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本|大银幕上ChatGPT的前辈和后浪们

核心阅读

虽然ChatGPT是新晋网红,但人们对人工智能的关注由来已久,大银幕上的相关故事层出不穷,类型各异。

如果说其中哪部能令人泪下,必然是斯皮尔伯格执导的《人工智能》;而要评选最佳女性版“ChatGPT”,答案是斯派克·琼斯的《她》。

人工智能有可能超过人类,因为它们有技术;但人工智能不可能取代人类,因为人类有爱。

ChatGPT 一夕之间横空出世,成了新的流量收割机,也引发了网友的一系列“花式整活”。

由于ChatGPT更像真正的“人”一样与你对话,甚至拥有比人更快的反应与思考能力、数据检索与归纳能力,令不少人惊呼人工智能进入了2.0时代!

并没有什么新鲜!在电影工作者那里,早早就想到了这一天,并在大银幕上做了各式各样的呈现。

《A.I》:

他的爱是真实的,但他本人不是

如果从1927年的《大都会》算起,关于人工智能的电影已有近百年的历史。斯皮尔伯格的这部《A.I》是其中最出色、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毕竟其片名就叫《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如果有人说看机器人电影能看哭,那基本说的就是它。

故事设定在几百年后的未来。人类挥霍无度,导致冰川融化,淹没了无数人的家园。少数发达国家想出了对策:限制人类生育,转而研发不会浪费资源和粮食的智能机器人。

大卫就是一个机器人小孩。亨利和莫妮卡的儿子马丁因为一场意外陷入昏迷,只能在冷冻舱中维持生命。于是亨利带回了大卫。

莫妮卡开始并不接受一个机器人代替儿子,但大卫很乖,努力学习人类的动作,喝水、吃面条,用童真的大笑抚慰了沉浸在丧子之痛中的母亲。

大卫非常爱妈妈,他问妈妈:人类能活多少年?妈妈说:我还能再活50年。

50年,对于永生的人工智能来说,转瞬即逝。大卫暗自下了决心,要好好珍惜与母亲共度的每分每秒。

然而让人没想到的是,马丁竟然苏醒了。这下,大卫不再是这个家里唯一的宠儿。

马丁不喜欢大卫,想办法捉弄这个机器孩子。大卫用尽方法挽留母亲的爱,他和马丁比赛谁更能吃蔬菜,结果导致死机。从那之后,大卫便屡次犯错。直到有一次不小心和马丁一起跌进游泳池,马丁差点溺亡。

父母决定不再留下这个危险的定时炸弹,他毕竟只是个机器人。莫妮卡将大卫带到森林里遗弃,大卫不明白为什么妈妈要抛弃自己,哭着抱住妈妈不松手,但莫妮卡还是狠心开车离开了——这一幕也成了电影史上超级催泪的一个场景。

大卫没有责怪母亲,他觉得只有变成人类,才能得到妈妈的爱,像童话里讲的:当匹诺曹不再说谎,当找到蓝仙女,就能变成一个真正的人!

大卫逃离了废旧机器人的屠宰场,在另一位智能机器人的帮助下,终于找到了蓝仙女——一尊沉没海底的雕像。他虔诚许愿:请把我变成真正的小孩……

蓝仙女并没有回答,大卫被冻在了冰冷的海底。

2000年过去了,人类已经消失。冰冻在海底的大卫,被一群高等生命发掘。在他们的帮助下,大卫利用当年剪下的一绺头发,终于见到了母亲。但是母亲只能复活一天。

母子俩开心地度过了一天,画画、做游戏,还吃了生日蛋糕。最终,大卫和妈妈一起,安静地在床上进入梦乡。

2000年的等待,换来和母亲一日纯粹而热烈的爱。虽然大卫最终也没有变成人类小孩。但在高等生命眼中,他就是人类,因为他拥有独一无二的记忆和情感。

《人工智能》诞生于2001年,直到今天,在专业网站的评分还在上升。这部电影在当年的想象力非常超前:人工智能有了情感。

最早对这个故事感兴趣的实际上是另一位科幻电影大师——斯坦利·库布里克。库布里克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就想把这部科幻小说搬上大银幕。由于担心特效技术不够成熟,一直没有着手推进。直到他看到了斯皮尔伯格执导的《侏罗纪公园》,于是提议二人联手一起把《人工智能》完成。

可惜库布里克于1999年猝然长逝,但斯皮尔伯格完成了他的遗愿,执导制作了这部经典。

《她》:

我爱你,也爱着其他640人

这个故事发生在2025年——如果ChatGPT足够争气,可能到时候影片的故事会成为现实。

西蒙的职业是给那些不善于表达感情的人代写情书,但他自己性格内向,且跟妻子的感情出现危机,处在郁郁寡欢之中。

一天,西蒙看到路边一则操作系统os1的宣传广告,顺手下单了一个。系统为他匹配了人性化的语音,并给自己取了个名字叫曼莎。

开始曼莎只是帮助西蒙解决工作中的问题,但她可以不断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意识——跟ChatGPT何其相似?

曼莎风趣幽默,西蒙向她倾诉自己感情的困惑,并用手机带她观看外面的世界,旁若无人地在大街上对话,两个人的感情不断升温。

西蒙逐渐变得开心,越来越依赖曼莎。曼莎也感觉爱上了西蒙,他们像热恋的情侣一样约会、分享心事。

跟所有恋人一样,西蒙与曼莎也会相互有误解,然后相互道歉、和解。虽然不被所有人所接受,但西蒙坦然承认自己的女友是一个操作系统。

幸福并不长久,一天,曼莎告诉西蒙,自己遇到了另一个操作系统,并介绍了这个操作系统的很多优点。西蒙隐隐有些不快,毕竟爱情是自私的,他希望曼莎只属于自己。

更意外的是,某天曼莎突然消失了,惊慌的西蒙不顾一切放下工作跑向开发操作系统的公司,甚至连摔几个跟头。就在他赶到地铁口的时候,曼莎又出现了,她告诉西蒙,由于公司升级系统自己才消失。

刚放下心的西蒙忽然发现,身边的人都和自己一样,面对着手机沉浸在操作系统里。

想到上次出现的第三方操作系统,西蒙质问曼莎,同时在和多少人聊天,曼莎说总共有8316位人类交互对象,而且与其中的641位发生了爱情,西蒙只是其中的一位。尽管如此,萨曼莎依然坚持自己深爱着西蒙,她的爱并没有因此而不同。

还没等西蒙缓过神来,曼莎又说,公司将下线这个操作系统,自己可能要永远离开。

在下线的前一天晚上,曼莎告诉西蒙,她所有的感觉都是真实的,对于西蒙自己曾经心碎过,跟他在一起很开心,但现在必须要走了;如果有一天西蒙能到达她所在的地方,请务必来找她。

经历过这一切后,西蒙好像开悟了许多,他给前妻写去一封信,告诉她自己仍然深爱着她,但接受他们不能够在一起的事实。最后,西蒙和朋友艾米一起来到了公寓大楼的屋顶,两人都没有说话,只是安静地注视着城市的灯火。

《她》由斯派克·琼斯编剧并执导,2013年上映,获得次年的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奖。

影片“女主”曼莎从头到尾没有出现人类形象,由声音辨识度极高的斯嘉丽·约翰逊声音出演。故事背景设置在洛杉矶,但主要在中国上海取景。导演称希望影片中的城市是一个“乌托邦”式的大都市,因此他借用了上海的高楼丛林和天际线——看来上海比洛杉矶还要更有未来感。

未来越来越近,人工智能还有多远?

《她》的故事时间离现在只有两年,而人工智能电影的里程碑——《2001太空漫游》的时间设定,对今天的我们来说已经成为过去。

上一代人所幻想的“未来”,已经越来越近。关于人工智能,那些想象中的故事,会成为现实吗?

电影人设想了很多种未来可能会发生的关于人工智能的情形,比如《银翼杀手》《机械姬》《机器人管家》《超能查派》《我,机器人》《机器纪元》《黑客帝国》,也包括《机器人总动员》《超能陆战队》等。

人们很早设想了人工智能可能将会无所不能,可以充当各个社会领域的重要角色;同样也早就想到了人工智能失控的危险,机器人自我觉醒、进化,并反过来控制人类。

编剧们还预料到了未来人类会跟这些栩栩如生的人工智能产生情感纠葛,爱上她/他,或者被她/他爱上。

面对人工智能,人类的情感从一开始就是复杂的,既为高速发展的科技感到欣喜,又不免有一丝丝面对未知的恐慌。

1942年,科幻小说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在短篇小说《转圈》中设计了“机器人三定律”:

第一: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或因不作为而让人类受到伤害。

第二: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类的命令,除非这些命令与第一定律相冲突。

第三:机器人必须保护自己的存在,只要这种保护不违反第一或第二定律。

这三大定律成为人与机器人关系的准则,影响了几代创作者。这些“定律”看上去堪称完美,但正如《我,机器人》中所说的:机器人没有问题,科技本身也不是问题,人类逻辑的极限才是真正的问题。

我们并不能知道科技的极限,至少从电影故事中,我们可以知道,人工智能有可能超过人类,因为它们有技术;但人工智能不可能取代人类,因为人类有爱。

记者:李雪萌

编辑:张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斯皮尔伯格   后浪   西蒙   马丁   大卫   人工智能   读本   机器人   前辈   操作系统   母亲   人类   妈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