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军跨过喜马拉雅山杀入尼泊尔,一战保西藏百年安稳

中国和尼泊尔作为山水相依的邻国,西藏地区与尼泊尔地区的往来相当久远,双方关系总体上维持了长期和平,直到1788年廓尔喀人(尼泊尔)的崛起打破了这份宁静。

廓尔喀人主动出兵侵入中国西藏地区,大清廓尔喀之战爆发,清军横跨整个中国从东北调来代表大清战斗力最强骑兵—索伦兵,开始了史诗级跨越喜马拉雅山的远征尼泊尔之路。

大清与廓尔喀边境地图

乾隆皇帝赏赐班禅珍宝,西藏高层因财宝分配内斗

事情起因是这样的,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六世班禅额尔德尼在北京圆寂,他的哥哥仲巴呼图克图把他的灵柩送回西藏,并且得到了乾隆皇帝大量的珍宝赏赐,号称“数十万金”。但是仲巴呼图克图有一同母异父的弟弟看到这么多财宝眼红就想分一杯羹,他哥不同意,于是他一怒之下就跑到尼泊尔去了,并且开始唆使廓尔喀(尼泊尔)人入侵西藏劫掠。

此外,廓尔喀人和西藏本来就有铸币和领土的纷争,加之廓尔喀人崛起实力大增,恰逢西藏高层内斗,于是廓尔喀人觉得天高皇帝远大清管不了,蠢蠢欲动悍然出兵西藏。

骁勇善战的廓尔喀人—近代曾被号称最强雇佣兵

廓尔喀发兵3000,入侵西藏

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6月,廓尔喀军3000人先后占领西藏南部边境之聂拉木、济咙宗(今西藏吉隆东南)等地,围攻协噶尔宗(今西藏定日)。

7月,清军反击,驻藏大臣雅满泰率驻藏绿营兵及蒙古兵,前往札什伦布(今西藏日喀则)慰问班禅,并与班禅之的哥哥仲巴呼图克图部署沿边防御。同时从四川等周边省份紧急调兵遣将。1789年初双方以西藏交赎金为条件私下议和,廓尔喀撤兵,清军表面上“收复”失地,并对朝廷隐瞒不上报实情。

1790年,廓尔喀派人去西藏索要赎金,西藏给不了,廓尔喀人很愤怒,撤销密约谈判失败之后1791年8月,廓尔喀攻占定日、济咙,并随后攻陷萨迦,并开始在边境烧杀抢掠。

乾隆皇帝调兵遣将,福康安挂帅出征

1791年9月25日,乾隆皇帝紧急调兵遣将,把刚平定台湾林爽文叛乱的两广总督福康安召唤进京,授将军衔,督办西藏军事。同时把福康安的副手海兰察台斐英阿等封为参赞大臣,并调遣了黑龙江索伦兵1000余名,由青海入藏征讨廓尔喀。

两广总督福康安

大清王牌利刃—索伦兵

这里不得不提的就是索伦兵,西藏和黑龙江相隔万里,乾隆皇帝为何要万里迢迢从黑龙江单独抽调1000余名的索伦兵呢?

大清“核武器”—索伦兵

索伦部就是指的黑龙江女真里实力最雄厚的一些部落,各部自称索伦,有“索伦骁勇闻天下”的赞誉。

乾隆皇帝说:骑射是满洲之本,而要论骑射之精,莫有过于索伦。可见乾隆对索伦战斗力的高度认可。

从康熙年间的平定雅克萨之战、亲征噶尔丹,到了乾隆时期更是所有硬仗都必须带上索伦兵才踏实,比如平定大小金川、缅甸之战都是把索伦兵作为主力去攻城拔寨,可以说索伦兵是大清的王牌利刃,关键时刻出场的“核武器”。

所以,这次廓尔喀之战也不例外,乾隆皇帝为确保一击必胜,要求必须带上索伦兵,而且乾隆皇帝在福康安临行前特意叮嘱:务必等索伦兵到才可交战!

清军反击廓尔喀路线图

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上的艰苦行军

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上,不得不提恶劣的生存环境。清军的行军条件十分艰苦,出现大面积高原反应,从主帅福康安、副将海兰察以及普通士兵无一例外,高原反应的头痛,失眠,食欲减退,疲倦,呼吸困难等症状在远征的清军中十分常见。

主帅福康安在途经青海的时候,染上风寒重病难支,众所周知在高原地区一旦得重感冒,如果得不到及时救治,一旦引发肺水肿就基本神仙难救了。包括本次出征队伍中的“战斗民族”王牌索伦兵1000余人全部染上瘴气,高原反应剧烈导致行军困难以及非战斗减员非常严重。

参赞大臣海兰察

翻越喜马拉雅山,史诗级跨国远征

在与廓尔喀侵略者作战中,清军士兵不仅要克服高原反应,还要克服当地险象环生的地理环境,翻越喜马拉雅山是一项史诗级的远征,到处都是悬崖峭壁,一不小心就会失足粉身碎骨。

行军中一旦天下大雨,则“泥泞溜滑尤属难行,人马均有倾跌落崖者”。《钦定廓尔喀纪略》记载:“各兵登山涉险,打仗追贼,昼夜辛勤八日,履袜擦损,跣足徒行,为石稜擦伤、蚂蟥噆啮,两足多已肿痛。”

整个廓尔喀战役,其作战环境之恶劣和作战强度之大,就连习惯生活在高原环境下的金川屯练都出现了大面积的非战斗减员,金川(四川)地区出征的29位把总、守备、千总、外委,就有8位因环境恶劣在军营病故。

所以这次各民族团结一心,跨越喜马拉雅山远征尼泊尔保卫西藏的远征,不可不谓伟大而悲壮。

清军攻入尼泊尔图

清军长驱直入,杀进尼泊尔

清军在主帅福康安的指挥下,清朝大军快速收复擦木、济咙,把廓尔喀人赶回尼泊尔。为了彻底降服尼泊尔以防止再犯边境,福康安力求一劳永逸永绝后患,不畏艰险带领大军翻越喜马拉雅山,直接攻入了尼泊尔境内,并一路势如破竹。

从1792年7月3日起至27日,接连夺取了热索桥、协布鲁、东觉山等据点,已经深入廓尔喀境内,攻到了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附近。

清军进军图

尼泊尔人眼看灭国,死守都城,清军强攻不下且损兵折将

清朝大军在攻打加德满都的过程中不太顺利,都城绵延数十里有几十座坚固的防御工事,且在城下有河流作为天然屏障,清军久攻不下多有死伤,好在主力尚存,但是也面临随时被廓尔喀人切断退路的风险。

后在清朝副将海兰察率领索伦兵死战不退,且索伦兵骁勇善战猛烈冲杀给尼泊尔人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双方互有死伤,且尼泊尔有被清军灭国的风险。权衡再三尼泊尔表示愿意投降,并送回之前在西藏劫掠的财物,且承诺永远不再侵犯西藏。

当时考虑到劳师远征后勤补给困难,官兵口粮只成功运送到位30%,如后勤采办的800多只牛和12700多只羊运到大营分别只剩下200多只和1600多只,基本上都摔死在半途中的悬崖峭壁,不可能支撑进一步的战役了。

尼泊尔向清军投降

尼泊尔投降称臣,大清撤兵,廓尔喀之战结束

于是福康安最终接受了尼泊尔的投降,尼泊尔派出使者向清朝朝贡,成为清朝的属国,五年一贡,此后几十年西藏和尼泊尔边境都平安无事。廓尔喀之役是乾隆皇帝“十全武功”中的最后一役,也是清朝中后期对外战争中难得的高光时刻。

最后想说一句:大清此次廓尔喀之战,不惜万里调兵,攀越青藏高原,横跨喜马拉雅山,直取尼泊尔首都,堪称史诗级的保家卫国捍卫西藏主权,有很多爱国将士埋骨他乡,包括本次出征的1000余名索伦兵,大部分长眠于此次征途,无愧于英雄之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喜马拉雅山   尼泊尔   西藏   呼图克图   青藏高原   仲巴   乾隆   清朝   边境   安稳   高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