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兴明君,还是酿酒业的祖师爷,你知道他是谁吗

夏王朝在后羿以及寒浞的手里面中断了几十年的传承,姒仲康和姒相两代国君成为了傀儡,姒相甚至因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然而,天佑夏朝,姒相的妃子后缗在身怀六甲的情况下,逃出了寒浞的魔杖,回到了自己的娘家部落有仍氏,顺利地生下姒少康。

经历了种种人生磨难的姒少康在岳父以及同姓氏族的帮助下,带着500人的敢死队,推翻了寒浞的统治,顺利地夺回了国家政权,恢复了夏王朝的传承,成为一代中兴之君,在他的统治之下,夏王朝走向了鼎盛时期,还在此期间出现了酿酒技术,一直流传了现在。

今天,牛哥就为大家讲述一下姒少康的故事,通过他波澜壮阔的一生,瞻仰这个为华夏民族做出巨大贡献的历史人物。

一、遗腹子姒少康

姒少康是姒相的遗腹子,其母亲后缗是姒相的妃子,与丈夫姒相一起被寒浞抓住了,关押在大牢之中。

姒相被抓住之后不久就被处死了,后缗则通过自己的努力,从大牢里面挖了一个洞,从洞里面逃了出去。

获得自由的后缗不敢停留,翻山越岭,专门捡人迹罕至的小道讨回了自己的娘家有仍氏。

不久之后,姒少康顺利出世,在母亲和外祖父外祖母的照料下,慢慢长大成人。

在外祖父的安排下,姒少康成为了部落的畜牧主官,负责放养部落的六畜。

姒少康从小就很聪明,母亲告诉他爷爷以及父亲的遭遇,叮嘱他一定要报仇雪恨,复兴夏后氏。

姒少康听完之后,下定决心,一边放养六畜,一边努力学习打仗的知识,还要提防寒浞派人来暗杀他。

正当姒少康踌躇满志的时候,寒浞的儿子妘浇派了一个叫作椒的人来搜捕他,不得已之下,姒少康只能离开母亲和外祖父一家人,逃到了一个叫作有虞氏的部落中躲了起来。

在有虞氏,姒少康得到了很好的照顾,有虞氏的首领虞思不仅为其解决了工作问题,让其成为负责掌管饮食的官员,还将自己的两个女儿许配给他。

为了更好地照顾自己的乘龙快婿,虞思还拿出自己封地内的纶城作为陪嫁之物,这个纶城方圆十里,土地肥沃,非常适合耕种。

为了保护姒少康的安全,虞思还派遣了五百名士兵供其调遣使用。

二、姒少康的复国之路

在纶城,姒少康开始了自己的复国计划,一方面积极发展生产,与封地里的百姓秋毫无犯,树立了很高的威信,让许多人都愿意追随他;另一方面广泛联络原先夏后氏的遗民,让其来到纶城与姒少康会合。

像躲避在有鬲氏的夏室遗臣伯靡就是这样的典型例子,除了靡之外,与姒少康同姓的斟灌、斟鄩氏也有许多残余的民众,在姒少康的召唤下,纷纷来到了纶城。

姒少康在纶城发展生产,积极备战,训练军队,与老百姓和平相处,积累名声,周边的许多部落民众都纷纷归顺于他。

为了让自己的复国之路更为顺畅,姒少康还派遣间谍去敌方探听虚实,扰乱军心。

一个名叫女艾的女子就被姒少康派到了妘浇的身边,一方面探听情报,另一方面通过引诱妘浇来削弱实力。

为了剪除寒浞的羽翼,姒少康又派自己的儿子季抒去攻打豷。

就这样,妘浇在过这个地方被击败,豷被击败于戈,拥护寒浞的部落要么被击败,要么叛变,投靠了姒少康这边。

在万事俱备之后,姒少康就联合诸侯,派遣军队,与寒浞的军队展开了一场决战,结果寒浞战败被凌迟处死,控制中原三代四后近百年的东夷族有穷氏就此覆灭,姒少康成功复国。

三、少康成为酿酒祖师爷

姒少康成功复国之后,丝毫不敢懈怠,他可不希望重蹈爷爷姒仲康和父亲姒相的覆辙。

他每天都很勤奋地工作,定期巡视自己的国家,在田间地头与老百姓亲切交谈,听从大臣和老百姓的建议,及时制定有利于老百姓的国策。

没过几年,夏王朝就呈现出鼎盛之势,中原地区一片欣欣向荣,周边的许多部落闻讯,纷纷投靠过来。

经过全国上下的齐心协力,国家的粮库很快就充盈了起来,姒少康任命了掌管粮库的官员,修建了许多的粮库来保存粮食。

然而,有一年的夏天,中原地区连续下了好几个月的雨,很多地方都被雨水浸泡了。

姒少康和粮官们忧心忡忡,每天都要去巡视粮库,生怕这些得来不易的粮食毁在了自己的手里。

一天早上,姒少康带着众人打开了一个粮库,一阵浓烈的香味传了过来,众人循着香味找了过去,发现是从一个谷堆里面传出来的。

众人扒开谷堆,香气更浓,大家忍不住深吸了几口,香气顿时到达了头顶,令人一阵目眩。

这样的感觉实在是太奇妙了,众人纷纷称奇。

姒少康若有所思,他在想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呢?这样的香味到底是怎样产生的呢?

姒少康推开众人,用手仔细摩挲着地上的谷物,发现有一点潮湿,还散发着湿气。

于是,他就在想,是不是这些谷物被雨淋湿之后,才产生了这样的香味?

为了验证自己的想法,他继续深刨谷堆,果然在最深处,发现了一滩水。

姒少康用手指沾了一点水,放进嘴里,果然香甜,众人见状,也纷纷用手去沾了水舔舐,没想到其中的几人竟然面红耳赤,说话也粗声粗气起来。

姒少康认为这是这是一个重大的发现,便想要制造更多这样的水来供老百姓饮用。

但是当他走遍了所有的粮仓,只有这一处才有这样的香味。

姒少康为了这件事,终日不得安睡,突然有天夜里,他在迷迷糊糊间,看到一个鹤发童颜的老翁来到他面前,说道:"你以水为源,以粮为料,再把粮食泡在水里第九天的酉时。在这个时间段找来三个人,每个人取一滴血加在其中,你想制作的喝的东西就大功告成了。"

说完这些话,老人立即消失不见。姒少康也旋即醒了过来,他按照老人说的方法,将粮食和水放在陶罐里,一起浸泡了九天,然后打开陶罐一看,果然有一股香味扑鼻而来。

姒少康连忙找来小刀,在自己的手掌上划了一个小口子,滴了一滴血到陶罐里面,又吩咐身边的两个人重复了一遍自己刚才的动作。

姒少康搅拌了一下陶罐里面的液体,果然香味更浓了。这个时候,天刚刚黑,姒少康的妻子正赶着鸡进笼子,鸡的叫声打破了房间里的平静。

姒少康认为要给这个液体取一个名字,看看众人,想起妻子赶鸡发出的声音,看看天空,原来是到了酉时,又联想到自己和属下滴了三滴血进去,便用手在桌面上比划了起来,很快一个“酒”字就被写了出来。

姒少康想起了老人的话,就用九天之期的“九”字作为这个字的读音。

就这样,姒少康制造的液体被称作为“酒”,适合在晚上饮用,一直延续到了今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4

标签:中原地区   酿酒业   谷堆   遗腹子   王朝   陶罐   祖师爷   粮库   香味   老百姓   粮食   部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