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味山药巧搭配,健脾,补肺,固肾,或能改善5个问题

人从出生开始身体所需营养皆有口入,吃也成了人生大事,尔伴之而来的还有因此而带来的各种困扰,比如:

小儿“脾常不足”,脾胃虚弱,容易出现消化不良、积滞、腹泻等疾病;

年长后饮食多样化,热的、凉的齐撮,胃容易受不了,出现饮食损伤脾胃,脾虚;

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功能的下降,个个脏器容易虚,最常见的莫不过肾虚、脾肾两虚,出现腰腿疼痛、尿频等症状。

中医讲究天人合一,整体调理,面对这些可能发生的困扰,从整体观念入手,解决问题的思路办法也有许多,药材也比比皆是,但能适合大部分人、适用于人生各个阶段的药材确不多,山药是其中一种。

说起山药,估计都不陌生,用它保健的人应该也会有一定的群体。今天带你重新认识一下大家的“老熟人”——山药。

山药到底是什么药呢?古时候叫“薯蓣”,它是薯蓣科植物薯蓣的干燥根茎。像张锡纯的“一味薯蓣饮”、“薯蓣纳气汤”里面用的都是山药。

山药,甘,平。入肺、脾、肾经。是一味补益类的中药材,早在《神农本草经》就有记载:“味甘,温。主伤中,补虚,除寒热邪气,补中益气力,长肌肉,久服耳目聪明。”最早见于《山海经》。

中医认为,山药是平补三焦之良药,气阴双补之佳品,并有诸多效用,突出表现为5个方面:

1、健脾胃,助消化。脾胃为后天之本,脾主运化水谷,换句话来说,就是我们吃进去的食物,在胃里消化后,吸收的精微物质由脾运送到全身。吃的太多太杂,损伤了脾胃,出现消化不良,恶心呕吐,腹泻,腹痛,腹胀等症状。山药味甘归脾经,健脾益气之功显著。

2、补肺气,益肺阴。山药色白,入肺经。能够滋润血脉,而肺朝百脉,有助于肺气推动血液的运行。

3、补肾阴,生津液。山药汁液浓稠,易于肾,且归肾经。肾阴虚益生内热,热灼伤津液,身体出现一派热像,而山药有助于滋养肾阴,生津止渴。

4、益精气,固肾精。肾虚,在男子容易出现遗精,早泄,以及前列腺疾患,而山药能固摄肾精,补肾之气。

5、止带下,可调经。无论是脾虚还是肾虚,在女子均可出现带下病,而山药不仅补脾还补肾,因此可谓治疗带下病的要药。

山药作为一个药食同源类药物,它的作用其实还远不止此。《药性论》:补五劳七伤,去冷风,止腰痛,镇心神,补心气不足,患人体虚羸,加而用之。在不短的探索中,山药经常与这些药物配伍使用,不仅药力提升,而且治疗范围扩大不少:

1、山药配伍白术、茯苓等药物,如参苓白术颗粒,健脾益气,盛湿止泻,治疗脾虚泄泻,食欲不振

2、配伍麦冬、五味子等药物,补益肺肾,止咳平喘,治疗肺虚咳喘,久咳不止

3、配伍熟地黄,山茱萸,菟丝子等药物,补益肾气,固精止遗,治疗肾虚不固之遗精

4、配伍花粉,生地,黄芪等药物,益气养阴,生津止渴,可治疗糖尿病引起的多饮,多食,多尿

5、配伍熟地黄,五味子等药物,补益肾气,固精止带,治疗带下清晰,量多

6、与西药胃蛋白酶同用,还有用于脾胃虚弱,感觉胃脘部壅滞不通,同用可增加山药的补益之功。

山药作为一个药食同源的药物,是可以常服多服的,但是最好是用生山药,切不可用炒过的,因山药蛋白质含量丰富,也正是此才发挥作用,而炒过之后,蛋白质焦枯,作用发挥不出来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山药   咳喘   薯蓣   熟地黄   生津止渴   白术   补益   脾胃   药物   带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