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要为“兰州牛肉拉面”立法?与“兰州拉面”有啥关系?

著名的兰州拉面,哦不,更精确地说是“兰州牛肉拉面”,可能要立法了。

近日,甘肃省政协办公厅提出的将《兰州牛肉拉面产业发展条例》列入立法规划的建议,已列入甘肃2023年度立法工作计划调研项目,接下来就是立法调研、论证、起草等工作。

其实,类似的新闻很多。2015年,江苏省扬州市质监局发布了“扬州炒饭”新标准;2016年,广西柳州市对柳州螺蛳粉制定地方标准;2023年,天津市餐饮行业协会为从业者提供煎饼的“正宗范本”。此次兰州牛肉拉面立法,算是更上一层楼。

如何理解甘肃省的这个行为,不妨从兰州拉面的渊源说起。

兰州拉面、沙县小吃、湘赣木桶饭、重庆鸡公煲、黄焖鸡米饭,这些遍及全国的小吃快餐,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了一种地方名片。不过,全国都以为兰州拉面是兰州美食,其实外地人去兰州就会发现,在兰州,没有兰州牛肉拉面。兰州本地人只认可“兰州牛肉面”,没有拉字。有趣的是,此次甘肃出台的条例中使用的是“兰州牛肉拉面”这一表述,把牛肉面、拉面都纳入进来。

为什么会这样?

原来,火遍大江南北的“兰州拉面”,是青海人经营的。改革开放初期,青海化隆人马贵福,和曾在拉萨开面馆的朋友韩录,听说许多回民在南方吃不到想要吃的餐,心中一动。1988年8月,两人赶到厦门,在火车站附近开了家“清真拉面馆”。作为一种西北美食,要想打出旗号,化隆显然太小了,没有知名度,兰州是西北最大的城市,于是,他们就给自己的拉面取名“兰州拉面”。其实,那时的化隆本地人都还不知道什么是拉面。

中国的产业聚集有一个同乡聚集的特征,大批化隆同乡听说其成功经验后,纷纷效仿,在全国各地开设“兰州拉面”。依靠性价比和良好的口味,兰州拉面获得了极大的成功,由此,“无中生有”,和福建的沙县小吃,成了全国知名小吃。根据兰州拉面行业协会数据,目前全国开设兰州拉面馆达3.5万余家,带动60多万人就业,年营业额约650多亿。

所以,可以说青海化隆拉面生在厦门,长在全国,打响的却是兰州的旗号。其实这样的例子不少,在江浙沪一带,就有很多“重庆鸡公煲”,但在重庆根本没有这一道菜,更别说以此为名的餐馆了。

青海人做的兰州拉面火了,兰州人自然会动心思。现在小型拉面馆虽然多,但参差不齐,卫生条件、口味都难以让人放心。一个很自然的想法就是确立本地品牌,提升产业集中度,促进当地相关行业发展。柳州螺蛳粉、天津煎饼大致都是这个思路。

但这样做就遇到一个问题,那就是申请品牌很难。

从2005年开始,重庆火锅协会便开始申报重庆火锅集体商标和地理标志,但未能注册成功。这是因为重庆火锅的原料分散在全国,不是重庆特产商品,不符合申报地理标志的要求。而且,重庆是一个省级地名,火锅也是一个行业通用名词。

如果通用名词成为一个商标、品牌,这个品牌就失去了区别于其他品牌的特征,不具备商标“显著性”的特征。而且,反过来说,当兰州拉面成了商标,那么这3万多家兰州拉面店,一夜之间就成了侵权。所以,重庆火锅、兰州拉面、沙县小吃,都没办法注册商标。

一个办法是增加一个新品类,那就是兰州牛肉拉面。兰州牛肉面商标,不但增加了牛肉面,避开了“兰州拉面”,而且还增加了拼音,申请的商标是“兰州牛肉拉面Lanzhou Niurou Lamian及图”,思路是将商标设计成独特的图案,放弃了文字和字母的专用权。但即便如此,也是一波三折。2007年9月,兰州商业联合会向商标局提起“兰州牛肉拉面Lanzhou Niurou Lamian及图”商标注册申请。2010年3月28日该商标被核准注册。其后,2017年11月商标欠缺显著性或者具有误导性,从而对该商标予以无效宣告。但是,兰州商业联合会向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提起行政诉讼。2018年8月,法院作出裁定,“兰州牛肉拉面”商标维持注册。客观地说,虽然这个商标借力了兰州拉面,但商业意义是打了折扣的。

另一个办法,就是通过当地标准、当地立法,借力打力,突出牛肉面概念,也可以促进当地产业的发展。所以,各地出台标准,是一种宣示行为,是为了表明“这种小吃是我们这里的”,是地方产业竞争的一种举动。

不过,这样做也有不少问题。

各地颁布的标准,都会逐渐往地方标准上演变。比如,2002年,扬州市烹饪协会就曾发布过扬州炒饭标准,当时制定发布的标准只是一份行业标准,只是一份参考,并没有任何的强制性。到了2015年,扬州市质量监督局发布的扬州炒饭标准,就属于地方标准,有一定的强制性。相关部门将会给部分餐饮企业授予《扬州炒饭标准制作指定单位》的称号,如果这些企业不按照标准来炒饭,将会被摘牌。

不过,烹饪是一个个性化很强的过程,根据不同时令、不同食材,针对不同人群,千变万化。要通过一个标准来统一,就会影响到创新。可以想见的是,当某家推出新产品,比如“XX扬州炒饭”,竞争对手就会举报,称其不合规。没有了创新,在消费者日益讲究体验、花样的时代,就会逐渐落后。

而且,地方规范,只能约束当地,“兰州牛肉拉面”立法,能约束甘肃省内,但却约束不了青海,约束不了其他地方。想要把兰州拉面也管起来目的很难达到,却可能限制本地的创新发展。

其实,市场从来是在不断分化的,重庆火锅虽然不能申请商标,但在重庆,在全国,火锅的品牌非常多,有些也非常有名。从大类上说,海底捞已经是全国知名品牌了。在重庆,德庄、小天鹅等也很有名,甚至还有近几年突然变火的品牌,可见竞争激烈、档次区分也是清晰的。

所以,已经大行其道的品类,市场自然会出现分化,但要想整体性提升,却非常难。政府在这个过程中,既然能做的不多,立法能起到的作用也不大。

• (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吴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兰州   沙县   拉面   牛肉   扬州   牛肉面   甘肃   重庆   炒饭   商标   关系   标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