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光催化之父”投奔中国,引日本国内一片哗然,他为何来中国

麻烦您能在百忙之中抽空点一下“关注”,方便与您讨论和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前进的最大动力,谢谢!

2019年10月19日,央视《开讲啦》的舞台上迎来了一位特殊的老人,他的名字叫藤岛昭,他是日本的国宝级科学家,是开启光催化领域的第一人,被世人称为“光催化之父”。

而这样一名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却顶着日本群众“卖国贼”的谩骂,毅然决然的离开了自己的祖国,将自己的全部研究来到中国,为中国的化学领域添砖加瓦。

这其中到底蕴含着什么秘闻,才会使他做出这样的举动?

藤岛昭的前半生

1942年3月10日,藤岛昭出生在日本东京一个普通的家庭里,在那个一切资源都要优先供给前线的年代,藤岛昭一家也是过的紧紧巴巴。

可即便如此,其父母也没有放弃让藤岛昭接受学校教育的机会,哪怕是一家子缩食减衣,依旧要挤出钱来供着藤岛昭上学。

在这种家庭环境下,“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的藤岛昭也是十分的懂事听话,一心扑到学习上,因此,他与周围同龄的孩子显得格格不入。

但是,“强者都是孤独的”,在父母的督促中,在自己的勤奋刻苦下,藤岛昭的成绩一直都名列前茅,在18岁升学考试那年,藤岛昭也是不负众望,以极其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日本顶端学府——横滨国立大学。

而升入横滨国立大学的他,也是展现出了不属于他这个年龄段的动手能力和思维方式,因此4年的大学生涯,他斩获了很多奖项,随后他还被推免为了本校的硕士。

硕士期间,他越发的察觉自己知识储备的匮乏,为了弥补空缺,他开始废寝忘食的钻研化学领域知识,没日没夜的在实验室中忙碌,最终在多方面的努力下,年纪轻轻的藤岛昭就发表了很多知名论文,也获得了很多荣誉称号。

伴随着硕士生涯的结束,他更是收到了很多著名公司的邀请,面对这些“橄榄枝”的迎面袭来,不满现状的他,想都没想就拒绝了它们。

1966年,在导师的引荐下,藤岛昭进入了日本学府的顶峰——东京大学,攻读自己的博士学位,而成果丰硕的他,一入校便被导师本多健一相中,并将其划到了自己的门下。

光催化的发现

1967年的一个夏天,一次偶然的机会,藤岛昭不小心把一小块二氧化钛碰到了水池里,但当时的他忙于手中的实验并没有发现这一情况。

经过一中午的太阳照射,在一旁休息的本多健一突然发现原本与水不发生反应的二氧化钛周围竟然产生了气泡。

这可是勾起本多健一的好奇心,随后,他就和藤岛昭探究起了这一现象的出现原因,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他们发现是太阳光(紫外线)照射引发的这一现象。

这一结果的出现,也是让化学族谱再添一位成员——光催化。

凭借这“开山建派”的发现,藤岛昭也是顺利的拿到了自己的博士毕业证。

1971年,博士毕业的他收到神奈川大学的邀请,成为了该校工学部的一名讲师,在这期间关于光催化领域的研究,他从未中断。

经过一段时间数据的积累,藤岛昭和本多健一把这一现象发布到了国际顶级核心期刊——《自然》上面。

一经问世,就在国际化学界引起了轩然大波,随后为了纪念这一现象的发现也是给它命名为“本多—藤岛效应”。

随着对光催化研究的深入,科学家们发现,这一现象不仅为身处能源危机的人类,指明了一条前进道路,还解决了当时困扰人类很久的环境污染问题。

凭借光催化所蕴涵的无穷潜力,藤岛昭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的提名以及仅次于诺贝尔奖项的汤森路透桂冠奖。

虽然,最后他并没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但他在化学界的地位得到了其他科学家的认可,随后在老师本多健一的邀请下,于1975年转任至东京大学担任应用化学专业的教授。

也就是在这时,藤岛昭与中国结下了一段不解之缘。

藤岛昭与中国学者

随着藤岛昭这篇文章的传播,中国科学院也是读到了这篇文章,为了进一步了解其中的深意,中国方面萌生邀请藤岛昭来中国进行讨论的念头。

当时,刚接到我国邀请信的时候,藤岛昭是及激动又忐忑的,激动是因为他的研究项目受到他国的重视,忐忑是因为当时中国人民对日本的看法并不友好。

在纠结了良久后,他最终还是前往了中国。

1980年,初次来到中国的藤岛昭,一下飞机就被当时北京人民那精神焕发的气势所震惊,随后,中国学者的科研态度与求教精神也是让藤岛昭感动至极,为了方便他通勤,中国科学院在那个上班基本靠腿那年代,还给他申请了一辆专车供他使用。

在一点一滴的积累中,他喜欢上了这个神奇的国度。

自此,他与中国学者就展开了长久密切的合作,在任教期间,他也为我国培养了40多个优秀的中国留学生,这其中还有三个成为了我国的院士。

在他们读书的时候,藤岛昭不仅关注他们的学业问题,而且还十分重视他们的生活起居,面对没钱交不起学费的学生他会慷慨解囊,随后为了方便学生住行,他更是自掏腰包在东京大学附近买了四个屋子供中国留学生居住。

刘忠范,是他帮助最多的一名学生,当时,学成归国的刘忠范,想继续自己的研究,奈何,当时,中国的科研技术尚处在落后阶段,因此很多实验所要用到的仪器中国并不拥有,面对这种困境,他只得求助自己的老师藤岛昭。

听闻此事的藤岛昭,也是排除万难,将东京大学一间研究室搬空,并自费将这批仪器运送到了中国北京,也正是在这批仪器的帮助下,刘忠范才能继续自己的科研,最终在2011年,刘忠范当选上中国科学院院士。

也正是一件事,为他能来到中国做科研做下了铺垫。

走投无路的藤岛昭

随着他对光催化研究的深入,他愈发的清楚,这个领域的重要性,看着别的国家在这方面做的如火如荼,而自己自个发现人的国家却还在原地踏步,可是急坏了当时的藤岛昭。

于是当时身为东京理科大学校长的他,连忙上日本政府申请项目经费,本以为这个项目会得到重视的藤岛昭却收到了政府拒绝的回复。

当时,日本在全球金融危机中遭受了巨大的冲击,这也致使日本经济一蹶不振,为了快速恢复经济,日本便施行了“集中”计划,便是把钱用到投资小见效快的科研领域上。

因此,很多“没有眼前收益”的冷门科学研究遭到了政府的抛弃,对此,藤岛昭只能去各大银行和企业拉拢资金赞助,但是面对一个未知的领域,资本家也是不愿承担风险,为了明哲保身,都选择了委婉拒绝。

在种种外界因素的限制下,藤岛昭的科研项目被迫中断。

而就在走投无路之际,他曾经的学生刘忠范给他指明了一条道路。

加入中国

与日本不同,在我国政府优秀的领导下,中国当时的经济形势一片大好,在经济蓬勃发展的同时,我国也是把科学技术的发展提到了第一要位。

因此,当刘忠范听到老师如此窘境的时候,毫不犹豫的便向藤岛昭发出了来中国搞科研的邀请。

经过一段时间的思索,对日本失去信息的藤岛昭便带着自己的科研团队和所有的科研资料前往了中国

而他的这一举动也是引来了无数日本网民的谩骂,最后更是背上了“卖国贼”的称号,对此,藤岛昭毫不在意,只是笑着说道:“我是一个被国家抛弃的科研人员”

2021年8月30日,藤岛昭团队成功加盟上海理工大学,对于这样的化学巨头,上海理工大学和上海政府也是给足了面子,不仅斥巨资给其搭建了独属于他的科学实验室,更是给他打下了科研资金充足的包票。

看着中国对自己的态度又想到自己的祖国,这位当时已经79岁高龄的老人也是感慨万分。

小结

早在2019年时,他便因对我国科研有突出帮助,被授予了“中国政府友谊奖”,同年,他在央视节目《开讲啦》的舞台上,也表达了自己对中国的喜爱,表达了自己对中国科研环境的向往,而仅仅两年过去,这些都已变成了现实。

现如今,在我国轻松舒适的科研环境下,已经81岁高龄的藤岛昭依旧带领着自己的团队活跃在科研的一线上。在他的帮助下,我国对于光催化的研究也是更上一层楼。

在“科技兴国”国策的加持下,我国的科技实力是日益的增强,哪怕是曾被卡脖子的芯片领域,在2023年,我国也有了一席之地。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这些外来的优秀科学家的到来,或许会带来一些不稳定因素,但是只要我国做好对外籍科学家的信息筛选,那这其中所带来的收获肯定是利大于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日本   中国   中国科学院   诺贝尔   光催化   科研   现象   领域   发现   我国   国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