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河南老汉捡到弃婴,拾荒养大她,24年后女孩身价上亿来报恩

古人讲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一点小小的恩惠,都需要以真情报答,更何况是养育之恩了。

然而,亲子女拒绝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一直都是社会上屡见不鲜的事情,人们往往都会感叹世道怎么了,怎么会有人连父母的养育之恩都不报答呢。

实际上,我们不能只关注社会的负面新闻,而是要寻找那些发光的例子,比如在1997年的时候,河南老汉捡到了一个弃婴,拾荒将其养大成人。

24年以后,当初的女婴已经是身价上亿的大姑娘了,她没有忘记老汉对自己的养育之情,主动前来报恩老汉,两人之间的感情可见一斑。

让我们走进她们的故事,好好看看与血缘无关的恩情,体会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内涵。

一个捡来的孩子

张双奇捡到张白鸽的那一年是1997年,当时的张双奇50岁,无儿无女孤独一人。

从县城打工回村的路上,张双奇和朋友们突然听到路边传来一声啼哭,走近一看,发现是一个小婴儿躺在一个破旧的纸箱里。

那年头收成不好,经常有人在路边捡到被遗弃的孩子,张双奇看着眼前的小婴儿,明白她也是被父母遗弃的,于是就走上前去,把小婴儿抱在了怀里。

身边的人都劝张双奇把小婴儿放下,就当没看见好了,这年头收成不好,张双奇又是独自一人,很难把小婴儿养活的。

“她毕竟也是一条生命啊,被父母遗弃已经很惨了,我真的不忍心把她留在这里,不就填双碗筷的事吗,我也养得活。”

就这样,张双奇把小女孩抱回了家,一直悉心照料着,伴随着村民们的风言风语,小女孩一天天长大了。

眼看着孩子一天天长大,张双奇也非常开心,可他文化水平不高,一直犹豫着要给孩子取个什么名字。

有一天,张双奇正抱着小女孩在田间漫步,忽然就看见一大群鸽子从头上飞过,小女孩高兴的手舞足蹈,从此,她有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张白鸽。

要知道,抚养一个孩子长大可是很花钱的,张双奇本来就只能靠着打工生存,可一旦自己出去打工,张白鸽就没人照料了。

无奈之下,张双奇只能在村子里以打零工、捡垃圾为生,时不时还需要去田间种地,对于只有1米5几的张双奇来说,生活的重担几乎要将其拖垮。

在张双奇日日夜夜的劳作之下,张白鸽健康快乐的成长着,张双奇生活这么多年,深知文化的重要性,于是,张双奇把张白鸽送进了学校。

张白鸽在成长的过程中,从没有觉得自己的家庭与众不同,可进入到学校以后,通过与同学的对比,她才终于意识到了这一点。

那些艰难的日子

尽管张双奇日夜操劳,在外挣钱抚养女儿,可他家里的经济状况依然是捉襟见肘,把张白鸽送进学校以后,家里的经济状况就更不容乐观了。

别的学生都是穿戴整齐,张白鸽只能穿着父亲拾荒捡来的,破破烂烂的衣服,别的学生放学都有父母骑车接送,张白鸽只能跟随父亲一起,一路拾荒回家。

张白鸽在学校里的外号是“小叫花子”,同学都说她和她爸爸都是捡破烂的,张白鸽听在耳中,难受在心中。

青春期的女孩子心思缜密,张白鸽明白自己的家庭非常贫穷,父亲已经尽力维持生活的开销了,不能再要求他太多了。

张白鸽既要忍受同学们异样的目光,回到家还要忍受贫穷的生活,她开始变得沉默寡言,很少与父亲交流。

实际上,张双奇又何尝不知道女儿的窘迫呢,可无奈自己的能力有限,无法给张白鸽带来更好的生活,他只能更加努力的干活,给家里挣钱。

到了上高中的时候,张白鸽面临着高昂的学费压力,她不忍心找父亲要钱,而是把难过之情都积压在了心里。

一天晚上,父女俩正在吃饭,张双奇开心的说,自己卖废品挣到了一点钱,可以给张白鸽买件新衣服了。

听到父亲的话语,张白鸽不由得想到了自己高额的学费,再联想到家里窘迫的生活,她当时就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了,直接打翻了桌上的稀粥,哭着跑了出去。

等张白鸽回来的时候,她看到自己的父亲正在家里掩面哭泣,地上还放着打翻的稀粥,一个父亲的辛酸尽收眼底。

张白鸽泪如泉涌,是啊,自己家确实非常贫穷,父亲把自己养育长大,是要付出多少心血啊,她紧紧抱住父亲,向父亲道歉。

第二天一早,张白鸽辞别父亲,独自踏上了进城的路,她发誓,一定要报答父亲对自己的养育之恩。

养育之恩,涌泉相报

张白鸽找到的第一份工作是服务员,一个月的工资是800元,拿到工资以后,她直接买了一张新床送回了父亲家里。

张双奇对女儿的举动非常感动,直言砸锅卖铁也要送女儿上学,张白鸽拒绝了父亲的好意,说自己挣钱就行了,她会养育父亲的。

打工的经历让张白鸽明白,父亲这么多年的付出有多么不容易,她怎么忍心让年近70的父亲,继续为自己奔波干活呢。

就这样,张白鸽又回到了城里继续打工,一拿到工资就给父亲送去,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张白鸽在工作的过程中晕倒,被医院确诊肾病。

听到消息以后,张双奇立刻就赶了过来,变卖房产拿出积蓄,为的就是治好女儿的病,张白鸽泪如泉涌,直言自己对不起父亲。

“别怕,你有什么病爸爸都给你治,只要能把你治好,花多少钱爸爸都去挣,你好好的,爸爸都会给你解决的。”

好在,张白鸽的病情并不重,治疗过后就回到家中休养了,张白鸽身体抱恙,无法出门挣钱,就在家里研究起了直播卖货。

或许是天赋使然,张白鸽的直播事业做的十分红火,为了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她再一次辞别父亲,全身心的投入了直播行业。

那几年直播卖货特别红火,张白鸽很少回到家里照看父亲,而张双奇除了每个月都能收到女儿汇来的一大笔钱,也没什么渠道能了解到女儿的生活。

时间飞逝,到了2021年的时候,张双奇突然看到一辆豪华房车停在自家门口,而从车里走下来的人,正是自己的女儿张白鸽。

此时的张白鸽身价上亿,她这次回来是为了报答父亲的养育之恩,要带着张双奇环游中国,弥补父亲劳苦工作的时光。

在故事的最后,张双奇犹豫的说,张白鸽是自己捡来的孩子,并不是他亲生的,可张白鸽并不在意。

“爸爸,小时候你为我遮风挡雨,长大以后,我来为您遮风挡雨。”

法律上的收养关系和赡养责任

不得不说,张双奇和张白鸽父女的故事令人动容,他们之间虽然没有血缘关系,可她们之间的亲情早已超越了血缘,双方能遇到彼此,都是彼此最大的幸运。

我国《民法典》的第五章名为收养,主要就是阐述了收养关系的法律认定,其中涉及到了多种情况,让我们来一一分析。

首先是第一千零九十三条,下列未成年人,可以被收养,其一是丧失父母的孤儿,其二是查不到生父母的未成年人,其三是生父母有特殊困难无力抚养的子女。

其实严格来讲,张双奇应该在捡到张白鸽的时候,立刻向公安机关进行报案,如果一年内都找不到张白鸽的生父母,张双奇才能进行收养。

不过,那个年代抛弃婴儿的人多了,公安机关很难找到张白鸽生父母,可张白鸽毕竟也是一条生命啊,张双奇怎么能看着一个小生命冻死在街头呢。

哪怕张双奇的行为是不符合法律规范的,法律也不会对其进行处罚,他挽救了一条生命,还有什么比得上生命更重要的呢,更何况张双奇本身就符合收养人的条件。

我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八条规定,收养人应当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无子女或者只有一名子女;有抚养、教育和保护被收养人的能力;未患有在医学上认为不应当收养子女的疾病;无不利于被收养人健康成长的违法犯罪记录;年满三十周岁。

此外,我国《民法典》还要求,如果收养人收养的是异性孩子,那么双方的年龄还需要相差40岁以上。

张双奇捡到张白鸽的时候已经50岁了,没有犯罪记录,没有疾病,符合收养人的条件。

而且,他凭借自己日复一日的辛苦工作,将张白鸽养育长大,足以说明他具有有抚养、教育和保护被收养人的能力,这也是故事中最令人动容的地方。



有人会问,张白鸽和张双奇没有血缘关系,张白鸽知道了这件事以后,还会具有抚养的义务吗。

从故事的结尾来看,哪怕张白鸽知道了自己是被父亲收养的,她也绝不会抛弃自己父母,她和父亲都是善良的人,她一定会报答父亲的养育之恩,这点毋庸置疑。

当然,如果从法律的角度来讲,张白鸽也完全有义务抚养自己的养父母,只是对于两人之间的感情来说,这已经是无需再提的事情了。

我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一十一条规定,自收养关系成立之日起,养父母与养子女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适用本法关于父母子女关系的规定。

只不过,如果以法律要求的义务,去要求张白鸽赡养自己的养父,实在是太过冷酷无情了。

张白鸽和张双奇的感情,完全不是由法律、血缘连接在一起的,她们之间的感情有目共睹,令人为之动容。



善良的父亲养育了善良的女儿,两人的旅行仍在继续,两人共同走过那些苦难的岁月,如今终于迎来了幸福的生活。

参考文献:《民法典》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0

标签:收养人   民法典   生父   养育之恩   白鸽   河南   老汉   身价   子女   婴儿   年后   家里   爸爸   父亲   父母   女儿   关系   孩子   女孩   法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