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校长:每年带孩子去一个陌生的地方!没钱没时间咋办?找方法

我们都想让孩子有眼界,不要只知道自家门前的一亩三分地,要多出去走走,看看天地之大,学学人情世故。

哈佛大学的女校长德鲁·吉尔平·福斯特说过一句话,叫做“每年都要带孩子去一个陌生的地方”。 她自己也是这么做的,从小到大,她就把这个当成了一条教育原则。

她说,现在世界越来越小了,人们不分国界,不分肤色,不分信仰,都要和睦相处。 所以,让孩子认识世界,是他们必须学会的一课。亲身体验是最好的老师,到了一个新地方,就能感受到那里的风土人情,语言文化,生活习惯等等。 走得越多,见得越多,就能开阔眼界,增强适应力,改变思维方式。

孩子是父母生的,但他们的生命不是为了父母而活的。 只有当孩子能为世界做出贡献,他们的人生才会更有意义。

孩子们要想有眼界,就得多看看这个世界,才能在将来有所作为,有所改变。可是,有的家长说,看世界是好听的,没钱没闲,哪里去得了?我们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妨换个角度,用读书的法子去认识更广阔的天地,给孩子们多一些学问。

让他们感受世界的精彩。这些地方不是那些耳熟能详的风景名胜,而是一些稀奇古怪的地方,能让孩子们大开眼界。这本书可真是难得一见。

第一步,让孩子认识世界之大

我们先从目录开始,这里面有我们要去的所有地方,你们看,有箭头指着呢,我们就沿着箭头走,一个一个地看过去,就像玩迷宫一样,有意思吧。

然后我们再翻开书,每一页都是一个国家,左上角写着国家的名字,还有它在哪里,有多少人住,首都叫什么,还有一些你们不知道的事情,比如说这个国家有什么特别的东西,或者这个国家的人喜欢做什么。这些都是一般的地理书上没有的,你们可要仔细看哦。

等我们把书从头到尾都看完了,你们就认识了50个国家了,这些国家分布在亚洲、非洲、欧洲、美洲、大洋洲等7大洲,咱们就相当于绕了地球一圈了。你们说,这不是周游世界吗?

最后我们再拿出一张地图来,把我们刚才看过的国家都找出来,在地图上标上名字,这样你们就能对这些国家的位置有个直观的印象了。以后再学地理的时候,看到地图就不会觉得陌生了。

第二步,让孩子明白世界各地的联系

翻开景观介绍,你就会发现一个奇妙的事情,天涯海角、半个地球之隔的地方,竟然有着相似或一样的风光。比如冰岛这个国家,有火山奇观、大规模迁徙,赞比亚这个国家也有大规模迁徙、壮观瀑布,南极洲这个地方也有壮观瀑布、熔岩湖,埃塞俄比亚这个国家也有熔岩湖、极端气候。

比如说到壮观瀑布,就说:南极洲还有个更稀奇古怪的瀑布,想去看看,你可以跟麦克默多或斯科特的科考队混个直升机,也可以坐船游罗斯海。说到熔岩湖,就说:全世界就那么几个熔岩湖。从南极洲过印度洋,到埃塞俄比亚去,你就能看到两个。

这样一来,把那些相同的景点都连起来,一网打尽。世界各地有联系,这可是个意想不到的发现,孩子们就会想:如果我很喜欢某个国家的某个景点,想去那里探险,可是太远了,没时间、没钱,不如先查查看,离我近的地方有没有类似的景点,这样就省了不少麻烦。说不定,你身边就有一处了不起的风光呢!

第三步,让孩子涉猎人文地理,增长见识

正文内容不妨一读,开启探险学习之旅,孩子将学到很多不为人知的地理、人文知识,真正了解这个奇妙的世界。

比如斯瑞努卡基古火山内部,不是你想的那样滚烫无比,会把人化成灰烬,你进去也不会成为烤肉串,因为里面已经空空如也。里面空间大得很,自由女神像放进去还有富余。四周被各色矿物点缀得五光十色,还有紫橙黄蓝的色彩过渡,美不胜收。

血瀑布真是神奇,竟然是红色的,就像从五层楼高的冰雪之中“杀出一条血路”,令人震惊。但血瀑布并非真血,而是更奇特的东西。这要追溯到200万年前,泰勒冰川的冰盖封住了一个湖,岩床上的冰川逐渐剥离,细菌侵蚀岩石,铁元素在湖里积累起来。富含铁元素的液体从冰川的缝隙中渗出,就形成了瀑布。铁和空气接触被氧化,瀑布就呈现红色。

结语:走遍了七大洲五十个国度,见识了百般奇观,学到了不少人情世故,比亲自出门还要划算,能带你走遍天下,看见奇妙风光,学习人情世故,不亦快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4

标签:南极洲   埃塞俄比亚   冰川   哈佛   地方   熔岩   人情世故   景点   瀑布   校长   时间   方法   国家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