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钟看完戴笠的初出茅庐

窗外的天空由明转黑,这样的日子不知道过了多久,戴笠已奄奄一息,即使有有给他端过来一碗“泔水”,他咬着牙也难以让自己喝下去了……冥冥中,戴笠的意识在一点点消失,内心尚在坚持的,那就是:吉人自有天相。

秋高气爽的金秋十月,一支迎亲队伍停在了戴家门口,院内张灯结彩,大红喜字随处可见,道喜祝贺声不绝于耳,随着司仪喊着拜堂成亲,披红挂绿的戴笠和新娘毛秀丛结婚了。

这一年的戴笠才17岁,以优异的成绩升入浙江省立一中。戴笠为什么结婚这么早,只是因为他的堂兄戴春阳。

1914年,时局处在一个混乱的十字路口,袁世凯解散了国会,改制着内阁制度并为自己的复辟准备预演。而日军在九月份胶东半岛登陆,先后侵占了济南,青岛,控制胶济铁路。

这一切本于戴笠并无多大关系,只是因为戴笠的堂兄戴春阳,早些年留学日本,跟随孙中山先生,后出任南京临时国民政府内务部秘书,现在正在准备着反袁活动,蓝月喜不想戴笠跟着堂兄瞎闹,只好以结婚让他收收心。

婚后距离开学还一段时间,戴笠整日里就是把酒言欢,喊三五好友游山玩水,叫五六同学挥斥方遒。作为考进省立第一中学的高材生,年少轻狂的戴笠整日里在同学和发小的吹捧中,洋洋得意。

1915年春天,戴笠带上行装,进入省立一中读书。已经怀有身孕的毛秀丛,还在盼着戴笠暑假归来。直到9月份孩子出生,托人前去报喜,才知道戴笠早已被学习开除。


为了在省立一中脱颖而出,戴笠利用自己社交牛X症,想出各种办法和同学交往。宿管每天晚上查寝,夜深人静的时候踩在木楼梯上,带带回音惹得大家厌烦。就在这天大家还在抱怨的时候,戴笠拿出哑铃放在宿管每天查寝的路上,被作弄的宿管摔得鼻青脸肿。

为了不牵连同学, 戴笠一人承担后果,虽然认错态度良好,校方还是以道德缺失,破坏校风开除了戴笠。省立一中是母亲的希望,离开家乡的时候,自己在同乡和好友面前,不可一世。自己怎有脸面对家乡父老呢。

戴笠漫无目目的走在西子湖畔,嚎啕大哭,不知道以后该怎么办。幸好想起有个同乡在附近开个豆腐坊,戴笠就在豆腐坊待了三个月,实在难以忍受豆腐坊的劳累,年关触发的思家之情,戴笠决定回家。

回到江山老家,到了保安村就听说母亲还在托同乡找自己,就急忙的赶到家去,一进门就跪在了母亲面前,这个时候,18岁的戴笠在母亲面前哇哇的哭了起来,好像受了天大的委屈一样。


本想训斥戴笠的蓝月喜,看见儿子平安回来,也没有过多的责备他,只是日后想起来这件事,始终觉得太过可惜。

年后不久,传来衢属五县联合师范招考的消息。考师范,戴春风觉得委屈了自己的才华,当孩子王不是他的志向,他不想去参加考试。但母亲说:“去考吧,有书读就好,书读多了就会有机会。就算你命相再好,整天待在家里,也不会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戴笠不敢违背母亲的意愿,只好连忙答应。母亲为了戴笠上学,再次筹备好盘缠,内心抚平的戴笠再一次的仰天大笑出门去。


比他低一届的文溪高小考生姜超岳,住在睡通铺的建国旅馆。考试前一天,姜超岳带着几位新结识的考生来找戴笠。

考生多,录取名额少,大家在谈话中都表示压力很大。

姜超岳说:“徵兰兄肯定没压力。”

姜超岳的话并非恭维,戴春风十分清楚这个考试对他来说小菜一碟。而姜超岳当着几位新同学的面如是说,他觉得很有面子。姜超岳是低一届文溪高小毕业生中的佼佼者,因而戴笠说:“彼此彼此。”

说完,戴笠又补充一句:“我敢保证,你我必定名列前茅。”此言一出,满室皆惊。

几位新同学面面相觑,都觉得戴笠太狂傲了。戴笠却不以为然,哈哈大笑着拍拍姜超岳的肩膀,非常自信地表示:“如果没有你姜超岳在,第一名肯定非我莫属。有你在,我只好屈居第二了。”

这话莫说几位新结识的同学,就连姜超岳都深感吹得太离谱。他本人虽功课不错,可考场情况变化莫测,谁都不敢保证临场发挥正常,于是赶紧补充说:“徵兰兄,你是江山才子,我可不是,我若能榜上有名就已经万幸了。”“超岳老弟,过度的谦虚就是骄傲。我的话保准靠谱,不信走着瞧。”说来也巧,考试后发榜,戴笠果然名列第二。

考完试戴笠连同姜超岳几个新同学上街游玩闲逛,看见算命摊位,一向对此颇为相信的戴笠停下了脚步,“上上签!哈哈,一朝遇雷雨,绝非池中物……”戴春风念了其中两句,然后将签递给算命先生,请算命先生解签。算命先生摇头晃脑,说得云山雾罩。


雷雨没听到,新生开学之际,戴笠再次的消失了,这个第二名成绩的江山才子失踪了。


自从被省立一中开除,戴春风就一直琢磨着他“双凤朝阳格”的命相。人在失意时往往更加迷信命运,他相信命运在为他关闭一扇门的时候,必定会为他打开一扇窗子,如今又抽得上上签,因而他时刻关注时局,寻找着命运中的那场“雷雨”。

报考师范原非他的本意,虽然高中“榜眼”,看榜之后却心情沮丧,认为躲进温室里,哪还有什么遇“雷雨”的机会?在这个风云变幻的年代,只有驰骋疆场,方有机会借雷雨之势跳龙门。偏偏事有凑巧,就在张榜那天晚上,集贤旅馆里来了一位穿灰色军装的军人,住进了戴春风住宿的四人房间。一见进来位军人,萎靡不振的戴春风登时来了精神,他原本就是个见面熟的角色,很快便与军人攀谈起来。

军人听说戴春风考上了衢州联合师范,不由得上下打量着他,啧啧叹息:“可惜,可惜了老弟这副身板!”“此话怎讲?”“凭老弟这副身板,是块当兵的好材料,读师范当孩子王,没劲!”“有道是,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戴春风如是说。他想投笔从戎不假,但是不想当大头兵。“老弟,那是老皇历了。如今你看这阵势,还能少得了仗打。一仗下来,你要是能立功,立马能弄个排长、连长的干干,再几仗下来,提升营长、团长不成问题。和平时期提升看出身,打起仗来还管你是不是读过武备学堂?火线立功才是硬道理,这可是提着脑袋打天下!”



军人这番话,说得戴春风热血沸腾。戴春风年方19岁,身材虽说不上高大魁梧,却是结实硬朗,虎虎生风。黝黑的皮肤透着一种铁打般的刚毅,一张棱角分明的脸虽没有成为“特工王”后那种凌厉逼人的气势,却也有了几分英武与威严。“面带马相”是这张脸的突出特点。戴春风得势后,不仅相信他“双凤朝阳格”的命相,同时迷信“面相肖动物是主大贵之相”。而此刻,军人的话可谓“一语惊醒梦中人”!他立刻说:“家父正是武秀才出身,也正是在衢州考中了武士。”“那你还犹豫什么,当兵去吧,如今是武人的天下!”

戴春风毅然放弃入读衢师的机会,未与任何人打招呼,便离开了衢州,按照军人的指点,怀揣所剩无几的川资,再次来到杭州。此时浙军第一师潘国纲部正在杭州招收学生兵,组织学兵营。戴春风理所当然地认为,学兵营自然都是学生出身,与其他当兵的相比,会有更多的深造或提升机会。

当时,他穿着省立一中的学生服,爽性称自己是省立一中二年级学生。鼎鼎大名的省立一中学生投笔从戎,立刻惊动了学兵营营长李亨。李亨走过来打量戴春风一番,满意地点点头问:“你为什么放弃读书来当兵呢?”戴春风“啪”的一个立正,向李亨行了个举手礼,大声回答道:“报告长官,大丈夫效命疆场,马革裹尸,这是我的志向!

跑出学兵营报名站,直奔杭州南星桥码头。有了上次的教训,这次他不敢再隐瞒母亲,何况他认为选择当兵是对的,是读师范无法相提并论的。他在码头上找到一个往来杭州与江山运货的老乡,给母亲带个口信,说自己已经到杭州参加了学兵营。

出乎意料的是,进入学兵营不到一个月,戴春风便大呼上当了。这些所谓的“学兵”,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像戴春风这样学生出身的没有几个。而学兵营既没有严格的训练和管理,也没有应有的武器装备。当官的更是一盘散沙,除了轮流对学兵进行列队练习外,整天就是酗酒、赌博、外出嫖娼。戴春风虽秉性放荡不羁,却是抱着人生梦想而来,一心想要接受正规训练,驰骋沙场,建功立业,以达出人头地光宗耀祖之目的。而眼下看来,在这个混乱的群体中,哪里有什么前程可言?

孙中山派曾在民初担任浙江都督的蒋尊簋返浙参与护法之役。在蒋尊簋授意下,浙三师师长周凤岐在宁波宣布独立。浙江督军杨善德闻报,立刻指派浙一师前往宁波镇压,浙一师所属学兵营随即被拉上战场。对戴春风来说,形势的急剧变化令他兴奋不已,被一种急切建功立业、出人头地的愿望激励着,巴不得立马杀上前线,

面对浙三师固守城池,严密防备,浙一师成立“敢死队”,对浙三师发起猛烈进攻。敢死队一拨一拨冲上去,一方面寻机爆破,打开突破口;一方面企图潜入城内,里应外合。然而,在浙三师密集的火力防守中,敢死队员一拨一拨地倒在敌人的枪口下。

城墙下尸横遍地,血流成河。强攻不成,浙一师只好鸣金收兵。师长潘国纲决定改变战术,从长计议。岂料,浙三师抓住机会反守为攻,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在万籁俱静的夜晚,向浙一师悄悄包抄而来。浙一师官兵在睡梦中被骤然响起的枪声惊醒,一个个仓皇披挂上阵,像没头的苍蝇到处乱撞,既无招架之力,更无还手之功,只有一哄而散各自逃命。

戴春风完全没有想到战争会打成这个样子,从黑暗中爬起来,便懵懵懂懂地随着大伙向外跑,被一群乱兵裹挟着,四处逃窜,很快被浙三师一群士兵挡住逃路。没有反抗,只有束手就擒,一群人低头耷拉脑袋地,被押进了牢房。

命中的“雷雨”尚未出现,已然成为阶下囚,这让戴春风情何以堪!被关进浙三师的牢房,仿佛被打入了十八层地狱。二三十平方米的空间,塞进足有二三十人。黑洞洞的屋子里,只有在接近屋顶的地方开了两个一尺见方的小窗。小窗上的铁条和屋里的铁门,都昭示着被关在这里的人插翅难飞。

地上铺着稻草,二十多人的吃喝拉撒睡全部在这个空间里解决,屋子里弥漫着呛人的恶臭。戴春风一向爱清洁,衣服两天不洗就感觉浑身不自在,仿佛生了虱子。如今住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让他连死的心都萌生了。其实,不管他想不想死,死神都在一步步向他逼近。

原本同为浙军,如今同室操戈,浙三师官兵对浙一师恨之入骨,将一腔怒火全都发泄到了俘虏身上,每天的饭菜不仅如同喂猪的泔水,而且少得可怜,且每天只送一次。由于僧多粥少,每次“泔水桶”一放进屋里,便很快被分抢一空。戴春风虽当了大头兵,骨子里仍然是自命清高,从未将自己当作普通士兵中的一员,跟他们去争抢“食物”,他还抹不下脸来;加上泔水般的饭菜根本无法下咽,也往往懒得去抢,如此几乎连剩“泔水”都很难喝到了。


吃不到东西令他浑身无力,没有力气也就越发懒得去抢,如此一来二去,渐渐地开始变得厌食,再没有吃东西的欲望。窗外的天空明了暗,暗了明,不知道过了多少个日夜,戴春风已奄奄一息,即使有士兵给他端过来一碗“泔水”,他咬着牙也咽不下去了……


#头条创作挑战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20

标签:衢州   泔水   江山   兵营   初出茅庐   杭州   雷雨   军人   师范   母亲   同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