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集市(束鹿县)抗战故事(39)全县190多个村庄安据点岗楼51个

第三十九回

郝书记镇静撑危局、贾队长秘密出奇兵

在残酷的五一“扫荡”中,束冀县是受损失最严重的一个县。县大队长阵亡,县长跳跑,县主要领导少了两个,7个区中有5个区的主要领导干部牺牲。县、区、村三级政权全被冲垮,解放区一下子变成了敌占区。“扫荡”后,全县190多个村庄中,安上据点岗楼的村就有51个。敌人还以南智丘为中心,修上了四通八达的公路。一时间,敌伪到处横行,抗日工作人员几乎无立足之地。同志们有的暂时躲到滏阳河南,有的转移到衡水、冀县、深县的交界地带。在这蛇蝎横行、虎狼当道,抗日民举步维艰的情况下,束冀县的同志们没有被吓倒,他们面对敌人的碉林、路网、封锁沟,迎着敌人的刀光剑影、枪林弹雨,又开始战斗了。


1942年6月的一天,敌人的大“扫荡”刚过不久,县委书记郝化村在漫河头村召开县委会议。县委组织部长张志学、宣传部长周佩之出席了会议,公安局长李明也列席参加。会议研究了反“扫荡”、反“清剿”的问题,明确了下一步的具体工作:县委领导要千方百计分头寻找区、村领导干部,帮助同志们稳定情绪;取隐蔽措施,继续领导反“扫荡”、反“清剿”的斗争;告诉大家,共产党还在,我们的军队还在,要挺直腰杆,坚持斗争,渡过难关。

会后,几位领导干部分头活动。在到处是敌人的情况下,他们夜行昼伏、风餐露宿,绕林,过路网,穿过层层封锁线,找到各区没有牺牲的同志,鼓励大家振作起来,继续坚持斗争,嘱咐同志们要有自己的堡垒户,并协商建立了秘密交通联络站。和区干部取得联系后,郝化村又步行到衡水地界找到了地委的领导,汇报了五一“扫荡”中的损失,并提出了让地委领导派县长和大队长的要求。地委领导立即答复,派了两名领导同志,来到束县。


这两位领导,一位是原来束鹿县政府的行政科长孙凤岚,现已提升为冀中六专署粮食科长。在这关键时刻又调回束冀县担任县长,这时他已化名为刘志军;另一位名叫贾耕,当时年方23岁,是河北省清苑县人,中学毕业后正赶上七七事变,于是投笔从戎,参加了八路军,曾在冀中警备旅司令部任作战参谋。在指挥作战中,他多谋善断,胆略过人,是个智勇兼备的优秀指挥员。为了开展反“扫荡”斗争,调来束冀县任县大队长。这两位同志肩负领导的重托,受命于危难之际,于1942年6月下旬来到了束冀县。

他们一到任就投入紧张而又繁重的工作中。7月上旬,他俩和郝化村、周佩之等同志一起参加了六地委召开的衡水会议。会后,县委立即研究落实措施。他们首先抓了政权和军事的恢复与建设。在政权建设中,调整补充了因牺牲和离职而缺额的县、区干部;在军事建设中,县委明确指定周佩之协助贾耕抓武装。周佩之在旧部队当过兵,懂军事,对本县的情况熟悉。他和贾耕首先把原来的县大队人员召集到一块儿,又把区小队保留下的骨干分子也吸收进来,还补充了一些村干部,如武委会主任、青救会主任、抗日村长等同志,这些人思想觉悟高,政治素质好。所以,经过重建的县大队人员虽然少了,但队伍更纯洁了。

县大队重建以后,开始只有两个小队,到1943年增至4个小队。小队长分别为刘文尉、耿豆包、魏增祥、宋志仁、穆文元、朱虎子、傅根深等人。后来宋志仁升为大队参谋,又调来梁春光任特派员,宋健任副政委,赵震中任总支书记,队伍逐步扩大。


贾耕担任大队长之后,很注意对战略战术的研究,他善于掌握规律,总结经验。大队刚恢复建成后,开始只在衡水、冀县、深县三县交界地带活动。到了7月中旬,分区四十四区队来到这里。

为了深入敌后,了解敌情,摸索出一套在据点、岗楼林立的环境中部队活动的方法,贾耕、周佩之和四四区队政委王海亭率队北上,来到漫河头村。当天下午,南智丘据点的黑川中队长带领日军80人、伪军200人,经耿虔寺直扑向漫河头。王海和立即指挥部队两路迎敌。战斗中,敌军的火力特别猛烈,县大队战士伤亡数人,连夜转移到汉口村。第二天,南智丘的敌人又来包围汉口村,县大队趁其包围圈尚未形成之时,即夺路越过县界沟,奔向冀县地面。南智丘之敌如此猖狂,战士们无不愤慨,贾耕和周佩之研究决定,要寻找战机,打击其傲气。

在夏末秋初的一天,战士们正在树林中隐蔽,忽然侦察员前来报告:“今有南智丘的特务20多人,驻在木店村一家四合院内。贾耕闻报,立即率队前往,将敌人包围起来。战士们一面攻村,一面劝降。这些特务多是原来冀县小队投敌的,经过喊话教育,全部缴枪投降。

又过了些天,束冀县大队转移到大营村。日军黑川中队长手下一个姓王的翻译带领特务队窜入大营。贾耕立即下令,给敌以突然袭击,打得敌人逃回据点。

还有一次,在雷家庄打伏击,虽然取得胜利,但在追击敌人时,新调来的副政委刘奋却中弹牺牲。


这几次小战斗,敌我双方各有胜负。当时,敌人的力量非常强大,县大队的处境还相当困难。战士们着急地说:“照这样打下去,再有一年,连南智丘也过不了。什么时候才能恢复原来的冀县?”还有的说:“在这偏僻的县界上,敌人都封锁得这么严密他们占领的中心地区就更不好进入了。”谁知就在这时,贾耕却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他对周佩之说:“敌人在新占领区建了这么多据点、岗楼,他们的老占领区势必空虚。我们何不冒险深入其腹心地区,打他个冷不防。”周佩之听罢,点头表示同意。于是,县大队决计提兵北上。

贾队长在战略上表现出惊人的胆识,在具体的战术上,他非常谨慎。在出发之前,他对驻防、行军、侦察,作战等方面做了具体部署。他说,“此番引军北上,深入敌人腹心地区,必须严格保密,高度警惕,绝对服从命令,行军时要求脚步轻,动静小,低声传口令,不许吸烟,咳嗽用手捂着嘴。进村时只用脚尖着地,必要时可以向相反的方向走一段以迷惑敌人,还可在身后拉上树枝消除脚印,使敌人摸不清我们的去向,时刻保待敌在明处、我在暗处的状态。

有利于我则击之、不利于我则走之,主动权要掌握在我们手里。驻防时,要注意三项选择;一是选择偏角落、村边便于出入的地方;二是选择高房大院,大院房子多,一家就能住下,便于保密,一旦被敌包围,可以固守,待机突围。同时,高房大院多属于地主富户,便于解决吃粮问题,而且不少地主在村中担任伪职,他们害怕在家中打仗,会想办法把敌人支应走;三是在保密有充分把握的条件下,也可选择离岗楼近的地方,因为越离他们近,他们越不怀疑。总之,无论在哪里住下后,都要严格封锁消息,大门后边和房上一定要设岗。对串门的人,一律准进不准出,队伍离开时才放行。

到村里联系工作或要粮食,一般要安排在下午。在情况紧急时或去新的地方,要准备下熟食,以防做饭烟囱冒烟暴露目标。”说到这里,他对侦察人员也提出了要求,他说,“要想战胜敌人,必须指挥无误。要想指挥无误,必须判断准确。要想判断准确,必须情况明。要想情况明,就得靠侦察员的周密调查、艰苦工作。


要想掌握敌人的机密,有时还要化装侦察。”他强调指出,“要想当一名合格的侦察员,就必须学会孙悟空七十二变的本领,有时变为农民,有时变为商人,甚至有时还要变为敌人,打入敌巢中去探听消息。”为了工作方便,县大队还吸收了两名十四、五岁的侦察员。这两名小侦察员,一个是耿家庄的耿根善,一个是西刘家庄的王小娃子。他们装作小孩玩耍,可以接近敌人,起到大人起不到的作用。在作战方法上,他讲了伏击战、村落战、遭遇战、突围战、挑帘战以及化装奇袭战等多种战术。在作战时间上,他以为尽量利用下午或晚上的时间,速战速决,灵活机动地消灭敌人。他要求战士们一定要服从指挥听号令,做到不动如山岳,动则如猛虎,把钢用在刀刃上。


贾耕布置停当,县委书记郝化村和县长刘志军(即孙凤岚)特地赶来给同志们发了新冬装。这冬装是敌工部通过敌工人员搞到的,表是黑色平纹细布,里子是条纹花布,中间夹着柔软雪白的棉絮,这在当时的大灾之年是不容易搞到的。每人一件棉袄、一条棉裤、一领长袍、一块包头巾。战士们披挂整齐,带上武器,准备出发。临行前,郝化村嘱咐贾耕和周佩之道:“深入敌区,更要注意分析敌情,县委已任命王玉同志抓敌工工作,他常跑敌区,你们可与他联系。”孙凤岚则当众讲话,鼓励大家此去敌区要奋勇杀敌,为牺牲的烈士们报仇,为五一“扫荡”中被惨杀的父老乡亲雪恨,愿他们早日胜利归来。战士们听后,将领导的教诲记在心里,肩负着人民的期望,在贾耕队长的带领下,立即向北挺进。

本回完

辛集老兵视线整理

2023.4.1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据点   辛集市   敌区   衡水   岗楼   侦察员   地委   县委   全县   同志们   村庄   大队   敌人   领导   故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