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之死真的是秦桧一手造成的吗?幕后最大真凶究竟是谁?

前言:岳飞是南宋最坚韧的主战派,他的军事思想明显不受主和派的欢迎,所以他的下场可想而知。南宋的军事战略,是从北宋开始的。在生存的压力越来越大的情况下,不但没有奋发图强,反而在军事上也是如此。从被动防御到主动求和,从主动请愿到屈膝,从策略上的失误到战术上的失误,最后面临灭顶之灾。

岳飞的死亡,是高宗统治期间的内政和对外政策所不可避免的产物。高宗时期实行的是太祖皇帝推行的“重文轻武”、“压制猜忌”的内部政策。“攘外必先安内”是南宋的根本政策。岳飞屡次触犯高宗的君臣忌讳,成为高宗推行他的内政和对外政策的障碍,同时也招致了杀身之祸。

岳飞“莫须有”之罪

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从小读书刻苦,尤其喜爱读兵法。早期跟随抗金将领宗泽,多次打败金军。宗泽称其“智勇才世,古良将不能过”。高宗被迫流亡海上后.岳飞孤军坚持敌后作战。在广德六战六捷,在常州四战四捷。

1133年,岳飞在北伐金人伪齐,南下镇压杨幺起义,洞庭湖一带。一共有五六万人。从此,岳家军成了南宋军队的主要力量,岳飞也成了和刘光世,韩世忠,张俊并驾齐驱的主战派。公元137年,岳飞多次向高宗提议,发动全国之力,出兵讨伐中原,但都被高宗否决。

1140年,金太祖的儿子完颜阿骨打的儿子,从四个方向向南进发,对南宋发动了一场战争。岳飞在盐城击溃了金军。并在东京附近的朱仙镇展开了进攻。这一刻。主和派的朝廷,一口气发出了十二块令牌。下令岳飞撤军。岳飞在退伍之后,就被革职,在39岁的时候被毒死。

岳飞被屈杀是南宋时代的悲剧.同时也是是封建专制制度的必然结果。

岳飞的性格和行为被当时的统治者所怀疑。岳飞是习武之人,他的性格很直爽,时,因为朝廷没有把淮西军纳入他的麾下,所以他拒绝了。上奏太子之事,是高宗之外的大臣们对内务的误判;他以“目疾”、“丁优”等人拒绝参与北伐,宋高宗等人的劝说,他才同意出兵,但他不肯接受并违抗圣旨十一次。

这些都不能作为岳飞造反的依据,即使是秦桧,在韩世忠的问话中,也用了一个“莫须有”的词。在岳飞被杀的幕后策划者、赵构被禅让之后,他也答应为岳飞恢复元气。这也说明了岳飞被处死的真正原因,并不在于此。

岳飞被处死,更主要的原因是他的军事思想和南宋王朝的军事策略相矛盾。岳飞是南宋最主要的军事力量,也是主和派最痛恨的敌人,也是赵构的“心腹之患”,赵构曾公开说过:“我喜欢的人,不是为了征服敌人,而是为了王命也”。岳飞是金朝最忌惮的一支军队。金国提议“一定要杀死岳飞,之后和可成也”的恶劣条件下,赵构十分“爽快”地当起了刽子手。

宋代的崇文抑武政策

宋代建国初期,为了防止五代十国藩镇割据、武官乱政、中央势力薄弱等问题,主张以提升士大夫的身份、削弱武官的地位,确立了崇文抑武的方针。随之文官的地位逐步提高,而武将的地位则逐步降低。

但是,在南宋前期,由于内忧外患,加之当时的内乱、外有金人的入侵,导致了武将的地位急剧提高。文官与武将之间的矛盾很快升级,随着宋金形势的缓解,朝堂内外的形势也随之改变,岳飞最后在风波亭中被杀。

也就是说,岳飞死于宋朝的“崇文抑武”政策,才是他的真正死因。


1.崇文抑武政策的确立

赵匡胤就是宋朝的开国大帝,他凭借陈桥驿之乱,夺取了后周政权,并建立了宋朝。五代十国,藩镇众多,节度使以武力为尊,藩镇将军公开宣布:“皇帝,兵强则强,宁可勇也!”藩镇的将军们,仗着自己的兵马,相互吞并,争权夺利。“有了军权,就有了兴盛。一个帝王,掌握一支军队的指挥权,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宋代在建国之初,就从“举杯换兵”的方式,逐步削弱了武将的力量,贬低了他们的地位,使文官的地位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为了防止再次陷入分治、防止武将夺权的现象,宋代的统治者逐渐建立起崇文抑武的方针。

2.南宋时期崇文抑武政策的变化

南宋建国之初,因金军之威,不断南下。金兵一路行来,烧杀抢掠,导致生灵涂炭。在这样的形势下,南宋朝廷不得不动用武将,以对抗外敌。

南宋王朝内部,分为一大一小两大阵营。另外,南宋虽然打着抗金旗号掠夺百姓财富,但实际上并不愿意动用军队进行抗金作战,致使长江南部都被金人攻陷。阶级的冲突十分严重。建炎四年,福建路建州,江西路吉州,虔州,江西赣州,湖北路,鼎州,湖南常德,相继发生农民起义。此时的南宋,内忧外患,危机四伏。

南宋前期,国内发生了农民起义,外部出现了金人的入侵。在这种情况下,武官的权力和地位都得到了提高,而崇文和武德的政策也发生了改变。武将势力的兴起,与北宋崇文、重武的做法背道而驰。韩世忠鄙夷文臣,称呼士大夫为“萌儿”,这是一种很好的表现,说明武人的自信心在不断增强。

南宋将领也有扩军、带兵打仗的权利,这些都是北宋的将领所不具备的。北宋实行的是更守的政策,军队不是常将,也不是常师。而南宋是“岳家军”、“韩家军”、“张家军”。韩世忠至少有三万大军,刘光世有五万大军,张浚有八万大军,岳飞有十多万大军,吴阶有六七万大军。而且,皇帝并没有像北宋那样控制武将,也没有使用监军,也没有使用阵法,这就大大增加了武将的自主权。

随著军职的上升,他们的社会地位也随之上升。宋代南迁以后,物价暴涨,百姓苦,连下层官员的日子都不好过。建炎以后,朝廷几乎取消了文臣的封赏,不过文官的俸禄很稳定,而且有很多的补助。由于武将经济实力的增强,他们兴盛起来,田营活动十分活跃。南宋初期,武官私养私兵盛行,甚至出现专横之风,“苗刘兵变”、“淮西之变”等,都是军中势力上升的最直接体现。从这些方面来看,南宋前期崇文、抑武的局面有所缓解,而武将的地位也有了明显的提升。

3.文人政治的回归

岳飞在盐城一役中取得了一场巨大的胜利。宋高宗下令,让他的军队撤退。岳飞十年的努力付诸东流,他的收复之地又一次被攻破。在这段时间里,宋高宗任命秦桧为宰相,并命令他与金乞和商议。

绍兴和议是对宋金南北对峙格局的正式确认。绍兴和议对宋而言是屈辱的,但确实是宋金两国地缘政治达到相对平衡的产物。之后两国大体保持着和平共处的关系,在相对稳定的局势下,南北方经济得到发展。

宋朝文人仇视武官的传统根深蒂固,当宋廷尚有外敌入侵、朝不保夕之时,文人团体便开始谋划削弱武官的力量。正如刘约在赵构的奏章中所说:“众将出征,各自为政,必有后顾之忧。”

王藻上疏,说:“他的官职,是两个重镇的重臣,韩琦和文彦博,都不是他的对手。至于他们的家族,财大气粗,锦衣穿得好,平日里横行霸道,横行霸道,肆无忌惮,无视朝廷律法……这些将领,都是叛国之人,犯下了滔天大罪,应该用古法处死。

这份奏折言辞之间,充满了浓浓的杀机,恨不得将武将的军权夺过来,削弱他们的力量,让他们的地位下降。这份折子,可以说是所有文官的心声。士大夫团体以私利而置国家利益于不顾,表现出一种狭隘的政治思想。


岳飞之死


岳飞之死,有宋高宗所杀,有宋高宗和秦桧联手陷害,死于金人之手。在这里面,士族所起的作用看起来要小得多,事实上,岳飞之死,其实就是士人对文臣的争权夺利。

宋代崇文抑武,文人势力急剧膨胀,出现了大量的士族群体,武官被排挤、迫害,在邻国的侵略下,朝廷签订了屈辱的议和条约,每年都要赔偿,但这种政策从来没有改变过。

此后的几位帝王为了防止五代十国武将争权夺利,加强了中央集权,极力推行和强化了这一政策,而士族为了维护自身的既得利益,极力保持现状,对武将进行压制。

到了南宋,因外患侵袭,朝廷被迫招兵买马。皇帝与文士们暂时妥协,武将们的权势与地位都提升了,但随着形势的发展,宋、金两国的关系也缓和了下来,士族也无法容忍武将的篡权。文官与武官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文官群体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甚至不惜以国家的整体利益为代价。岳飞的死因,是因为文武之争而起。


岳飞深受人民爱戴,他所统帅的部队纪律严明,“冻死不毁房,饥寒交迫,不侵民宅,不侵民宅,有“岳家军”之称。百姓们看到他的军队,都是“拉着马车,拉着牛,驮着粮食,给义军送去,上面点着香烛。”岳飞深谙兵法,兵有病,岳飞俯身配制;兵卒远在,岳飞打发妻子,劳心劳力;兵死,岳飞养孤;岳飞把朝廷的赏赐,都交给了士卒。

将士们甘愿为岳飞赴汤蹈火。岳飞在士人心中颇有好感。他不贪钱,不贪淫,文武双全,颇具文人雅士的风范,其诗文也广为传播。许多名流都羡慕他的人品和才干。他留下了一句话:“文官不贪财,武将为国而死,天下安邦。”

除此之外,他还以“迎回二圣”“直捣黄龙”为人生理念。这一切,都为他赢得了极高的声誉。而宋高宗最忌惮的,就是这一点。在大宋,岳飞是一位忠臣,但在赵构眼中,却不一定是这样。宋高宗想要维持他的统治和权力,就必须要和金谈判。岳飞则是谈判中最大的障碍,《宋史》中清楚地记载,金人有“必先斩之,后合可成”,所以他必须要死。

结语

岳飞的死亡,揭示了宋朝士大夫统治的严重弊端,北宋与南宋的覆灭,也是因为同样的原因,都被异族骑兵所杀。文官集团虽掌握大权,却再一次重蹈北宋覆灭的覆辙,武力弱小,苟且偷生,最后被灭国。

宋朝文管集团遭受了极其耻辱的靖康之变后,两位帝王都成为了金人的笑柄,然而,他们非但没有汲取教训,没有改变以文治武的僵局,而是继续推行崇文抑武的方针,并且推翻了王安石改革的丰功伟绩,将王安石视为北宋灭亡的元凶,并将他从神宗庙中赶出,改为保守的司马光,他们的保守和不进则退,久而久之,反而愈演愈烈。

宋代帝王强化皇权,挑选最具亲信的士大夫,对文官的礼遇高于历朝历代,最后形成了一个以集团为中心、缺乏进取精神的官僚政治体系。南宋建国以后,本来可以打破这种局面,但由于当时的文臣阶层和统治阶级的保守与无知,对武将依然怀有敌意,岳飞就是南宋重修崇文、重武的受害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3

标签:崇文   武官   文官   真凶   武将   南宋   北宋   宋代   朝廷   幕后   地位   政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