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上海汽轮机厂移动工厂负责人庄秋峰

一名劳模带领一支团队,一支团队辐射一个集体,一个集体凝聚一种精神。从自学编程开发“爆款”应用,到进军“移动工厂”新领域……在上海汽轮机厂庄秋峰劳模创新工作室,“一丝不苟 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这里得到传承弘扬,创新创效的种子在这里生根发芽。

自学编程开发“爆款”应用

在厂里一提到“光头”这个称呼,大家便知道说的就是庄秋峰,他脸上带着谦虚的笑容,显得有些腼腆。而熟悉庄师傅的人都知道,他性情温和、话语不多,在工作中却有着一股坚持不懈的韧劲。

2005年起,厂里开始大批引进数控机床,但由于数控技术应用尚不成熟,零件加工过程问题频发。作为车间数控立车领班的庄秋峰,开始把这件事情作为头等大事来琢磨。

“经分析发现,90%以上的错误都是人为操作造成的。能不能在数控程序上着手,编一些校验代码,只要装错刀具,程序就自动报警?”说干就干,凭着一股对品质的执着和倔强,庄秋峰和数控程序叫上板了。他把问题一一列出来,写在一张纸上,把这张纸头揣在身上,经常翻出来看一看、想一想。 他的认真执著,感染了身边许多同事,大家决定齐心合力,啃下这块硬骨头。

就这样,经过反复摸索尝试,大约将近一年后,庄秋峰和同事终于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完成了割槽子、车削台阶等多个标准循环程序,具有校验判断、出错报警、断点切入等功能;后来又相继开发了对刀参数校验、坐标系自动载入等模块,个个都是机床应用的“爆款”。

那一年,车间因人工错误造成的NCR(不合格项报告)降低了80%。第二年,人为NCR减少为零,成为保证加工质量的“金钟罩”。

从一战成名到进军新领域

近年来,随着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落地,电厂现场改造服务成了庄秋峰的第二主战场。他带领移动工厂团队一路披荆斩棘,成了汽轮机改造维修设备研制与操作的行家里手。

让庄秋峰“一战成名”的是2017年上海汽轮机厂首台非OEM(原始设备制造商)改造西柏坡项目。回忆起西柏坡项目现场的维修服务,庄秋峰依然印象深刻。当时恰逢高温天,现场高压插管堆焊硬质合金难以割除,操作空间异常狭小、材料硬度极高,项目一时陷入困境。在这样的情况下,庄秋峰身先士卒,带队深入研究结构特征,提出“改制现有设备”的解决方向,以缩短研制周期。小小的工具,在庄秋峰手中成了百变的魔棒。

近年来,庄秋峰长期带领团队奋战在电厂一线,积极组织新项目的技术准备及设备研发、调试工作。从贵州六盘水的深山里,到浙江宁海的东海岸,全国上百家电厂都遍布他的足迹。他主动将自己二十余年的工作经验以及技术积累总结成册,主持编制了《数控立车加工指导书》等多本教材,开授厂级内训师课程。

目前,工作室成员已经带队完成50余项超临界机组通流改造,以及二次再热机组抢修服务等,拥有汽缸中分面密封高速铣槽机、数控三轴铣削设备等现场维修设备40余台套,申请专利6项,逐步建立了完善的现场服务体系,“移动工厂”已成为上海电气服务品牌,累积为工厂创造直接经济效益超亿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汽轮   西柏坡   中分   工厂   劳模   厂里   获得者   电厂   上海   数控   负责人   团队   现场   操作   加工   程序   项目   设备   全国   庄秋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