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看见两头牛打架,让曹植作诗,诗中不能出现牛,结果流传千古

在中国历史上,皇位的继承是每个朝代的大事,围绕着立嗣之争上演了一幕幕骨肉相残、腥风血雨的故事,三国时期的曹丕和曹植这对兄弟之间,同样发生了扣人心弦的继承人位置之争。

曹操的继承人之位

曹操晚年之时,已经一统北方,挟天子以令诸侯,虽然还没有走出篡汉的最后一步,但实际所掌握的权柄和地位,已经不下于皇帝了,称得上是虽无帝皇之名,但已有帝皇之实了,他的继承人问题,跟历朝历代的皇位继嗣没有什么不同。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为丞相执掌国政,实际地位已经接近帝皇,此时的他作为北方军事势力的首领,权力已经不是来自汉朝皇室的任命,而是自己掌控,他的接班人,自然也只能是他的子嗣。

到了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曹操逼迫汉献帝封自己为魏公,从封建法理上来说,此时开始,曹操有权正式立魏王太子作为接班人了。

在曹操的众多子嗣中,有资格作为曹操继承人的,先后有曹昂、曹冲、曹丕、曹植这四个儿子。

本来曹操的继承人应当是没有疑问的,曹操的正室刘夫人有嫡长子曹昂,按照封建时代“立嫡以长”的传统,曹昂的地位无人可以质疑。

曹昂很早就跟随曹操在军中历练,展示出了一定的政治和军事才能,是曹操着力培养的接班人,但可惜的是,这位嫡子却早年命丧战场。

在建安二年曹操征讨张绣的过程中,张绣降而复叛让曹操陷入了危机,曹昂挺身而出,献马救了曹操,但自己却不幸战死。

曹昂死后,曹操相中的第二个接班人,是和环夫人所生曹冲,曹冲自小聪慧贤能,幼年时就有成人的智慧,而且为人仁爱谦虚,曹操对这个孩子十分中意,数次曾对身边的臣子表露出以后传位给曹冲的意向。

但同样可惜的是,就在曹操走向权力巅峰的建安十三年,曹冲因病夭亡,年仅十三岁,曹冲的死对曹操打击很大,他在感慨曹冲之死时,曾对曹丕直言:“此我之不幸,而汝曹之幸也。”

对曹操来说,曹冲的死是很大的不幸,但对曹丕来说,却因此有了争位的机会,所以曹冲的死对曹丕来说反而是幸运,由此可见曹冲在曹操心中的地位。

在曹昂和曹冲相继死去后,最有希望成为曹操继承人的,就属同为卞夫人所生的曹丕和曹植兄弟了。

而曹操此时,对于继位者的选择,有着明显考察和培养的意图,希望能够做到唯才是举,这让曹丕和曹植两兄弟都看到了机会,他们围绕魏王太子的宝位,开始了一番明争暗斗。

曹丕和曹植两人各有优势,在曹操此时的存活的子嗣中,曹不年龄最长,这在“立嫡以长”的封建时代,是很大的优势。

因此曹操手下有一批重视封建礼教的大臣,一直支持由曹丕继位,曹丕本人的才能也很出众,他八岁能文,博览诸子百家的学说,又能骑善射,喜好击剑,称得上是文武双全。

至于曹植,则以文采著称,他才思敏捷,下笔如有神助,能做一手锦绣文章,曹操因此对他格外看中,有一段时间常让曹植跟随在身边,每当有疑难问题时,都会拿来考较一下曹植,而曹植每次都能应声而对,说出一番十分有道理的见解。

曹操因此对曹植更为宠爱,还曾夸奖曹植是众多儿子中最能定大事的人,曹植也由此成为了魏王太子之位的有力竞争者。

曹丕和曹植虽为同父同母的两兄弟,但两人在性格上的差异很大,曹丕深沉而有城府,反省而有节制,曹植则任性纵情,不喜欢掩饰自己的喜好,这种性格差异体现在两人的争位过程中,直接影响到了曹操的选择。

曹丕和曹植之争

曹植博闻强识,文韬武略,在曹操的众多儿子中无人能及,他能言善辩,无人可以质疑他的能力。

有一次,他和当时的名士座谈时,曾品评自古以来圣人名臣烈士之间的优劣,又谈论起古今文章辞赋和为官政务事项,还谈及用武行兵的奥妙,高谈阔论,滔滔不绝,让在座的人都听得如痴如醉,佩服不已,席后,众人都感叹曹植的才华,称赞他为“天人”。

曹操对曹植的才华十分认可,在建安十九年曹操东征孙权时,他让年满二十三岁的曹植留守邺城,给他锻炼成长的机会,曹操勉励当时的曹植说,自己二十三岁时担任了屯邱令,现在你也二十三岁了,也要有所作为。

虽然才华出众,但曹植的性格却有着致命伤,他生性自由,处事随意,酷爱饮酒,不注意自我形象的塑造,行事又十分任性,史书上也记载他 “不自雕励,饮酒不节”。

为此,曹操曾先后指派邢禺和司马孚来曹植身边指导帮助他,希望帮助改正他性格上的弱点。曹植因“特见宠爱”于曹操,曹操曾先后选拔邢禺和司马孚来扣任曹相的丞后或文学掾,但曹植觉得邢禺时常要教导他注意言行举止,司马孚则常常劝谏自己,都不合自己的心意,辞谢了这两人,浪费了曹操的一番苦心。

在这之后,曹植生性自由,不拘小节的一面多次惹来了麻烦,在建安二十二年时,曹植公然违反宫禁私开司马门,使曹操十分恼火,之后曹植更是纵容妻子犯下了车子和衣服违反尊卑规制的错误,更是让曹操火上加油。

此外,曹植性格张扬,喜怒易形于色,在与人日常相处时,常常公开贵宠自己喜爱的人、疏远自己不喜欢的人,有恃才傲物和礼贤不足的缺点,这样使得他身边的支持者远不如他的哥哥曹丕。

比如曹植敬而远之的邢禺和司马孚两人,转到曹丕门下后,很快得到了曹丕的重用,这两人也成为了曹不的拥护者和支持者,壮大了曹丕集团的政治势力。

曹丕在文学才能上不如曹丕,但他深沉厚重,比曹植更有城府,尤其是在处理人际关系上,他能做到礼贤下士,笼络大多数人为自己所用,在他身边,逐渐形成了一个以贾诩、崔琰、毛玠、程昱、邢颙、桓阶、卫臻、吴质等曹魏名臣组成的政治团体。

因此,曹丕虽然没有曹植如此才气纵横,但在众人的出谋划策之下,很快就在几次关键时刻表现出明显比曹植更具政治智慧的地方。

比如在一次曹操出征时,在身边谋士的策划下,曹丕在曹操即将出行时,一边流泪一边下跪,让曹操感叹唏嘘不已,而曹植则刚刚献上了一篇华丽文章以壮行色,两相比较,曹丕巧妙地避开了自己文采不如曹植的劣势,以情动人,反而更得曹操的欢心。

建安十六年,河间田银、苏伯谋反,曹丕很快镇压下去并俘虏千余反叛之人,在商议怎么处理投降之人时,有人建议不用请示曹操可以直接将这些投降之人斩首,但程昱却提出了反对意见,曹植采纳了程昱的建议,先请示曹操,曹操果然宽赦了这批降人。

在这次事件中,曹丕能面对危机从容睿智,并且在处理善后工作时不独断专行,能够征求众人的意见并合理采纳,政治才华凸显,这也给他在曹操心中重重地加上了一块砝码。

在生活作风上,曹丕更是与曹植相反,他时刻节制自己的欲望,行事规矩而有礼仪,每逢随父出征,他必定早晚来曹操的营帐文安,恪尽孝道,世人均评价他“生活简朴效其父,性格内敛不张扬,行为谨慎礼贤才。”

曹丕在谋求太子之位时,十分有心计,他在曹操的后宫之中,广泛经营人脉,给曹操吹枕边风,比如在身边得宠的王昭仪,就在曹操面前为曹丕说话,如此一来,曹操在情感上也逐渐倾向于曹丕。

曹操手下的大臣之中,也大都支持曹丕,比如毛阶曾密谏曹操,认为袁绍败亡的原因就是他嫡庶不分,隐晦地建议曹操选立长子曹丕。

如此一来,曹操的选择最终也没有了悬念,建安二十二年,曹操确立曹丕为魏玉太子,这场立嗣之争落下了帷幕。

七步成诗,名垂千古

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曹操病逝,曹丕继任丞相、魏王,随后,曹丕禅位以魏代汉践祚皇位,达到了他政治权利生涯的巅峰。

篡汉代魏不受儒家正统道德标准的认同,因此曹丕在后世的名声并不好,登上帝位后,曹丕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开始消除政治隐患并打击异己。

曹丕的众多兄弟,都是他防范的对象,他下令曹氏诸王离开京城洛阳,前往各自的封地,对这些同姓兄弟的防范控制十分严密。

曹氏诸王的封地不是富饶的州郡,都是条件恶劣的荒僻小县,只分拨给极少数的老弱残兵守卫,诸王之间不准来往,更不准聚会,诸王外出游猎,也不得超过三十里。

曹丕还派出封地监国官,监视诸王的一言一行,若有人胆敢越雷池一步,就会受到曹丕的严惩,这些曹氏子孙,名为天潢贵胄,却过着囚犯一样的生活。

对于曾和他争夺太子之位的曹植,曹丕更是心狠手辣,一登上帝位,他就始诛杀曹植周围的“死党”,剪除其羽翼,让自己的弟弟成为孤家寡人。

接着他严令曹丕也要离开洛阳,前往封国临淄,曹植苦闷异常,只能借酒浇愁,还好此时他和曹植共同的母亲卞夫人看不下去,要求曹丕让弟弟留在京城洛阳。

虽然在卞夫人的介入下,曹植短暂留在了京城,但依然生活在曹丕的猜忌和打击之下,著名的七步成诗传说,应该就发生在这个时间段里。

卞夫人去世后,曹植失去了保护伞,被贬爵安乡侯,此后直到曹植去世的十余年间,他被迁封过多次,一直处于严格的防范和控制中。

关于七步成诗的故事,最早记载在南北朝时南朝宋国的文学家刘义庆所著的笔记小说集《世说新语》中。

书中记载曹丕做了皇帝以后,对才华横溢的胞弟曹植一直心怀忌恨。

有一次,他命曹植在七步之内作诗一首,如做不到就要将他处死,曹植却不等他话音落下,便应声说出六句诗: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丕听了以后“深有惭色”,不仅因为曹植的才华令曹丕自叹不如,而且由于诗中比喻兄弟本为手足,不应互相猜忌与怨恨,更令曹丕无地自容。

因为此诗限定在七步之中作成,故后人称之为《七步诗》。

在北宋李昉奉敕编的《太平广记》卷一百七十三中,则还有一个更详细的版本。

其中写道曹丕登基后,和曹植同车出游,恰好见到两头牛在墙间死斗,一头牛落败后掉到井里死去,于是曹丕下令曹植以此为题材,做一首死牛诗,但诗中不能出现牛,也不能出现井,更不能出现斗和井这两个字,偏偏要把事情描绘清楚。

曹丕限定了曹植的时间,,如果不能在走马百步中完成,就要将他处死,曹植策马而驰,提笔写道:

“两肉齐道行,头上戴横骨。行至凼士头,峍起相唐突。二敌不俱刚,一肉卧土窟。非是力不如,盛意不得泄。”

写到此处,文思如泉涌的曹植意犹未尽,又当场写下了那首煮豆燃豆箕的千古名篇。

震惊于曹植才华的曹丕,不敢逼迫过甚,再说曹植所写的诗完全符合他的要求,他也挑不出毛病来,只能就此放曹植过关。

一首斗牛诗,一首煮豆燃豆箕,都是流传千古的名篇,这两首诗,既凝聚了曹植的过人才华,也见证了一段骨肉相残的残酷往事。

参考资料:

《曹植“七步成诗”存疑》,《语文教学与研究》,2020年11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7

标签:帝皇   建安   司马   继承人   两头   太子   千古   才华   夫人   性格   身边   政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