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团,国民军都有哪些编制你知道吗?

对于学习、研究民国历史的人们来说,一个相当头疼的问题便是如何弄清楚国民革命军中那些乱七八糟的编制体制。就拿抗战时期来说,除去人们熟知的军、师、旅、团这种常规编制外,国军中还存在着战区、路军、集团军、方面军、兵团、军团等战时编制。这些编制光是看名字,就十分容易让人搞混,更不要说它们时而部分撤销、时而同时并存,如此这般庞杂纷乱,也难怪一般人会一头雾水,搞不清楚它们之间谁大谁小、打起仗来到底谁能指挥谁。


本文结合相关资料,试着对抗战中国军这些五花八门的编制间的隶属关系作一番探析,以飨读者。

民民部队



随着“七•七”事变及“八•一三”事变的爆发,全面抗战拉开大幕。为有效统筹指挥主要对日作战方向上的部队,协调、督导各部的行动、规划及军需保障,军事委员会(以下简称军委会)遂成立战区,作为某一方向或区域内的最高军事指挥机构,其地位仅次于作为军委会派出机构的委员长行营(或行辕)。


例如,第1战区,即统筹指挥各部阻击沿津浦路、平汉路南下之日军,节制河北、山东北部、河南北部的全部国军;取得了台儿庄大捷的著名的第5战区,则负责屏卫徐州,阻击沿津浦路、陇海路攻徐之敌,节制山东南部、江苏北部及安徽北部各部。战区可以节制的部队不仅包括当地驻军、民团及武装警察,还包括奉命前来支援的中央军及各派军阀的武装力量。


七七事变

全面抗战爆发时,军委会共划定5个战区。随着后来战事日趋复杂、敌我战线参差交错,战区的划定也日渐繁密。经过几年的变化、磨合,至1944年全国共划分为12个战区,各战区相应的管辖地域也大为缩小,但其职权却愈来愈重。除指挥作战外,还囊括了训练、人事、军需、行政甚至地方经济、财税,战区司令长官一般也兼任所驻扎省的省主席,权责之大前所未有。因其所承担职责繁重,故有些战区还成立了专门的副司令长官部以便分担司令长官的某些职权,如第8战区司令长官朱绍良与其副司令胡宗南各有分工、各掌一方;蒋鼎文担任第1战区司令长官时,其与副司令汤恩伯也有着明确的管辖界线。


另外,全面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军委会还成立了冀察、鲁苏两大游击区,指挥所辖部队在敌后开展游击战。游击区在国军战斗序列中的层级相当于战区,但地位稍低。

19路军战士



相比于战区,路军的历史要久远得多。辛亥革命时期,南北双方都编有路军。国军则最早在北伐时期便出现了路军的编制,其中第1路军进军两湖,第2路军进军江西,第3路军进军闽浙,这很清楚地说明了路军这一编制最原始、最本分的定义,即主管某一方向作战的最高战斗序列,授权其在战事期间指挥这个方向上的多个军(或师)。


起初,路军只是战时编组、战后撤销的临时编制。但因国军内部派系实在太多,为照顾一些地方实力派,很多路军不仅没有裁撤,还逐渐成为具有健全指挥体系和部门机构的实权建制。而且,绝大部分路军所下辖的,就是总指挥或总司令自己本派系、本集团的军队,像杨虎城的第17路军(陕军),以及大家熟知的蒋光鼐的第19路军(粤军),都是如此。


机关枪

路军在级别上要高于军,一般辖若干军,或师、独立旅,但并不固定,有的路军甚至长期只辖一个单位,如第11路军,就只辖一个第15军。在战区出现之前,路军实际上起到了战区的作用。像“一•二八”淞沪抗战时,参战部队均统一受第19路军节制,即使是源自中央军嫡系的第5军(注意这个第5军和后来昆仑关大捷的那个第5军不是一回事),在赶赴战场后也归第19路军指挥。但路军到底是一个临时编制,所谓名不正言不顺,故而军委会在抗战全面爆发前就着手裁撤路军,至1938年武汉会战前,所有路军均裁撤完毕。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1942年为支援盟军东南亚作战并保卫抗战大动脉滇缅公路,军委会下令成立中国远征军,并在远征军下编有第1路军(辖第5、第6、第66军)和第2路军(实际未编成),但此处路军在级别上只与集团军相仿佛,不可与之前的路军混为一谈。

云南缅甸运送物资

兵团、军团,看起来很像,但实际上却不太一样。兵团成立的初衷,是军委会在武汉会战前夕为筹备战事而临时成立的一级编制,在1938年6月之前是没有的。兵团的级别很高,在路军全面裁撤后仅次于战区,负责战区内某一主要方向或区域上的对敌作战,高于集团军、军团和军,一般由集团军总司令部升编而成。兵团所辖的部队很不固定,有辖若干集团军的,也有集团军、军团、军混编的。像第1兵团,辖第20集团军和第74军;第2兵团,辖第3、30、31集团军及第32军团。


武汉会战后,军委会在总结全面抗战爆发以来的作战经验时,认为当前指挥层级过多且职能多有重复,故而在1939年初的南岳军事会议中决定裁撤所有兵团。兵团也就成为抗战中最短命的一级编制。

中国部队在武汉的战斗画面

兵团、军团,看起来很像,但实际上却不太一样。兵团成立的初衷,是军委会在武汉会战前夕为筹备战事而临时成立的一级编制,在1938年6月之前是没有的。兵团的级别很高,在路军全面裁撤后仅次于战区,负责战区内某一主要方向或区域上的对敌作战,高于集团军、军团和军,一般由集团军总司令部升编而成。兵团所辖的部队很不固定,有辖若干集团军的,也有集团军、军团、军混编的。像第1兵团,辖第20集团军和第74军;第2兵团,辖第3、30、31集团军及第32军团。


武汉会战后,军委会在总结全面抗战爆发以来的作战经验时,认为当前指挥层级过多且职能多有重复,故而在1939年初的南岳军事会议中决定裁撤所有兵团。兵团也就成为抗战中最短命的一级编制。


第十五军的团微

兵团、军团,看起来很像,但实际上却不太一样。兵团成立的初衷,是军委会在武汉会战前夕为筹备战事而临时成立的一级编制,在1938年6月之前是没有的。兵团的级别很高,在路军全面裁撤后仅次于战区,负责战区内某一主要方向或区域上的对敌作战,高于集团军、军团和军,一般由集团军总司令部升编而成。兵团所辖的部队很不固定,有辖若干集团军的,也有集团军、军团、军混编的。像第1兵团,辖第20集团军和第74军;第2兵团,辖第3、30、31集团军及第32军团。


武汉会战后,军委会在总结全面抗战爆发以来的作战经验时,认为当前指挥层级过多且职能多有重复,故而在1939年初的南岳军事会议中决定裁撤所有兵团。兵团也就成为抗战中最短命的一级编制。


国民军的学员名单

兵团、军团,看起来很像,但实际上却不太一样。兵团成立的初衷,是军委会在武汉会战前夕为筹备战事而临时成立的一级编制,在1938年6月之前是没有的。兵团的级别很高,在路军全面裁撤后仅次于战区,负责战区内某一主要方向或区域上的对敌作战,高于集团军、军团和军,一般由集团军总司令部升编而成。兵团所辖的部队很不固定,有辖若干集团军的,也有集团军、军团、军混编的。像第1兵团,辖第20集团军和第74军;第2兵团,辖第3、30、31集团军及第32军团。


武汉会战后,军委会在总结全面抗战爆发以来的作战经验时,认为当前指挥层级过多且职能多有重复,故而在1939年初的南岳军事会议中决定裁撤所有兵团。兵团也就成为抗战中最短命的一级编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兵团   南岳   国民军   集团军   战区   作战   国军   军委   武汉   军团   部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