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85岁最后一次选秀,细读档案还原选阅盛况

#历史开讲#清朝的后妃是怎么选出来?之前不少朝代的后妃都是从民间采选长相和家世好的女孩子,称为选秀女。清朝也选秀女,但秀女并不来自普通百姓之家,而是只从旗人女子中选出。所有八旗人家的女孩,到了十三四岁就要开始备选。八旗选秀三年一次,如果因故错过,就要再等三年,没有经过选秀的旗人女孩是不能私自婚嫁的。所以,参与选秀是每个旗人女孩一生中很重要的事情。届时,不论是京城旗人,还是分散在各地的驻防八旗,家中的适龄女孩都要齐集京城,等待皇帝的选阅。我们以一份收藏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乾隆六十年的八旗选秀档案,了解一下乾隆朝的选秀盛况。

这次选秀从乾隆六十年二月初七日开始,前后一共延续了五天。前四天是初选,皇帝每天从八旗中挑选两旗的秀女进行选看,四天一共看了八旗8000多名秀女,平均每天2000多名。那具体怎么看呢?根据档案记载,乾隆皇帝早晨先在乾清宫处理政事,然后用早膳,到辰正二刻,就是现在的早晨八点半,皇帝就来到御花园的绛雪轩。大概这个时候天也大亮了,阳光正好,老皇帝可以看得比较清楚。而秀女们早已按照年龄在外面排好队,等候皇帝的选看。皇帝“升座”之后,同一年龄组的秀女就6人一排,在总管太监杨进玉的带领下依次走到皇帝面前,皇帝看完一排,再领入下一排。到巳初二刻,也就是早上九点半,三百多排秀女就全部阅看完毕。从辰正二刻到巳初二刻,皇帝阅看2000多名秀女就用了1个小时,平均到每排秀女只看大约10秒,每名秀女只看1秒多。这速度是相当之快了,大概就是扫一眼,不是特别出色的也就过去了。

看完这份档案,我们就可以理解从清代以来民间有的一个说法,就是旗人家庭的女孩子,出嫁前不能跪拜任何人,即便在皇帝面前也是立而不跪。这个说法的出处,应该就是女孩子们在选秀时只是成排在皇帝面前站定,并不遵照应有的礼节对皇帝行跪拜礼。而对这个说法的解释,民间认为由于每个旗人女孩都要参与选秀,都有被选中而成为后妃的可能,将来的身份可能特别高贵,因此不能轻易跪拜任何人。我对这个说法一直存有疑问,毕竟不跪拜别人还可以理解,但即便将来做了后妃,也是要对皇帝行跪拜礼的呀!但看了这份档案之后我就明白了,秀女的确在皇帝面前立而不跪,因为皇帝事务繁忙,选看秀女的时间非常有限,一个小时要看2000多人,如果秀女们在皇帝面前再行“三跪九叩”的大礼,时间上的消耗可就太大了。因此出于效率的考虑,秀女们就是排好队,进来让皇帝看几秒,然后撤出,这样才能让皇帝亲自又高效完成选秀工作。清朝的皇帝为了效率而省去了繁文缛节,这种做法还是值得肯定的。而秀女见了皇帝都不跪拜的事实,在民间就衍生出秀女身份高贵、不能跪拜任何人的说法。

经过4天的阅看,乾隆皇帝从8000多名秀女中挑出13位“记名”,就是记下她们的名字,算是初选通过,中选比例还是相当低的。其余绝大多数秀女都落选,被称为“撂牌子”,就可以回家自由婚嫁。紧接着第五天,乾隆皇帝又对通过初选的秀女进行复选,他在13位“记名”秀女中选出8位,算是最终被选中的秀女。由于这一年是乾隆六十年,乾隆皇帝已经八十五岁,他自己的后宫已经不再需要增补妃嫔,就把选中的8位秀女全都指婚给近亲宗室子弟,其中就有皇孙绵宁,就是后来的道光帝,也是在这次选秀时被指婚的。他的福晋是来自镶黄旗的副都统布彦达赉之女,姓钮祜禄氏,年十五岁,是中选秀女中家世最好的一位。其余5位复选落选的秀女,就和其他“撂牌子”的秀女一样,回家自由婚嫁了。乾隆朝的一场选秀就此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乾隆   跪拜礼   旗人   后妃   女中   盛况   婚嫁   皇帝   说法   面前   女孩   档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