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养生:养肝保暖 防感避湿

清明在二十四节气中兼具了“节气”和“节日”两种“身份”,此时养生要以养肝、保暖为主。

小编从区中医肾病医院了解到,清明时节雨水持续增多,空气湿度增加,容易形成“湿邪”侵害人体。市民们在日常生活中如果熬夜、缺乏运动、饮食不规律等,也会导致身体的正气被耗伤,从而出现肩颈痛、关节疼痛、脘腹胀满、不欲饮食等病症。此外,清明时节早晚温差较大,容易感寒伤风,发生感冒。

区中医肾病医院主任中医师邱建军介绍,要遵循“春捂”之说,有高血压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的老年人,要尽量使身体“不冻不寒”。这段时期,不妨采用“上薄下暖,薄厚搭配”的方式着装,必要时还可搭配帽子、围巾等。

清明养生要少吃“发物”。中医认为,体内肝气在清明之际达到最旺,如果肝气过旺,会对脾胃产生不良影响,妨碍食物的正常消化吸收,会造成情绪失调、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引发各种疾病。因此,在饮食方面,宜减甘增辛,少吃发物。所谓“发物”,从中医角度看,是指动风生痰、发毒助火助邪之物,如海鱼、海虾、咸菜、竹笋、羊肉、公鸡等。

区中医肾病医院主任中医师邱建军建议,饮食上选择平肝补肾润肺之物为佳,通过健脾扶阳祛湿来食疗养生,避免吃燥性、刺激性食物,多吃新鲜果蔬,如韭菜、莴苣、菠菜等。

此外,医生提醒,春季也是心肌梗塞、中风等疾病的高发期,心血管疾病患者要注意调节情绪,避免劳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清明   发物   海虾   肝气   中医师   节气   肾病   保暖   时节   饮食   医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