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蛳飘香忆阿婆

来源:【西安日报】

■风雅儒商

“清明螺,肥似鹅”。清明时节,又到螺蛳肉飘香的季节,此时的螺蛳在历经了一个寒冷的冬天后,肉肥味美,且体内没有小籽,口感极佳,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正是吃螺蛳肉的最佳时节。前不久,应文朋诗友的邀请重回珠三角水乡游玩,漫步在水乡平平仄仄的石板桥上,坐进水乡墟头那充盈着新鲜水草味的临河水寮里,点上一盘熟悉的油爆香葱螺蛳肉——单凭这水乡螺蛳肉的留香,就足以勾起我对阿婆那远去的记忆。在我的记忆中,阿婆永远都属于水乡——因为水乡才是阿婆真正的“根”。

阿婆出生在南洋的华裔之家,嫁给了“根”在珠三角水乡的阿公,且在老年时义无反顾地随丈夫回来寻“根”,真正扎根在了这河网交错的珠三角水乡。与阿婆相识的日子,阿婆常对我说起刚回国时的那一幕:邻居大婶端过来一碗油爆香葱螺蛳肉,那渗入肺腑的香味就是“家”的感觉!水乡有捞不尽的螺蛳,吃不完的螺蛳肉,不管是什么年月,螺蛳肉都实实在在地养育着水乡人。把螺蛳倒进锅里用水煮,挑出蜷曲的肉来,用手掐去黑色的“尾巴”,再拌上香葱、鱼油、姜、蒜、八角、干辣椒、料酒、生抽、食盐、白糖、胡椒粉等佐料回锅爆香——螺蛳肉的甜香一下子就留住了阿婆那漂泊半生的心。

在南洋创业大半辈子积劳成疾的阿公,回国不久就先阿婆而去了,到现在我也只是靠镶进镜框里的炭画像,才获得对他的一些间接印象。听朋友说,阿公出殡时,阿婆炒了一盘喷香的螺蛳肉敬献在阿公的新坟前,以后每次的家祭,狭长的厅堂里总会飘溢着螺蛳肉那熟悉的香味——螺蛳肉的留香维系了相思,更寄托着阿婆的衷情。阿婆对螺蛳肉的清洗和烹饪到了无比精细的程度:螺蛳肉都是金黄喷香有弹性的,而且绝对吃不出沙粒的感觉……阿婆孤独的晚年,螺蛳肉已成了她精神生活的重要部分。

一间小屋,屋后用青砖墙围着一个小后院,院里遍栽花草,这本是归国华侨的典型居所。漂泊半生后回乡栽花种草,闲居度日,也是华侨们的梦想。与世无争的阿婆,平时的生活也极为简单,只需一碟小小的螺蛳肉就可以承载起所有的乡愁和孤独。每年春天,去阿婆家,招待我的总是她最拿手的招牌菜——油爆香葱螺蛳肉,常常让我大饱口福,口齿留香,回味无穷,尽兴而归。以至于回到家乡的日子,每当我想起水乡阿婆的那一碟螺蛳肉,依然口舌生津,十分向往。

阿婆弥留之际,念叨着的也只是要吃上一碗油爆香葱螺蛳肉,可螺蛳肉却成了她的祭品——水乡螺蛳肉的甜香,永远留住了阿婆……又到清明时节,又是螺蛳肉飘香时,我仿佛又看到阿婆挑拣、翻炒螺蛳肉那专注的眼神……

本文来自【西安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螺蛳   阿婆   南洋   甜香   阿公   西安   水乡   半生   时节   清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