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江岭油菜花海,靓丽的明黄,与历史相伴,赏春的浪漫

3月25日,三清媚百名女子前往婺源江岭油菜花海采风。

站在三号观景台上,俯瞰婺源江岭油菜花,映入眼帘的是百米高度落差的脚下,一片明黄铺洒着,赏心悦目。隔着距离,有些虚幻的感觉。下山,穿梭在花田间,很震撼地感受到成片成片的油菜花像瀑布一样沿着梯田倾泻的气势。花田,无限大。人,无限小。

在松软的春泥上,花田的包围之中,三清媚女子高歌一曲《我和我的祖国》。我们仿佛也变成着花海的一朵小小的浪花,怀着赤子之心,感受花海的气息,感受春天涌动的脉搏。

愿把这抹明亮的黄,做成一张书笺,夹在人生的书页之中,标记某时某刻的我。或者把它做成一张明信片,寄给未来的自己,让彼时的自己和现在的自己对话,看自己是否变成了曾经想要的样子。让这色彩永远留在记忆中,留在脑海深处。每一段旅程,都有值得记取的,可以是色彩,可以是微醺的风,可以是远山给人的遐想,可以是任何一个细节,也可以贪婪地记取每一个看见、听见、感觉到的瞬间。

所有的颜色,都取自天然。人类一直都在模仿大自然,结合自己灵性的心灵和理性的大脑,去复制那种色彩,这就是人造美。美之外,人们为了生存,在对待食物的处理上,也沿袭着这种方式。为了延长食物的食用时间,人们学会了各种腌制、风干等处理方法。极致到埃及的木乃伊,通过特殊的、繁琐的处理方法,让一世君王有了“金刚不坏”之身,让五千年后的人们还能看见他们的形体、相貌。这是人造的“永恒”。虽然已经使尽浑身解6数,采用当时最先进的技术,倾举国之力,人类也只能抓住永恒的一片衣角。

人类永远在向大自然学习。大自然是我们的母亲,是一本读不完的书。如何与大自然相处,是一门人类要世代学习的课程。而亲近大自然,是体悟大自然永恒的最佳方式。就像这油菜花的明黄,该用怎样的调色盘去调,才能调和得出呢?不沉浸在这片花海之中,是无法百分百感受到真正的色彩,不需调和的、纯粹的自然。

油菜花坦然地与春风嬉戏,与游人对视,大大方方地打招呼,摇头晃脑,丝毫没有架子。与漫山的油菜花形成对比的,是有着高墙的徽派建筑。在花田间的徽派建筑,是矜持的,给人悬念的。

在江岭景区旁的晓起景区的徽派建筑,你可以看到这里的历史,看那古建筑的墙上斑驳的灰黑色,就可以知道。他像一位饱读诗书的、阅尽千帆、历尽沧桑的文人,轻拈略显花白的须发。

走近他,你会发现,他留给行人的路,窄窄的。他小心地用高墙设防。庭院深深,里面有过几多春秋,有阖家欢乐的欢声笑语,有四世同堂的天伦之乐,有闺中女子思念良人的声声叹息。这里可以让你想象,让那些诗词歌赋在你踏在青石板上的每一步里,凝视墙上灰色的斑驳印记的每一眼中,在记忆中翻腾,仿佛此刻也能够体悟到诗人做诗时的心境,看见诗人吟咏着诗句,从身边翩然走过的或洒脱,或颓然的身影。

徽派建筑的身边,有油菜花的年年盛放,相伴左右,肯定不会觉得历史那么悠长,那么冷清。而油菜花的期待呢?她们想必在期待着如织的游人那欣赏、惊艳的目光,那些记录她们短暂而喧嚣的花期的美好文字和图片,这些赋予她们存在感的真实。相逢是真实的,喜爱是真实的,回忆是真实的。

王维曾用青草年年滋长,问询友谊可否天长地久,寄托对友人的思念。我也代替这片天真烂漫的油菜花田,问一句:春花年年开,问君何时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婺源   花海   高墙   成片   油菜花   油菜   靓丽   大自然   色彩   人类   真实   建筑   浪漫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