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克马洪线”的历史由来

辛亥革命之后,英国瞅准机会想与西藏地方政府策划西藏独立。民国二年(1913)11月,英国政府威胁迫窃袁世凯同意在印度北部西姆拉举行由中、英、藏三方参加的臭名昭著的西姆拉会议,英国代表、英属印度外交大臣麦克马洪,中华民国驻藏宣抚使陈贻范,西藏首席噶伦夏扎·班觉多吉参加了会议。会议是由麦克马洪主持的。英国胁迫夏扎提出了“确定西藏的独立国,汉藏疆界重新划分”等6项要求。陈贻范不答应,于是麦克马洪依照事先预谋,以调解汉藏矛盾的名义抛出了11条草约,后又压缩为8条,无奈的陈贻范只得在草约上签字。消息传到国内,激起了全国人民的一片愤慨。袁世凯迫于压力,遂电令陈贻范不得在正约文本上签字,英国人的如意算盘落彻底空了。

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不甘心空手而归的英国人又打起了西藏人的主意。在陈贻范拒签正约后,麦克马洪干脆背着中国代表,以支持西藏独立为幌子,诱使夏扎以秘密交换文本的形式,划定了一条中印东部边界的“麦克马洪线”。此线从未实际勘定,也不是两国平等谈判划定的边界,而是麦克马洪本人大笔一挥,将中印边界从喜马拉雅山南面山脚一下移到了山脊上,整整向北推进了100公里,这一笔就将门隅、珞隅、下察隅三地9万多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划给了印度。前看古今中外得到领土之容易的,莫过于此。

对麦克马洪线,历届中国政府从未承认。印度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后,企图继承英国的殖民遗产,继续侵占该线以南的中国领土,并实际上深入到该线以北。中印曾于上世纪60年代为此爆发过大规模的边界战争。迄今为止,这9万多平方公里的国土仍被印度实际控制,印度还在此地组建了非法的阿鲁纳恰尔邦,中印两国的传统友谊也因此变得十分脆弱,随时是中印两国之间矛盾的起爆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麦克   喜马拉雅山   辛亥革命   草约   该线   印度   西藏   英国   边界   由来   会议   历史   马洪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