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晚年曾痛骂:害自己失去江山的罪魁祸首,都怪这两个人

文|夜谈

编辑|史言有志

蒋介石晚年曾言:我之所以会失去江山,都怪这两人兴风作浪!


蒋介石晚年在宝岛,曾经多次反省自己一生的失败,寻找自己失败的真正原因。而在他反复思索之后,终于得出了一个结论。他曾经为此而痛骂:之所以自己失去江山,都怪这两个人!

那么,蒋介石怪的是哪两个人?他们真的导致了蒋介石的最终失败吗?

1、老蒋的“总结经验”

蒋介石败退到小岛之后,一度为自己“痛失江山”感到恼火!并且还曾经谋划过反攻大陆,

想要再回来当他的大总统!


结果几乎每次谋划,最终都在现实面前化为黄粱一梦,这一切使得蒋介石认为问题出得太早了,肯定不是现在这个时候出的问题,而是之前自己出了啥问题。所以老蒋特别喜欢反省,尤其是喜欢在日记本里面反省。

晚年的时候他频繁提到了两个人,认为他们正是自己失败的罪魁祸首。这两个人就是美国陆军参谋长马歇尔和当时的民国代总统李宗仁。

那么,蒋介石为什么怪他们?怪他们又有没有道理呢?

2、一片好心办“坏事”的马歇尔

要说老蒋怪他们的事,倒也不算是一点儿道理都没有,就比如说马歇尔,他确实曾经帮过老蒋的倒忙。不过,马歇尔也算是一个妥妥的冤大头,虽然他某种程度上“伤害了”老蒋,但他真的是对老蒋一片好心。


故事大概是这样的,抗战结束后,美国为了保障自己的利益。也为了在中国建立一个以蒋介石为主的政府,专门派马歇尔过来给国军和我军做调停,从他到来的目的我们就知道,马歇尔还是向着蒋介石的。

所以,他来调停这个事情,蒋介石自己也是认可的,因为当时蒋介石的精锐还没有调到东北。所以此时他也想借马歇尔之力,让东北以及全国大部分地区,暂时维持相对和平状态。

所以我军与国军之间,在马歇尔的牵头下暂时签订了协议,约定双方之间暂时不能打仗。但问题在于,不论是马歇尔还是蒋介石,签条约的时候都是奔着自己的利益。尤其是蒋介石一方的代表,更是挑了许多空子。

比如他们在条约里,并没有说明我军的合法地位,这就为蒋介石随时开战或者找茬,提供了一个看似合理的借口。结果等到老蒋往东北调了几个王牌军后,他就直接公然撕毁之前签订的条约,对我军发起了大规模的进攻。


我军反复说服未果之后,也是调集几十万大军,准备在东北与蒋介石大战一场,这就让马歇尔感到非常恼火。当时的美国不希望中国打,因为他们在蒋介石身上投资了很多东西,所以希望之后能完整的拿到这些利益。

要是国军和我军昏天黑地的打一场,他们的利益可能就会因此受损。但是这事儿他又没法找我军,因为明摆着是老蒋先动手,我军不过是为了保护自己,不得已才调兵与蒋介石对峙的,所以他赶紧让蒋介石遵守条约的约定,停止自己在东北地区的挑衅行为。

但是,蒋介石怎么可能听他的,哪怕他是代表美国来的。但是蒋介石有自己的想法,然而此时苏联宣布要撤出东北,把广大的东北城市全部让出来,这又使得蒋介石不得不向马歇尔求援,希望他能够再次主持双方之间的停战协定。

因为此时他的主力还没完全运抵东北,一旦苏军直接撤出去的话,他将失去大量城市的控制权,而蒋介石又把城市看作命根子,所以不得不再次同意停战。

结果蒋介石的兵力运送多了一些后,他又再次违背与马歇尔的协议,发起了对我军的挑战,我军在这种情况下不得不对他们进行还击。马歇尔也是因此而感到十分的头疼,再一次要求蒋介石必须停止这种行为。

但是蒋介石就是要通过这种不公平的竞争,来达到自己在东北的优势。所以就对马歇尔的话视而不见,马歇尔劝了蒋介石很久没有效果之后,他不得不对蒋介石下达了最后通牒:即,如果蒋介石不停止这种行为,那么美国将不再继续给蒋介石运送兵力。

当时蒋介石的大部分兵力在南方,而东北作为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他需要运送大量的兵力过去接受,这美国人不给蒋介石运送兵力了。蒋介石一时之间还真的就被吓到了,为此他不得不虚与委蛇的再次停战了几天。

但是,又就是停战了那么几天而已,根本没有停太长的时间,毕竟马歇尔的权力也就那么大,

蒋介石毕竟在美国高层还是有其他人员的。但是,站在蒋介石的角度来看,他以为正是这几天的停战,扭转了国军在东北地区的优势,使得我军最终夺取了东北。

而因为有了东北作为大后方,后面我军又一路打赢了平津战役、淮海战役、以及解放整个南方的渡江战役,使得蒋介石彻底走向了失败。所以,他认为这个马歇尔很坏,是马歇尔的“帮倒忙”使得自己最终失败!

3、“背锅侠”李宗仁

而第二个被蒋介石看作,导致了自己失败的最大“罪魁祸首”,则是跟他有多年恩怨纠葛的李宗仁。要说蒋介石怨上了李宗仁,那也算得上很正常。于公于私他都跟李宗仁关系不太好,但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限制,他又还不得不善待李宗仁。

李宗仁其实比老蒋发迹早,早年他就被孙中山信任,并且在广西一带发展了自己的武装。当时的李宗仁的部下不是特别多,但是,他非常重视搞军事训练。


那些兵力比他多的军阀们一个个却都忙顾着争权夺利,所以没过多长时间,李宗仁的部下越来越厉害,他在国军当中的地位也是越来越稳固,等到蒋介石终于通过各种手段,掌握了一部分国军军权后。

李宗仁也成为一方诸侯,手上握着鼎鼎大名的桂军,所以,这个时候蒋介石想要后来居上。其实李宗仁一开始就说非常反对的,因此在蒋介石试图搞军事独裁时,李宗仁就与其他实力派军阀一起,对蒋介石发起了一场挑战,也就是当时的中原大战。

这一波战斗的最终结果,名义上是蒋介石赢得了战争,李宗仁、阎锡山、冯玉祥等人承认蒋介石的地位,但是实际上这场仗蒋介石只是险胜,根本没有取得对其他人的绝对优势。

所以,虽然名义上打败了李宗仁,但是蒋介石还是不得不与李宗仁合作,并且给予李宗仁在国民政府当中的崇高地位,而李宗仁对于蒋介石依然不卑不亢。


抗日战争时期,李宗仁的桂军打仗特别厉害,反倒是蒋介石的嫡系打日军还很一般,很多关键性的战役,都靠桂军给扛下来

这种情况下,蒋介石虽然有心给李宗仁穿小鞋,但是却也拿李宗仁没有办法。毕竟李宗仁的实力在那里,人家还一门心思抗日。蒋介石如果做得太过分了,全国老百姓都会对他的行为进行抵制。

不过这倒不是蒋介石最恨李宗仁的。他最李宗仁的原因在解放战争中,解放战争中李宗仁跟他抢总统宝座的事情,使得蒋介石对他耿耿于怀,并且认为这是造成自己失败的关键。

在蒋介石指挥大军连续被我军打败之后,许多国军实力派都开始怀疑他的指挥能力,连美国也觉得蒋介石太差劲了。


而李宗仁的桂军向来以能战著称,并且李宗仁这么多年都跟蒋介石在较劲儿,实际上也确实想要压蒋介石一头。毕竟当时国军当中的军队,广西桂军战斗力有目共睹,为什么蒋介石做得民国总统,他李宗仁就不能竞选一下总统之位呢?

所以在这次蒋介石最狼狈的竞选中,李宗仁加入进来与蒋介石竞选,而当时的其他实力派军阀们,也确实对蒋介石失望透顶。他们当中许多人对蒋介石都是貌合神离,只不过他们没有李宗仁那样的实力,平时不敢跳出来跟蒋介石硬钢。

这次李宗仁带头跳了出来,他们当然也是不虚了,纷纷都选择让李宗仁当总统,结果这一下真把蒋介石给弄下台了。尽管这个时候蒋介石的国军已经损失惨重,并且蒋介石的指挥能力确实也不太行。

但是,蒋介石依然自恋的认为,正是因为李宗仁的“倒戈”,在关键时刻给了自己致命一击,导致了国军最终的败退。


所以他认为,李宗仁是自己失败的罪魁祸首,李宗仁的突然“倒戈”对国军有没有影响呢?影响肯定是有那么一点的,但其实大家都很清楚,这个影响不是决定性的,包括之前马歇尔的影响都不是决定性的。

不论是马歇尔还是李宗仁,最多只能算是蒋介石失败的次要因素,因为早在李宗仁倒戈之前,蒋介石就已经兵败如山到了。

之所以蒋介石非要说是他们两人的原因,其根本目的还是为了掩盖国军失败的真正原因,毕竟蒋介石作为国军的统帅,带着四百万拥有武器优势的大军,对我军100多万武器落后的军队发起进攻,最终还落了个兵败如山倒的下场,谁才是真正的罪魁祸首?这难道不是明摆着的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0

标签:江山   罪魁祸首   蒋介石   马歇尔   国军   我军   美国   兵力   条约   晚年   原因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