的意义,憧憬中国美好的前途和未来,革命的青年们,有一腔中华儿女沸腾的血液,有一颗炎黄子孙的赤诚之心,纷纷要求到前线去!到火热的斗争中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正在这时,王册的父亲王子和被日寇关押入狱里,生活的重担,完全落在母亲身上,母女俩相依为命,靠当卖一些衣物,家具维持生活。国恨、家仇更激起了她对日寇的深仇大恨。

王册在边区“三八”劳动妇女节大会上发言,控诉了日寇在平津的侵略暴行。她满腔义愤,慷慨激昂地讲道:“日本帝国主义,在平、津地区杀我同胞,毁我家园,占我国土,掠夺宝藏,在这灾难深重的时刻,我们绝不能等闲视之……

妇女姐妹们,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要团绪起来,努力支前,积极参战。……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胜利是属于中国人民的!”

王册的讲话鼓舞群众抗日救国热情,“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坚持抗战到底!”成为广大群众的一致行动。同年,日寇纠集了四万兵力,对我阜平地区施行疯狂的“三光”政策,制造了多起骇人听闻的惨案。

她到敌占区后,就和广大贫苦农民打成一片,并虚心向工农干部学习。她在各村通过访贫问苦,培养了骨干,组织动员妇女做军鞋、救护伤员、交公粮,组织妇女上夜校,宣传抗日救国、妇女解放等工作,搞的很活跃。

她常和大家讲:“为了实现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美好未来,就要不惜流血牺牲……”有的老人对媳妇出去、东奔西跑想不通,王册就亲自上门,做宣传工作,破除封建迷信思想,解除封建束缚。

经过边区全体军民的艰苦努力,粉碎了敌人的七次清剩。王册到阜平后,就断断续续地患疟疾病。在缺医少药的情况下,她以顽强的意志和病魔做斗争,仍然继续坚持为党工作。

后来,她的病情日趋恶化,而且腿部生疮,行走不便。组织上把她护送到南窝村支部书记家里养病,支部书记的爱人看到王册病得这么厉害,天天给她煎汤熬药,喂水喂饭,细心护理。大娘把家里仅有的鸡蛋和细粮给她吃。

一天,大娘把一碗热气腾腾的鸡蛋面端到王册的面前说:“好闺女,快趁热吃了吧!”王册接过碗,心情无比激动,她亲热地拉住大娘的手说:“大娘快坐下歇歇吧,眼下生活这么困难,你们吃啥我吃啥就行了,千万别再给我做两样的饭菜了。”

接着她又说:“您对我这么好,我可怎么报答您哪。”“好闺女,快别说了,只要你病好了,继续为党工作,大娘就比啥都高兴,”在大娘的精心护理下,王册的病逐渐好转了,她稍好一点就再也躺不住了,帮助大娘烧水做饭,拉家常、教孩子们喂歌,大娘常说:“王册真是个好闺女,对人那个热乎劲儿,真像一团火。”

一九四三年十月,日寇对阜平地区又发动了第八次清剿。二十三日凌晨,情况异常紧张,正在南窝村开会的区委书记听说日寇就要进村了,他立即组织干部群众向南山转移。

王册同志身患疾病,但她临危不惧,硬是奉劝区委书记带领同志们转移。区委书记和王册同志争执起来,都想为掩护战友而牺牲,王册用尽力气,猛推了一把区委书记,让区委书记迅速突围。

王册艰难地朝另一个方向走去,以此来吸引敌人的注意力,在王册的掩护下,区委书记和大部份群众安全脱险了。王册和部份群众被捕。

一个鬼子走上前去问;“你是平、津来的学生吗?”“不知道。”“共产党、八路军藏在那里?”“共产党、八路军到处都有,正在为你们挖掘坟墓。”王册双目园睁,怒视敌人,斩钉截铁地说。

日本鬼子气得脸色铁青,上去就要打王册。一个汉奸立刻走上前点头哈腰地说:“太君息怒,瞧我的。”然后又转过脸,假惺惺地对王册说:“你一个年轻漂亮的姑娘,何必跟着共产党、八路军受苦呢?只要你说出他们的去向,就保你没事,还可以送你到平、津去享福。”

王册听了满腔愤怒,高声道:“你们这些汉奸卖国贼,祖国人民的败类,恬不知耻!”日本鬼子见她什么也不说,就妄想用酷刑使她屈服。凶狠的敌人,用刺刀挑碎了她的衣裳,用火烧她的皮肤,用枪托打,用鞭子抽,面对敌人的种种暴行,王册胸中怒火燃烧,她说;“你们这群野兽,你们可以撕碎我的衣服,打坏我的筋骨、皮肉,要口供吗?半句没有!”敌人软硬兼施全部落空。

霎时,日寇又把明晃晃的刺刀一齐对准王册,残暴的鬼子要最后下毒手了,党的好女儿——王册,像青松傲然挺立,她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年仅二十五岁的王册同志壮烈牺牲了。

王册光辉的一生,正像她的原名王者香寓意中的兰花一样,在对敌斗争中表现了清高、坚强的性格,然而她却毫不保留地把芳香和美好,献给了祖国人民。

王册牺性后,阜平县党政机关和人民群众提出了“为王册同志复仇,保卫大阜平”的口号,全县军民化悲痛为力量,团结一致,粉碎了日寇的第八次清剿,取得了反扫荡的伟大胜利。

当地党和致府,为了悼念革命先烈,在王册烈士的牺牲地点修了“民族英雄王册同志纪念碑”,上面的题词是:“高山巍峨遗壮志,沙河奔胸誓雪仇。”

一九五八年春,党和政府将王册烈士的遗体,移葬到冀东烈士陵园,并举行了隆重的安葬仪式。王册烈士离开我们了,但她那坚韧不拔,宁死不屈的高尚品质,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永远激励我们前进。

(参考资料:《河北女英烈》、《中华女英烈》、《北京女英烈》、《安徽女英烈》。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敬请声明,一经提示将立即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英烈   燕京大学   北平   敌人   阜平   日寇   刺刀   大娘   帝国主义   日本   胸口   区委书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