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凤至是有多美?老照片解开真实容貌,难怪张学良痴恋不已

一提起民国时期的美人,大部分人的脑海中第一时间浮现的,可能是那些网上流传甚广的“清朝后妃图”。

的确,单从这些老照片来看,连这些所谓的“后宫佳丽”都如此差强人意,更不用说那些平常女子了。

不过,近来网络上流传的一组民国女子照片,却打破了这一固有观念。

据考证,这位图片上的女子名为于凤至,正是被人尊称为“东北王”的张学良的结发妻子。

传说这位美人倾国倾城,引得张学良非她不娶,这一说法是否属实?

出身名门的闺秀

在谈及张学良和于凤至的婚姻时,为了强调张学良的身份尊贵,后人往往会将于凤至的身份淡化。

甚至在某些道听途说的小报,还将于凤至描述为一个“家境贫寒但是容貌甚美”的贫民女子,张学良娶她为妻完全是因为她生得花容月貌。

这一说法实在是失之偏颇。

从流传下来的老照片中可见一斑,于凤至确实是一位名副其实的美人,但绝非寒门小户出身。

恰恰相反,于凤至的家境与张学良不相上下。其父于文斗是吉林省首屈一指的富豪,家中良田无数,其名下的门面和商铺更是数不胜数。

身为于文斗的长女,于凤至自小便是父亲的掌上明珠,绫罗绸缎、稀世珍宝,只要是女儿想要的东西,于文斗都会竭尽全力地满足女儿的要求。

而且,不同于思想保守的世家大族,于文斗是一位相当开明的父亲。

当时的中国虽然已经开始提倡“解放女性”这一观念,但是大部分人家的女儿依旧过着“相夫教子”的传统生活,秉持着“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保守理念。

而于文斗则恰恰相反,或许是因为身处民风彪悍的东北,他认为女人同样可以读书识字。那些男人可以完成的事,自己的女儿为何做不到?

因此,于凤至从小便随着老师饱读诗书,是一位精通文墨、闻名遐迩的才女。

在于凤至十三岁那年,她还凭借着优异的成绩考入奉天女子师范学校。

身为父亲的于文斗甚至比于凤至还要兴奋,接连几天大摆筵席来庆祝女儿的入学。

也正是在父亲的大力支持下,于凤至才能继续学业,成长为一名与众不同、聪明伶俐的奇女子,这也为她与张学良的姻缘埋下了伏笔。

新婚燕尔的夫妻

起初,包括张学良在内的大部分人其实都不看好这段婚姻。

因为这段婚姻纯属于两人父亲的私自安排。张学良甚至还未过问,便被父亲稀里糊涂地订下了终身,从此与一位素未谋面的女子结为夫妇。

接受过西式教育的张学良,哪里能忍受这种封建包办婚姻。这位十五岁的少年虽说极力抗争,然而父亲张作霖已经下定决心结成这门婚事,张学良也只能乖乖就范。

在结婚当晚,张学良心情忐忑地看着眼前这位身着喜服,头戴盖头的女子。他对于于凤至的了解只有对方是于文斗的女儿,以及比自己大了整整3岁。

不过在挑起于凤至的盖头以后,张学良心中的不安顿时烟消云散。

只见这位美人生得杏眼桃腮、婀娜娉婷,是一位不折不扣的绝代佳人。

或许是出于对美人的怜惜,张学良在新婚之时,虽说因为父亲的原因与于凤至心存芥蒂,不过两人依旧保持着相敬如宾的夫妻生活。

不久后两人便育有三儿一女。虽说不是如胶似漆,但也绝非秦越肥瘠。

患难与共的夫妻

于凤至本以为自己与张学良,会一辈子过着这样平淡如水的夫妻生活,不过在1929年发生的一件大事,使得夫妻二人的感情迅速升温。

1929年5月27日,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中东铁路事件”就此爆发。

当地的人民因为不满沙俄企图侵占我国的铁路和领地,而引起大规模反抗活动,身为东北话事人之一的张学良,也为此事忙得焦头烂额。

就在最为危急的时刻,一个意想不到的人挺身而出,协助张学良成功地化解了此次危机。

她就是张学良的妻子——于凤至。

在张学良努力平息这次混乱时,于凤至反而只身前往前线,安抚那些抗击侵略者的群众以及他们的家属,向他们提供充足的食物和补给品。

于凤至还耐心地向他们解释,并非张学良不想出兵抗击沙俄侵略者,实在是因为南京那边压力过大,不能为东北这边提供充足的援助,这才选择“和谈”这一无可奈何的方式。

于凤至的所作所为,也让原本对张学良感到失望的群众重新振作,原本的反抗活动也逐渐平息下去,这一突发事件也以谈判的方式落下帷幕。

在得知妻子为了自己的事业劳神费力、辛苦奔波后,张学良这才意识到自己对这位妻子了解甚少,也笃实小看了她。

他本以为于凤至与其他传统女子别无二致,只会在家中相夫教子,除了依靠男人别无生存能力。

可是他却在于凤至身上看,到了不输给男子的勇气与魄力。在狼烟四起的战场上,这位看似柔弱无助的女子,愿意只身前往,成功地化解了军民之间的冲突。

而且她还能够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化解危机,用自己的善良和体贴感化众人,重新赢回民心。这一点也让张学良深为敬佩。

也正是因为此次事件的爆发,使得张学良与于凤至的距离开始慢慢拉近。

张学良开始主动接触于凤至,想要进一步了解这个看似柔弱、实则坚毅的女人。

两人很快从原先那对话不投机半句多的表面夫妻,一跃而上成为关系亲密的一对佳偶。

然而,随着西安事变的爆发,为了保护妻子免受战争的侵害,也是为了不连累到家人,张学良不顾于凤至的反对,强行将其送往美国避难。

他还向其许下承诺:“我们必定会再次重逢。”

可是谁也没有料到,这一别,便是今生今世不再相见。

提起张学良和于凤至的爱情,总有人认为两人之间只是纯粹的包办婚姻,张学良的真爱是后来的“赵四小姐”。

其实这一说法过于片面。张学良对于于凤至确实含有真情。

而且这份感情中不仅包含着对于妻子的喜爱,同样也怀有对于凤至这位冰雪聪明的奇女子,深深的钦佩和敬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2

标签:沙俄   相夫教子   盖头   容貌   妻子   父亲   女儿   美人   夫妻   婚姻   女子   真实   张学良   于凤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