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出来的杨凌蘸水面!

来源:【杨凌融媒体中心】

一碗蘸水面,半部种业史。

跑马拉松,逛农科城,

一定要咥一碗“种”出来的杨凌蘸水面,

入口的刹那,

您一定会陶醉于农业科技的烟火气!

4月8日上午9:30,2023杨凌农科城马拉松蘸水面大赛暨品鉴活动将在杨凌国际会展中心南广场举办,邀请万人一起来咥面!

一根蘸水面,一部种业史,地道的杨凌蘸水面不是“做”出来的,而是“种”出来的!

退去金黄的“外衣”,麦香四溢,雪白的面粉带“火”了这片大地。麦子化身美食,回馈勤劳的人们。一转身,一碗晶莹剔透的杨凌蘸水面就摆在了你的面前。

在农科城杨凌,这是一道的地方特色美食,是用优质强筋小麦面粉做成的佳品。杨凌蘸水面由产自杨凌两所高校选育的优质强筋小麦品种,经多道工序精制而成。

市场对它的第一印象就是“面条好,劲道,弹”。而这碗“好面”的得来依靠于蘸水面多年以来的原料意识:“第一车间在农田”“好麦出好面”。

第一车间在农田 主攻“优质、强劲、专用”

小麦品种好不好,对于爱吃面的“老陕”来说,衡量它的标准就是看做的面条是否筋道?从吃得饱到吃得好、吃得健康,小麦育种专家也为此进行了不懈努力。

1985年,“小偃6号”获得国家发明一等奖。这个品种已成为我国小麦育种的重要骨干亲本,衍生出50多个品种,包括大名鼎鼎的“陕农229”“西农979”“西农511”等。

优质、多抗的西农小麦深入人心,如今,陕西农村依旧流传着“要吃面,种小偃”“西农979,谁种谁富有”的谚语。

“西农979”用“成绩”印证了这一点。优质强筋小麦品种“西农979”在陕西种植面积超过1700万亩,已遍及陕、豫、皖、苏、鄂、冀、渝等7省市,已成为全国第三大种植品种。

“这个品种在我们这儿很受欢迎,做成的面很筋道。”提起“西农979”,河南省荥阳市广武镇农民丁永平赞不绝口。在驻马店市桂庄村,村民王志德连年种植。“即使在遭遇干旱的情况下,‘西农979’亩产千斤仍然不是问题。”

在温饱问题解决的基础上,大家对专用小麦的需求更多,像我们吃的水饺粉、面包粉,或者是做饼干的,都是专用小麦。据了解,目前我国面粉市场中,民用粉的销量有所下降,而专用粉的销量则不断增加,产品由中低端向高端粉、专用粉转变,优质强筋小麦需求量显著提升,大约为500万吨—700万吨。

探寻“筋道”奥秘“好麦出好面”

麦田里长出来的蘸水面凭土生土长优势逆势上扬。同时,也为特色面食提供国内最优质的优质麦源。杨凌强筋小麦品种因为“做饺子耐煮、做面条劲道”的特性,受到广大消费者青睐。

“人的头脑往往是健忘的,但人的肠胃是有记忆的。”杨凌食文化研究会会长李晓武说,筋度高是“西农226”与生俱来的特点,是它“变身”优质蘸水面最大的原料。

在每年一届的中国西安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博览会期间,杨凌美食区咥蘸水面是会展期间的一大亮点。

“蘸水面用的面粉不一般,这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王辉繁育的小麦新品种‘西农226’磨成的面粉做的,很有科技含量。”李晓武说,优质麦源,加上自身不断精进的加工工艺,提升了面条的口感与品质。

李晓武认为,这主要是源于杨凌蘸水面面粉品质好,面团拉伸过程中“易拉伸、有弹性、不断条”,这些都是制作蘸水面对面粉品质的基本要求。

在科技的支撑下,杨凌走出了一条主食产业化特色发展之路。李晓武说,除了“咥饱,咥美”还要“咥安全”。蘸水面用的是上好的麦面,杨凌小麦品种磨成的麦面最为优秀。

“我们要致力于杨凌优质麦菜品种的利用、地道制作技艺的传承、优秀饮食文化的弘扬,凸显杨凌特色、形成杨凌品牌,让杨凌蘸水面走出杨凌、走向全国、推向世界”。中国农业历史博物馆馆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樊志民说。

“一碗面”背后的“农科力量”

“中国碗端中国粮”。黄淮麦区六次小麦品种更新换代,其中有四次出自农科城杨凌——这张小麦育种“进程图”,诠释着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背后的科技力量。

据悉,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西农良种就在黄淮麦区广泛种植——赵洪璋院士主持培育的“碧蚂1号”“丰产3号”“矮丰3号”“西农881”,李振声院士主持培育的“小偃6号”,宁琨研究员主持培育的“陕农7859”“陕农229”,接力成为50年代至90年代不同时期的主栽品种,在黄淮麦区小麦品种更新换代中起了主导作用。

近年来,杨凌示范区依托自有人才队伍和建设院士专家工作站,培育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深受农民和市场欢迎的本土优良品种。时至今日,通过国审的“西农979”“西农511”“武农981”“武农988”等优良品种,再次将国人的目光拉向杨凌这个“农科城”。

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我们在农业新品种的研发、培育、推广方面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只有政府、高校、企业、农民等多种力量形成合力,共同打造好种子这个本土“芯片”,才能为种业源源不断地注入科技动力。

“好麦出好粉,好粉出好面”“地道的杨凌蘸水面既是‘产’出来,归根结底则是‘种’出来的。”

而杨凌蘸水面这个地域美食品牌的下阶段目标是什么?李晓武所述,除了加大力度推介杨凌蘸水面融入到省内外的美食当中,面馆本身还要逐步朝着形成规模、产业化发展、巩固品牌形象等方面推进。

记者:耿苏强

编辑:赵桃子

本文来自【杨凌融媒体中心】,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劲道   水面   农科   院士   面条   小麦   面粉   中国   品种   美食   杨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