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朝铁骨忠魂-杀掉于谦就是自毁长城

正统十四年(1449年)八月十五日,明朝五十万大军在土木堡全军覆没,正统皇帝被俘。当天夜里,败报传到宫里,皇宫震动,后妃大哭。孙太后和钱皇后打算先封锁消息,筹集金银彩缎,把皇帝赎回来。但是,消息很快传开,朝野大震,官民惊恐。

在危难的关头,稳定乱局,关键人物,首推于谦。这个于谦,何许人也?

于谦(1398一1457),浙江钱塘(今杭州)人,自幼聪颖好学,后考中进士,在正统年间任山西、河南巡抚。当时官场贿赂成风,大太监王振公然索贿。于谦坚持不和贪官同流合污,被王振捏造罪名,定为“论死”,就算是死缓吧。山西、河南的上千民众请愿,颂扬于谦的功德。王振被迫释放于谦。不久,于谦调到北京任兵部侍郎。

土木堡之战明军惨败,正统帝被俘。八月十八日,孙太后下懿旨,在午门召集百官,宣布败报,命郕王朱祁钰监国,代理皇帝的事务。孙太后和郕王让朝臣们商议对策。在一片大哭声中,翰林院侍讲徐珵(chéng,后改名有贞)说,只有尽快南迁,才能避开劫难。兵部侍郎于谦大声说:“建议南迁的人应该斩首!京师是天下根本,根本一动,大势去矣,大家都想想宋朝南迁的教训吧!”于是,孙太后和郕王朱祁钰就把战守重任交给于谦,后升于谦为兵部尚书。

八月二十日,孙太后立正统帝两岁的儿子朱见深为皇太子。这是孙太后为自己打的小算盘。她是因为有了英宗这个儿子,才取代胡皇后而成为皇后、太后的,万一正统帝回不来,郕王的母亲岂不是成为太后了?所以她立自己的亲孙子为皇太子,以保住自己皇太后的地位。

八月二十四日,郕王朱祁钰在午门处理朝政,大臣们弹劾太监王振,认为是王振误国。郕王说:“你们说的对,朝廷自有处置。”话刚说完,百官们下跪,恸哭不起,高声说:“圣驾被留,都是王振所致,殿下如不速断,怎么安慰人心!”有个叫马顺的锦衣卫指挥使是王振党羽,不断地呵斥大臣们,惹恼了大家。官员王竑(hóng)揪住马顺的头发喝道:“你们奸党,本来就罪该当诛,今天还敢如此放肆!”他越骂越气,揪住马顺就“啮其面”(咬他的脸)。其他官员也一拥而上,有的脱下马顺的靴子,捶击殴打,一直追到奉天门庭院东侧的左顺门附近,把马顺活活打死了。朝班大乱,群臣聚哭,号啕之声,震动殿堂。郕王被这阵势吓住,起身想走。王竑率领群臣紧跟着郕王不放,说:“太监毛贵、王长随,也是王振一党,请求将他们法办!”于是从门缝间揪出二人,又把这两个人打死了。王振的侄子、锦衣卫千户王山也很快被抓来。人们把他绑赴刑场,凌迟处死。史书记载这个场面说“血渍廷陛”(台阶上都是血迹)。

在这场乱局中,王振家族全部被斩。朝廷籍没王振家产,得金银六十余库,玉上百盘,高六七尺大珊瑚二十余株,其他珍玩,不计其数。

九月初一,群臣联合上奏孙太后,请立郕王朱祁钰为皇帝,孙太后无奈下懿旨批准。朱祁钰躲到郕王府,再三推辞。于谦正色说:“臣等确实是为国家担忧,不是为个人考虑。”这时,都指挥使岳谦出使瓦剌回来,得到英宗口信,说可由郕王继承帝位。

九月初六,朱祁钰正式即皇帝位,遥尊正统帝为太上皇,改明年为景泰元年。这样,明朝终于度过了正统帝突然被俘带来的严重政治危机。

这时,瓦剌首领也先正挟持太上皇骚扰宣府、大同,随时可能攻打京师。于谦作为兵部尚书,主持京师防守大计,做好战守准备。

十月,也先率军,挟持英宗,兵临北京城下。于谦身穿甲胄,身先士卒,抱着以死殉国的决心,流着眼泪鼓动将士们的士气。官兵受到感奋,勇气百倍,决心捐躯效死,以报国恩。明军在德胜门、西直门、彰义门(今广安门)先后击败瓦剌军。也先又移军京师北土城,附近居民都登上屋顶,用砖瓦投向敌人。军民合力,奋勇打拼,激战数日数夜,击退瓦剌骑兵,终于取得保卫京师的胜利。

明朝处于危难关头时,于谦以忠诚和胆魄,指挥军民取得胜利,立下大功。后来,于谦又指挥明军在万全打败瓦剌军,并加强了居庸、大同、宣府的御守。也先兵攻城不下,利用奸细也没成功,才有送还正统帝之意。


可是这时,景泰帝对迎回太上皇始终不吭气。他在文华殿召见大臣们商议,礼部尚书王直说,太上皇蒙尘,应当迎回来,请求遣派使臣去接回,免得后悔。景泰帝听了非常不高兴。于谦看懂了景泰帝的心思,说:“皇帝大位已定,谁敢有其他意见?不妨以议和缓和边患。”景泰帝于是放下心来,说:“听你的,听你的!”史书评价,太上皇归来,于谦出了大力。但是这些细节,恐怕太上皇并不了解。

七年以后,太上皇正统帝进行“南宫复辟”,重新夺回皇位,并杀了于谦等。于谦成了朱祁镇和朱祁钰兄弟争夺皇位的替罪羊。于谦后来得到平反,谥号忠肃,有《于忠肃公集》传世。后来,他的儿子于冕做了应天府知府。

于谦的同乡后学孙高亮在章回体小说《于谦全传》的第五回写道,于谦参观石灰窑以后,口占七绝《石灰吟》:

千锤万击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惜,

要留清白在人间。

《石灰吟》形象地映现出于谦生命历程的四种境界,即千锤百炼、视死如归、舍身社稷、清清白白的四种人生境界,于谦成为古代士人的榜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明朝   景泰   太上皇   忠魂   铁骨   兵部   群臣   长城   京师   尚书   太后   正统   皇帝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