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施琅:康熙为何要否决他提出进攻日本的计划?


中国有着5000多年的冗长历史,所以在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我们都是一大强国,唐朝盛世更是为中国在它的的历史上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可惜等到了18世纪后期,西方进行了工业革命,我们实打实的慢慢落后于西方,其实,中国的近代是备受屈辱的。

除了法西斯,让中国近代备受屈辱的主要还是日本。

施琅收复台湾

清军入关了以后,实力庞大,成功的取代了明朝成为了统治者。清圣祖康熙爱新觉罗·玄烨,清朝的第四位皇帝,8岁登基,14岁亲政。

康熙继位后,干了生擒鳌拜、平定三藩的事情以后,首要的任务那就是收复台湾了。1681年,平定了三藩以后,康熙正式开始计划进攻台湾。

但是主要的问题就是清朝官兵的水上战斗力太弱,康熙一直没有计划好该由谁带领着收复台湾。

这时,李光地站出来举荐福建水师提督施琅,计划让其带兵一举收复台湾,康熙同意后,令施琅做准备。次年,康熙帝将一切安排妥当后,决定彻底收复台湾,由施琅带领,姚启圣陪同。

施琅和姚启圣接收到了康熙的圣旨了以后,经过一番准备,于1683年6月正式开始了旅途,他们先后经历了多次作战,最终在澎湖海战击败了台湾水师,乘胜追击了一番,最后成功的打赢了这场战争,彻底收复了台湾。

施琅这个人也是很厉害的,他在收复了台湾后,并没有就这么结束,反而向康熙请奏,可以在台湾驻扎军队,设立政府,对台湾进行一定的管理。

康熙同意了他的请求,没经过几个月的时间,施琅的主张就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台湾省也得到了一定有效的发展。

但是施琅也不是个消停的人,在台湾刚稳定下来不久,就再次给康熙帝上书,希望能借着士兵们打了胜仗的气势一举再将日本夺下,防止在日本附近的沿海地区会老被日寇侵扰。

日本这个国家,太不消停了,在明朝时期就经常频繁的侵扰中国的沿海地区,也算是一个心头大患。

随着明朝国力的不断衰弱,日本更是渐渐地萌生出了更大的野心,频繁挑事儿想要彻底的取代明朝成为“大东亚的主人”,每年都强求周边国家向其朝贡。

康熙帝在收到了施琅上的书后,犹豫了许久,毕竟施琅现在可是战功赫赫的大功臣,他的建议,还是应该听取。但是最终,在经历了好大一番挣扎的康熙还是否决了施琅的建议。

把眼光放长远来看,如果当初康熙应允了施琅的建议,那么几百年后的甲午战争,以至于后来让中国人民饱受磨难的抗日战争也不会发生,也不会有那么多的各种条约,中华民族更会早几年繁荣富强。

其实也不全是因为大清朝的原因,还有一些算是施琅个人的小心思。

施琅的小心思

施琅最开始呢是郑成功的部下,后来投降于清朝。在康熙想要收复台湾的时候,施琅因为自己擅于水上作战,得以被康熙重用,并且率领清军部队击败了台湾的统治势力。

施琅利用了台湾事件可谓是在康熙面前出尽了风头,那么收复台湾事件过后,施琅肯定会害怕在康熙面前失去了利用价值,所以,施琅才会在第一时间对康熙提出这个建议。

上文说到,日本是个小岛,如果想要攻打的话,必然要将清朝水军的实力苦苦训练,而放眼当时,只有施琅能做到。

但是能不能攻打下日本,施琅也没有准,康熙帝自然也知道施琅心里揣着什么小心思,所以思虑再三,没有百分百把握的情况下,虽然康熙多次提到了:“倭子国,最是反复无常之国。”

但综合下来,康熙还是最终否定了攻打日本的计划。

康熙没有准奏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 大清的水军战斗力不是很行 2、准噶尔多次进犯3、大清王朝没有钱4、日本没有想象的那么弱。

这些或许就是康熙否认施琅的原因了。让我们往下看。

大清的水军战斗力不是很行

从两国的实力来讲,清朝当时的实力比当年的日本大很多,而且清朝还有施琅这样擅长海战的首领,其实如果真正开战,清朝还真不一定输。

康熙根本没有想过小小日本会在未来给中华大地带来这么大的灾难。当时康熙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准噶尔上,刚刚收复台湾,康熙对比准噶尔和日本肯定准噶尔威胁更大。

所以收复了台湾的下一个目标就是收复准噶尔,而日本和准噶尔在当时相比之下,并不造成什么实质性的威胁,所以,这就是玄烨没有准奏的原因。

八旗骑兵的战斗力是强的,但是奈何人数太少了,胜算也小,之前依赖的都是耿精忠、吴三桂、尚可喜等人,但是后来,清朝安定下来以后,鲜少打仗,大部分士兵,贪图享乐、训练松懈,战斗力大大的下降,胜算较小。

而且日本是个岛国,远征日本,不仅需要水军,到了日本陆地,还需要陆战,施琅厉害的是水上作战,他再厉害,陆战他也是没有什么胜算的。

清军的各种骑兵在日本相当于废兵,在日本打仗的难度比准噶尔难了不止一点点,康熙自知自己没有金刚钻,那就干脆不揽这个瓷器活儿了。

准噶尔多次进犯

准噶尔多次挑衅,虽然准噶尔只有几十万人口,跟大清王朝的一亿多人口相比下来自然是自不量力。

准噶尔从康熙九年开始挑衅作乱,一直到康熙二十九年才休战一段时间,又过了七年,康熙三十六年,大清再次踏上了征讨准噶尔的路,准噶尔自知已经油尽灯枯,将领服毒自尽。

而且这次准噶尔倒台也不完全是因为大清厉害,主要还是自己的侄子叛乱了,后院起火,才把准噶尔彻底的逼到了绝路上。

在此之前,康熙帝三次亲征准噶尔,才彻彻底底的清除掉了这个祸患。当准噶尔将领自裁消息传了出来,康熙帝立马对着黄河大堤下跪,感谢上苍,准噶尔这个难啃的石头总算啃完了。

一直到1757年,康熙的孙子乾隆才出兵彻底灭了准噶尔。所以,对于康熙来说,灭了准噶尔的任务比灭了日本重多了。

大清王朝没有钱

康熙登基了以后,他可谓是骁勇善战啊,可以说他不是在打仗就是在打仗的路上。先用了九年多的时间,平定三藩,然后又用了20多年的时间,平定了准噶尔。

康熙干的这些事儿,他就是行走的烧钱机,那么多年下来,康熙没怎么挥霍,就已经消耗的空了,国库空虚,一点儿银子都没有,还打什么仗啊。

日本没有想象的那么弱

在康熙时期的日本虽然没有那么强悍,处于闭关锁国的状态,但是到了乾隆年间,经济繁荣、社会也很稳定、国家的事业实力更是十分雄厚,通过第二次工业革命真正的发展了起来。

所以在前期,属实是很落后,而且这个国家是个小岛,土地贫瘠,资源十分匮乏,发展的空间可谓是十分有限。

康熙否认也和元代有失败的经验有关系,蒙古人将领第一次东征出兵,就是很有名的永安战役。

而这场战役的的起因是因为元朝蒙古人将自己与日本比喻成了父子关系,导致日本人气急败坏,蒙古人对日本的马岛率先攻击,但是那个岛的驻兵非常的少,蒙古人自然就大获全胜。

日本将这次事件记在了心里,到了1266年,竟然直接杀害了元朝的使节,忽必烈听了后大怒,出兵日本,历史上史称弘安战役。这么一场战役,导致去的十万元军,最后直接剩下了三个人生还。

自此以后,元朝再也没有敢进攻日本了。

所以康熙不进攻日本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他也深知元军的军力到底多厉害,但最终还是败在了日本的国力下。并且清军最为引以为傲的便是铁骑,日本的岛上作战,并不能发挥很好的作用。

而且就算是攻打了下来,镇守住也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台湾与日本非常相似,在施琅提出进攻日本前的台湾,在攻了下来以后就争议非常大,即便清朝成功的占领了日本,派兵驻守也是一个大问题,以清朝的兵力,早晚有一天,也会脱离管控,一切前功尽弃。

综上所述,不攻打日本康熙确实是明智的,而且,施琅和康熙在这方面确实是站在两个方面讲这个问题。

康熙是看大方面,而施琅确实是格局小了,康熙是一代君主,稳固朝局,名垂青史是自己的目的,而施琅只是带兵的将军,他想的也确实是短暂的建功立业,两人都没错,但是只能说,康熙帝的大局观是十分聪明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准噶尔   日本   康熙   明朝   王朝   水军   作战   台湾   清朝   战斗力   计划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