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长沙西文庙坪前世今生,寻星城千年文脉

长沙市天心区西文庙坪有一座“道冠古今”牌坊,它是长沙唯一保存完整的古牌坊,是长沙历史文化名城的见证,也是旧时长沙最高学府的标识建筑。

西文庙坪自古是长沙历代文运昌盛之地,宋时的府学,元、明、清三代的学宫,都曾建造于此。

有史记载,北宋治平元年(公元1064年),潭州知州吴仲复“筑庙学于”州城,王安石作《潭州新学》以贺。古人讲州学行“左庙右学”之制,庙以祭孔,学以育人,史称文庙、学宫,是为长沙地区最早的高等官学机构。

文庙坪的牌坊“德配天地““道冠古今”这八个字出自明嘉靖二十三年(公元1544年)山东巡抚曾铣之手,当时修建东、西两牌坊,东题“德侔天地”,西题“道冠古今”,作为孔庙的第一道偏门。

“德配天地”是讲道德可与天地匹配,道德之高尚盛大。“道冠古今”是说人的主张古今来说都是最好,是形容孔子的主张古今来说都是最好的。

西文庙坪历经宋、元、明、清代千百年,由宋至今,长沙府学宫历经战火多次重建和修缮,如今只余“道冠古今”牌坊。

长沙学宫最后一次大修是清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由湖南巡抚李瀚章主持,其时学宫极具规模,正殿五进,有核星门、大成殿、御碑亭、崇圣祠和尊经阁;东西两面还有训导署、名宦祠、乡贤祠、明伦堂、文昌阁、屈子祠等。

湖南巡抚李瀚章是长沙府学宫得以延续下来的一个关键性人物。他任上的长沙府学宫大修,气势宏大,盛极一时,被认为是“湖湘文脉”所在,其修缮学宫时重建的“道冠古今”牌坊得以保留至今,成为长沙历史文化名城的见证。

李瀚章出生在一个官宦家庭,其父李文安,曾官刑部郎中,与曾国藩为戊戌(道光十八年,1838年)同年进士。李文安有六子,李瀚章居长,李鸿章居次。有《合肥李勤恪公政书》等传世。

当年太平军进攻长沙时,李瀚章正准备上任益阳知县,后被急调长沙,湖南巡抚骆秉章命其驻守南门天心阁,李瀚章力战得保(太平军西王萧朝贵殒命此役),长沙解围。由此一役,太平军转占益阳(取名得胜县)、下岳阳,脱离湖南战场,走水路北上,攻下江宁(今南京),定都于此,改称天京。

李瀚章同太平军作战中,目睹长沙府学宫损毁。李瀚章顺民意大修长沙府学宫之举,颇得民心。

浴火重生中的长沙府学宫由此成为长沙士子集聚地和朝廷选拔人才的场所,成为学子科举入仕之路的必经之道(府试),其影响力极其深远。

如今,西文庙坪东起黄兴路步行街,西至湘江中路,南临西湖路,北接人民西路,在这里随处可见当年学宫留下的文化印记。

西文庙坪及周边修文街、学宫门、登瀛桥、东学巷、西学巷等街巷均由此得名,“仁美园巷““孝友里““成仁街”等,都取自儒家经义。

西文庙坪内古井遍布,如泉嘶井、遐龄古井等,有的随着城市扩大而消失,有的还在使用。下黎家坡巷东侧有古井巷,巷内有遐龄井,光绪年间盐道熊某重修。同治年间,湖南巡抚在此创办传忠书局,以刊印《湖南褒忠录》等官方书籍。

西文庙坪东北角有条学院街,坐落在这条街上的长郡中学,以及临街上黎家坡巷里的培粹实验中学,都是从长沙府学宫蜕变而来的。

与长郡中学只有一墙之隔的一块地方旧名叫司禁湾,湖南按察使司和长沙府所辖监狱均设于此,为司禁重地,故此得名。后因此名颇具恐怖之感,又因长郡中学与此处相邻,遂取谐音雅化为师敬湾,以彰尊师重教之风。

至今在师敬湾60号处还留存了一道古墙,长约100米,高6.2米,系清末所筑,为长郡中学的西围墙。

西文庙坪的市井小商、小贩很活跃。这里的凉面、米粉、糖油粑粑、紫苏桃子姜、猪油拌粉等摊位,以及众多的香烛、花炮、饮食等店铺,还有特色民宿,皆因学宫大名而兴。

那条豆豉园巷名声在外。相传明末清初时,一位浏阳商人带领家人以及大群老家的工人在此搭建作坊,制作豆豉,邻近各县商贩均在此处批发。

民国时期,很多富人相中了这块宝地,纷纷在此盖起了公馆,传统建筑风味浓厚。

学宫门正街23号的梅公馆已有一百多年历史,该公馆为清末商人梅景福所建,人称“梅公馆”;唐家湾巷的公馆群有上十座上世纪40年代的公馆,其中唐家湾巷45号老屋,是解放前吉永昌开的机械厂厂房;泉嘶井巷91号为民国长沙航运业巨头彭六安先生的公馆。

另外,南墙湾巷78号公馆是我国最早的科学院院士、地质学科学家田奇㻪先生的旧居,田奇㻪及其家人在这里一直住到1955年。

岁月流逝,长沙西文庙接纳了人世间多少访客,见证了数个朝代的繁荣与衰落,也亲历数次战火摧残,最终被1938年长沙大火后化为灰烬,消失在历史的烽烟中……

或许,有形的建筑不能长留世间,但无形的箴言却能永葆生机。当你用心吟诵起《论语》章节,你会看到儒家经典与这座宏大的学宫都会从历史的烟尘中冉冉浮现,这就是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精神宣言。

(作者系长沙市作协监事、省政府文史研究馆研究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3

标签:西文   长沙   太平军   德配天地   遐龄   牌坊   益阳   儒家   长沙市   文脉   巡抚   古井   湖南   公馆   古今   前世   今生   千年   府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