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银子究竟长啥样?遍布牙印,黑不溜秋,掉地上你可能也认不出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引言:

从众多影视作品之中我们可以看出,古代的银子外观规格都是相当的整齐划一,甚至是闪着光亮的,但事实上却并不是这样的,我们是被影视作品给误导了。

古代的银子实际上表面非常粗糙,甚至还遍布了牙印,还有不少的气孔,甚至为了印证真实性,古人还在上面留下来独属于那个时代的牙印。

古代银两

另外,古代的银子也不是像现在所认为的这样,到处都可以流通,谁都可以用,像普通老百姓,用的大部分都是铜钱,而且即便是银子,纯度也不像现在的银子那么高,所以呈现出的颜色就是比较黑的。

一、古代银子的真容

银作为一种金属资源,本身就是极容易氧化的,长时间的暴露在空气之中的话,银的表面就会出现硫化银,这样一来就感觉银的表面变色了,成为灰黑色了。

在当代社会尚是如此,更不要提在技术相当落后的古代了。

古代的银子根本就没有那么的纯粹,银子里面还掺杂了不少的杂质,因为纯度不够,所以银子更加容易氧化变黑。

(古代真正的银子)

本身对于银饰品来说是需要进行日常的保养,但是古人并没有这方面的意识,所以说大多数情况下,古人手中的银子都是黑乎乎的

乾隆帝

不光如此,因为在古代银子是相当宝贵的,所以说寻常人家根本就拿不出银子来,即便是有银子,大部分也是些散碎银子,只有达官显贵才能够拿出完整的银元宝。那些在市场上流通的银子都是一些一小块一小块的散碎银子。

不要说古代的银子了,即便是现在来说,人民币的流通也是相当频繁的,经过几个来回的流通,人民币早就不像最初那么平整了,反而都是破旧肮脏了。

现在的卫生条件还算是比较好的,古代的卫生条件比较差劲,银子比较破旧也是理所应当的。

古代国库

尤其是在古代,许多银子被当作货币来流通,每天都被交换来交换去,这些银子大部分还都是些散碎银子,形状并不固定,藏污纳垢的地方就更多了,表面肯定也是布满了污垢。除了在流通过程中带上的污垢之外,古代的银子上还有不少的牙印。

很多人好奇,这些牙印是哪里来的呢?像我们现在还有真钞和假钞之分,需要仔细的去辨别,古代社会同样也有真假银子之分,因为没有特殊的辨别方法,单单靠肉眼是分辨不出的,这个时候就想到用牙来咬一咬来辨别。

因为银的软度是比较高的,所以说如果说真的银子,那么咬上一口的话,就会留下痕迹,但是如果说是假的话,那么咬上一口是没有任何痕迹的。

古代假币

二、古代制银的工艺

古代不管是从生产力,还是从其他方面来看,那个时候都远远不如现在,所以说当时制银的工艺也是比较严苛的。像在河南洛阳出土了隋唐时杨国忠进奉给唐玄宗的银铤,整体上看呈现出长条状,上面是圆弧形,下面就是直边。

(天宝十一年六月兵部侍郎兼中丞杨国忠进贡50两银铤)

再从正面来看,上面刻着进贡人的名字还有时间,这个银子算是比较完整的,即便是对于现在来说也有着极高的研究价值。除了基本用于消费的银子之外,像古代官员上朝时手里会拿一个板子,这个板子也是用银铤来做成的。

船形银铤

另外在古代社会的银子之中,还会有专门的银饼,按照当时出土的银饼可以看出,不管是从长和厚上都是形状比较规整的。最大的直径不超过10.8厘米,厚则不超过1厘米。在古代各种形状的银子之中,还有一个是比较普遍流行的,就是船形银铤

从现在出土的银子来看,其中有不少是船形的银铤,这种形状的银子比起银饼和银铤之外,长宽都要加大了不少,重量自然也重不少。之所以被称为船形银铤,主要就是从外观上来看,这一形状很像是船。

在古代的银子制作当中,之所以会选择制作出许多的样式,其实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为了区分真假,毕竟一旦制造工艺比较难了,那即便是有人想要仿造,难度也要加大了不少,这样一来市场上流通的假银子肯定要少很多。

氧化的白银

在各种形状的银子之中,船形的银铤最为特殊,虽然底部很厚,但是周边却特别的薄,这样制作的银子纯度尤其高,几乎很少会掺有杂质。这种形状的银子就不会轻易变黑,大部分时候都是呈现出白色

如果说银子里面掺杂了其它的物质,那么银子不仅硬度比较高,没有办法像纯银那样随意的铺张舒展,颜色也不如纯银的那么白透。可以这么说,只要看到是船形的银铤,那么银子绝对不会有假。

三、银子的朝代演变

随着不断的发展,银子的形状样式逐渐的趋于统一,主要的区别就集中在重量上,有二十五两的,还有五十两的,按照不同的重量,上面篆刻了不同的铭文。

真正的白银

一般来说,如果平常的市场流通,有的可以使用一般的等价物进行货物的置换,但是如果说是给国家交贡,纳税,必须要用银两。不过一直到宋朝,银矿资源开发的并不多,加上银两的制作工艺比较复杂,所以说民间流传的银两数量很少,大部分都被皇室给垄断了。

所以在古代社会时,民间对于银两是特别珍惜的,如果说谁家里能有一块银子,大都会珍藏起来,不舍的花费。

像现在的不少影视剧之中古代的银两很多都是元宝形状的,看到了上面的解释,不少人可能会觉得元宝形状的银两是并不存在,但实际上也不是,元宝形状的银两在元朝时期出现的。之所以叫作元宝,一个是因为从形状上看很像是元宝,还有一个是因为重量大致在五十两左右。

散碎银两

元代的这种银元宝其实也跟之前的船铤形状有一定相似之处,看起来都是中间凹两边翘,对于银元宝也有专门的试真假方法,只要在元宝底部戳个孔,看看硬度如何,如果能戳上孔,那大概率就是真的,如果戳不上,那就是假的,所以出土的不少古代银两底部还会有很多的气孔。

等到了清代,还是有这种银元宝的存在,只不过说原先的银元宝中间是凹陷的,等到后期就慢慢的鼓起来了。而且随着不断的发展,银资源慢慢的也丰富了起来,所以即便是民间也开始有银两的流通。因为银两的面值不一样,像一个银元宝就五十两,所以人们在交易的过程中会把银两给剪碎,然后用散银去交易。

四、银两所代表的社会地位

银两在古代社会主要就是作为货币进行流通,几乎在整个封建王朝都有着银两的存在,银两也被成为白银,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早在先秦时期就有人开始使用白银。

但是当时银两还没有被当成正式的货币,一直到了汉朝的时候。

铜钱

汉朝开辟了丝绸之路,开始与海外各国联系,这个时候白银就开始被当作官方的货币用于贸易。

等到了宋朝的时候,白银的使用范围更广了,几乎在市场上的各种交易之中都能够看到白银作为货币进行流通,不过这一时期除了白银之外还有不少其他的货币形式,比方说有铜钱和纸笔。

等到了元朝时期统治者直接将白银确立为主统的货币,并且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种商品交易越来越频繁,这使得白银的地位也在持续的上升,尤其是在最初的时候,几乎只有达官显贵才有资格使用白银,这也使得白银成为身份和社会地位的象征。

到了清朝时期,白银的使用频率可以说达到了一个巅峰时期,在各种朝廷的用途中白银所占的比率是最高的,征收赋税等各种都必须要白银,最多的时候,王朝国库中的白银达到了近千万两。

古代的市场交易

对于白银的认可度,不仅仅是对于我国来说,国外同样是如此,我国在对其他国家进行赔款时都要求是白银,这也使得清朝时期,白银外流的现象格外严重。但是不管如何,白银的出现和使用在我国古代发展史上绝对算得上是一个进步,对之后的各方面发展也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9

标签:船形   银子   散碎   古代   银元   银两   元宝   货币   形状   地上   时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