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始料未及!中国“双芯片架构”反击来了,外媒:中国人不买了


本文原创,请勿抄袭和搬运,违者必究

美国在各个方面对中国半导体出手,限制中国采购国外先进技术产品。而且联合日本,荷兰达成协议,根据日本方面传来的消息,已经打算对23类尖端芯片技术限制出口了,荷兰也会在夏季实施DUV光刻机管制措施。

让美国始料未及的是,中国“双芯片架构”反击来了,从底层技术做起,开辟两条国产芯片发展道路。

美国的芯片限制涵盖了半导体产业的方方面面,想要绕开美国技术限制的话,还得靠自主研发。但美国作为半导体的起源地,如果从上层应用入手,涉及到的专利技术几乎都和美国有关。

因此只能从源头做起,在芯片设计领域把握EDA工业软件,架构技术等等。华为已经宣布攻克了14nm及以上的EDA工业软件,今年会完成全面验证。EDA有了,架构技术呢?关于这一点,中国“双芯片架构”反击来了,龙芯中科和阿里巴巴出手了。

首先来看龙芯LoongArch架构。

3月27日,龙芯中科发布了《龙芯生态白皮书(2022 年)》,对外介绍了龙芯芯片以及LoongArch生态发展成果,并对未来发布的龙芯芯片进行分析。在白皮书中龙芯中科分别介绍了未来发布的桌面CPU和服务器芯片,其中桌面CPU的龙芯3A6000正属于研发阶段,性能设计比上一代的3A5000增长了40%到60%,可对标AMD Zen2,硅面积减少20%。

服务器CPU的3D6000,则进一步提高核心,访存带宽。

这些CPU芯片都是基于LoongArch架构打造的CPU,龙芯中科对LoongArch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秉持“将自主进行到底”的理念,势必打造国产信息技术体系。

要知道,龙芯中科是国内目前唯一自研通用CPU的厂商,其它的国产CPU品牌几乎采用了英特尔X86架构,如果英特尔停止授权,那么龙芯中科的LoongArch会是很好的替代指令集。

当然,仅凭龙芯中科自研LoongArch架构是不够的,还需要国产厂商们参与生态的建设,让LoongArch架构芯片能够搭载适配更多的软硬件平台,为夯实国产信息技术体系提供保障。

其次再看阿里的RISC-V架构。

了解RISC-V的人都知道,这个架构项目起源于美国。虽然和美国有一定的关系,但RISC-V架构是完全免费,开源的,即便是美国也无法阻止中国厂商参与RISC-V布局。

更何况RISC-V大部分的高级会员都是中国企业,已经有人将RISC-V视为中国阵营的架构了。

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也说过,RISC-V是国产芯片的机遇,国产厂商可以适当聚焦布局。

对此,阿里巴巴深入开发RISC-V架构技术,截至目前已经开发出8款RISC-V处理器,并发布全球首个高性能RISC-V芯片开发平台无剑600,深度参与RISC-V的国际标准的设定。

在国内,阿里巴巴对RISC-V的研发投入是最深入的,在阿里的支持下,国产厂商可持续参与RISC-V生态的建设,构建属于自己的架构产品。

美国英特尔,高通等公司也在押注RISC-V,由于ARM架构站在了美国一边,遵守美国规则不允许给中企授权最先进的架构技术,这将影响国产厂商的芯片设计业务。但有了RISC-V的支持后,ARM是否开放授权已没有那么重要了。

而且阿里基于RISC-V完成主流操作系统的适配,不管是安卓还是Linux,以及统信UOS,均能运行RISC-V架构的硬件产品,为国产厂商照亮前方的道路。

中国开始走“双芯片架构”路线,龙芯中科自研的LoongArch,以及阿里巴巴深入布局的RISC-V。

美国具有很强的芯片设计优势,垄断全球的EDA工业软件均出自美国企业,不过在架构层面,除了英特尔掌握X86之外,移动终端架构巨头ARM并非是美国公司。

就算ARM听美国的话,中国厂商正在大力布局的RISC-V已具备替代ARM的条件,若ARM坚持和美国走在一起,RISC-V打破ARM垄断是迟早的事。

美国始料未及,中国有两大自主可控的架构技术在手,便有望实现从根打破。美国现在不卖芯片给中国,将来再想卖就难了。

也有外媒表示:中国人不买了。去年中国减少了970亿颗芯片进口,同比下滑15%。减少进口的同时,中国正加大自主成熟芯片的制造。配合双芯片架构的反击,对美国技术的依赖或将成为过去式。

同意的请点赞,欢迎转发,留言和分享。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2

标签:美国   中国   架构   芯片   英特尔   始料未及   阿里巴巴   阿里   布局   厂商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