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命工作的人,生前不受待见,累死了被追认英雄,好处自是别人的

文|此号已死

今天是我接手这部200万字大部头的第一天,心情特别沉重。随手翻开一页,貌似没有问题的地方,实则错漏百出。修改完善其实并不比重写轻松,只是五六百字,就花去我一个上午。

原稿随手翻开的一页

这一页的修改稿

正是因为这样的缘故,6年前,当我接手另一部大部头的时候,想都没想就重写了。

那一部大部头除了错漏百出、惨不忍睹之外,更为严重的是,已经丧失了写书编书的基本原则和底线。比如,很多章节的内容根本不是本地的实际,而是复制粘贴其他地方已经出版的书籍,只是把地名换成本地的名字,搬运过来就算已经写好了。甚至,连市县党委和政府发出的文件,也是这般搬运。

举个具体的例子,原稿在《救灾度荒》一目里有段话:“4月6日,县委连续发出《关于紧急动员起来,全力突击春耕工作的指示》、《关于紧急动员起来,发动广大群众渡春荒,并做好夏荒准备工作的指示》、《关于厉行节约,生产渡荒的指示》等,要求全体干部紧急动员起来,县委及各单位除留个别干部处理日常工作外,其余干部全部下乡突击春耕,发动群众积极投入生产自救,开垦荒山,大力积肥,兴修水利。”我几乎翻遍了档案馆所有的文件,仍然找不到这三个文件,后来在富阳市出版的书里,找到与这段话一模一样的段落。

6年前重写的大部头原稿《救灾度荒》目里一段话

不得不说,原稿的编者只是为了轻松、舒服,不愿做艰苦复杂的查找资料、考证史实、撰写文字的工作,就为所欲为、大笔一挥,理所当然地发出了指令,心安理得地篡改了历史,实在让人叹为观止。难道,他们的良心不会痛吗?

我不知道,我只知道自己的内心深深地痛了。所以,我决定重写。

其实按照分工,我只需要写五六万字,而且四五年内能够完成即可。但是,绝大多数同事只是改改错字、病句和标点,看不出或者说不想看原稿胡编乱造、偷天换日、移花接木、张冠李戴、断章取义的手段和地方;若是让他们重写,同样不愿做艰苦复杂的查找资料、考证史实、撰写文字的工作,徘徊观望,一拖再拖,等我花费了三个月时间完成自己的五六万文字任务的时候,他们基本没有什么进展。

于是,有人提出,能者多劳。把本应是五六个人分工,需要花五六年时间完成的工作,落到了我和一个同事的肩头。我35万字,他15万字,须得用一年半时间完成送审稿。这样,我的工作量就是一般同仁的20倍以上了。

一年半时间完成35万字,肯定比今天一个上午修改五六百字,快很多很多。但我真的付出了很多很多,几乎每天废寝忘食、通宵达旦。

除了写字,还有很多时间泡在档案局查找文件资料。打印资料的时候,打印机的激光刺激着我的双眼。我由此落下了类似青光眼的疾病,眼压高得吓人,每天下午开始就眼痛欲裂,眼睛遇见光就会流泪,疼痛也会加剧。

那一年半时间,我几乎翻遍了档案局所有的文件资料,重点浏览了100000份3000万字左右的文件资料,筛选并打印了3000份900万字左右的文件资料。然后,重点阅读这3000份资料900万字,获取真实的史料,吸收有用的成分,一个字一个字写就了35万字。

为了完成计划,不管加班到多晚,我都会努力坚持住,很多时候都要在凌晨三四点完成,然后如释重负地发给领导。由此,除了眼疾,我还落下了严重的颈椎病、高血压和五脏六腑虚弱症。

很多人想不明白我为什么这么拼命,因为我对名利没有什么欲望。上部大部头出版后,几乎引起轰动,用省市主管领导的话说,“这部书,我不敢说在全国是数一数二的,因为我没有在全国交流过,不敢妄下断言。但在浙江全省绝对是屈指可数的,因为省内我基本考察过。”

我不争夺世俗的利益和现实的好处,哪怕它们本来就是我的,主要因为我的内心有着强烈的挣扎。

一直以来,时常发生这样的事情:很多人生前默默无闻,最后累死在岗位上,被追为各种英雄。追悼会上,领导还不忘号召大家向他学习。

相比较害怕累死,我更怕会有很多的人向我学习“累死”。而没有“累死”的人,工作量只是“累死”的人几十分之一,尸位素餐却活得好好的,“累死”的人累死前不争名利,名利是别人的;“累死”的人累死后,好处自然也是别人的。

就像今天,本来我已经干着轻车熟路的工作,为什么要去接这块烫手山芋呢?我转行,真的是因为害怕内心的挣扎日甚一日。

前几天,张千帆斥责某位文采卓绝、但无文人基本良知的人说:“人的一生在历史长河里很短,而你的文字会白纸黑字永久留存,将来时空变幻又如何以此文字面对自己同行学生乃至后代?人可以无才华,但不可以无廉耻。”

我其实才华并不超群,甚至还有不少缺点,但我要脸知耻,所以近年来在写“岁月静好”“阳春白雪”的同时,为社会的公平正义呼吁呐喊,宁鸣死而不默生。

我怕的不是时空变幻后无颜面对同行学生乃至后代,我怕的是无法面对现在的自己,怕自己也嫌弃自己不要脸。

但是,毕竟人微言轻,毕竟还要活下去,毕竟还想看到最后的希望,所以我做了今天这个选择——接受了这块除我之外无人敢接的烫手山芋!

如果我累死在工作岗位上,请在我的墓碑上刻上五个字:历史工作者。

注:此文写于2019年6月,我接手另一部大部头的第一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大部头   错漏   工作   原稿   山芋   烫手   史实   重写   名利   生前   动员   指示   好处   文字   英雄   文件   时间   资料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