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世子刚毅勇猛,学识渊博却会让你家破人亡!转身脱籍改姓

谏言立储,智果改姓“辅”

公元前403年5月的蒲州城(现在的山西永济),已经是寒意彻底远去,万物复苏,欣欣向荣。明媚的阳光很惬意的照进高大宏伟的伯宫大殿,也照进了智宣子心窝里。他的封地越来越强大,人口越来越多,兵精粮足,自己呢,也慢慢年老了,也不想再折腾了,把这副担子交给下一代年轻人,自己含饴弄孙岂不美哉?

智宣子是一个有能力的人,也是个放得下的人,家族中人才辈出,尤其是儿子“瑶”,于是他召集宗族中有名望的人,商议立“后”之事。

后世称的世子、太子,国君,在远久的古代,称为“后”。


在丰盛的食物和优雅的编磬、琴瑟声中,众人觥筹交错,欢声笑语,智宣子对众人说道:“今天请大家来,是商量立储的事情,要知道确立继承人是一个宗族、一个国家的盛衰强弱的关键,当然是大事中的大事,智氏人才辈出,日渐强盛,我呢也年来体衰了,体力越来越不行啦,是时候立后了!”智宣子环顾四周,顿了顿,继续道:“我儿子中,智瑶聪明果敢,能力超群,我决定立他为后!”

众人都纷纷表示赞成,瑶确实优秀。

这时,传来一个低沉但宏浑有力的声音:“主公,我有不同的意见。”这个声音虽然不大,却压倒了所有的嘈杂声,众人都安静下来,智宣子循声望去,原来是远房表亲智果。

“主公,智瑶的确非常优秀,还一表人才,但是立智瑶为后,我们智氏将面临灭顶之灾!”智果有点失去往日的冷静,语气明显有些急了。

“为什么?瑶是我智氏家最优秀的青年才俊,你也认同这一点的呀,选继承人不就是选有能力、有魄力的人才吗?难道你还发现比他更优秀的人?”智宣子很不高兴的对智果说道。


“不是的,不是的,主公,智瑶确实很多优点,但是他有一个缺点,这一个缺点足以致命!”智果急急分辩道。

他平时以睿智冷静著称,但是立后事关重大,看来主公决心已下,不由得有些慌乱,但是大事当前,智果不愧为智果,他很快控制自己的情绪,说出一番足以光耀千古的话!

而聪明一世的智宣子竟然没听懂,不予采纳!

智果的担忧却无以复加,眼见阻止无望,愤而做出一个重大决定,脱离宗籍,改姓!

他找到史官,改册,正式脱离智氏这个当时晋国最大、也最有权势的姓,改姓“辅”!于是,我国百家姓添加了一个姓氏:辅。

目前江苏、安徽、山东一带辅姓比较集中。

好了,言归正传,为什么智果有那么大的反应呢!让我们走进那段风起云涌的岁月,和2500年后仍为人津津乐道的智果智慧!


天下智家,隐然已成

那个时候的周朝,王室已经衰弱,对各地诸侯的控制越来越弱,无法被约束的各诸侯国越来越崇尚武力,用拳头说话的地方已经越来越不喜欢用嘴了。

礼崩乐坏的局面也传递到晋国。

晋是当时最强大的诸侯国,却复制了当时周王室的窘境,大臣们说了算,晋公是个透明的存在。而主要的权势在六家之中:智氏、中行氏、魏氏、韩氏、赵氏、范氏。

这六家公卿虽然置晋公室于不顾,他们内部也是尔虞我诈,互相争权夺利,但是却只有智氏一家独大,当时的形势就是,智家走稳,天下我有的架势。

但是我们看地图就知道,犬牙交错,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领地凸显你死我活的残酷斗争态势。

绝世美男,文武双全

瑶无疑是智氏家族最有天赋的后生一代。

他身高八尺(古时候一尺等于现在的23公分,也就是1.84米),在那个人均身高不足1.6米的年代,这绝对是碾压一切的身材啊!他玉树临风,风流倜傥,琴棋书画无所不精。

他身体强壮,弓马骑射也是一等一的好手。

在那个“辩”士遍天下,富贵从口出的世界里,无论之前的孔子、庄子、晏子、少正卯,还是后来张仪、苏秦、公孙衍、鬼谷子、乐毅、范雎、孙膑,那个时期思想纵横,百家争鸣,辩手如云,而智瑶却也是其中的佼佼者。


他的作息时间安排的很好,上午学习文化课,下午学习武术课。

这日,他舒适的躺在摇椅上,仔细端详着自己的手,他对自己很满意,他的手很稳,很有力,上午跟一众兄弟们去风陵渡打鱼玩,没想到一只野猪从河岸堤斜刺里冲出,眼看就要把最小的弟弟智不疑撞死,“瑶哥哥救我!”智不疑一边跑一边叫救命,事出突然,众人一阵手忙脚乱不知如何是好,只见智瑶一个翻身,疾步冲向弓箭背囊,弯弓搭箭,只见“嗖”!“嗖”!两支箭飞出,野猪轰然倒下!众兄弟过去一看,两支箭都正中野猪的咽喉要害,而且后一支箭正好穿过前一只箭从中间破开直插野猪咽喉!

智瑶愉快的坐在那里,享受着兄弟们的恭维,他喜欢听,他一向认为世上最好听的语言就是恭维的话,小弟弟智不疑递上来一杯刚沏好的龙井茶,茶香淡淡,清雅而甘甜,智不疑说:“哥哥,这是中条山上刚取来的山泉水,沏上今天清晨采摘来的最新鲜饱满的竹叶青,谢谢哥哥的救命之恩。”

智瑶忽然皱了一下眉头,“哥哥,莫非味道有什么不对吗?”弟弟智不疑有些惶恐,不对呀,我这可是很小心的精心准备的呀,他心想,然后看着智瑶。


智瑶的眼神却看向正在用琴磬作乐的歌姬丝竹夫人,丝竹夫人小脸一红,是的,她有一个音阶走调了。

智不疑松了一口气,他是哥哥最大的崇拜者。

智瑶对自己很满意,他一向都很骄傲,他有太多地方确实值得骄傲。

晋末臣强君弱,裂土封侯隐然成势

当时晋国公室经过几次大内斗,已经很没落了,拥戴公子重耳继位有功的大臣们在自己的封地上励精图治,越来越显尾大不掉之势。最后剩下的六家再继续内斗,范氏、中行氏败,灭族。

中行氏、智氏本是一家,中行氏实力最强,他的奠基人是荀林父,晋的军队分上中下三军,各军种又设主将、副将。中军为元帅所在。荀林父是主帅,因此他家叫中行,后来家族以此为姓,是为中行氏。智氏是荀林父一个弟弟,也很有能力,封地在智,以封地为姓,是为智氏。

公元前403年,中行氏、范氏灭族,封地没有回到晋公室,而是被智氏、魏氏、赵氏、韩氏瓜分了。

如此,四家实力更大,晋公室的地位更加岌岌可危了。每一家都有自己的政令,自己的军队,自己的税制,瓜分晋国的想法越来越强烈,自为君上是早晚的事了。


贪小利而积大怨,灭顶之灾降临而不自知

智瑶正式继承智家“后”的职位,后世称为智襄子。为了立威,他向韩氏的后韩康子要地,韩康子不给,家臣宰段劝道:“主公,智襄子贪而无德,我们要毫不犹豫的按他的意思,把他要的那块土地送给他,他一定很高兴,同时又觉得得来太容易啦,就会向别的大族要地,别家可能给也有可能不给。”

韩康子急了:“那又怎样?我们可是给出去了呀,我们太亏了,别家的确定对于我们又有什么好处?”

宰段就向韩康子神秘一笑,附耳道:“主公,这个仇智氏课时就跟我们所有大族都结上啦!我们就能获得一致对敌的凝聚力!”韩康子顿悟,立即很愉快的给予了智襄子他之所要。

智襄子高兴坏了,这不就结了吗!太容易得到了,何苦辛辛苦苦去都去抢那些土地?一个招呼他们就得乖乖送上,他们不敢违逆!

于是智襄子又向魏氏要地,魏桓子不想给,他的家臣任章向前咪咪笑的对魏桓子说道:“恭喜主公,恭喜呀!”魏桓子有些不高兴了:“我说任章呀,你别搞错了,我是被人勒索土地啊,我正在吃大亏,你还说高兴什么?”

任章说道:“主公,智襄子为人好大喜功,贪婪而残忍,我们四家他家最强,我日夜害怕他会逐一消灭我们,而我们三家却在经年缠斗中也是结怨甚多,所以我特别害怕我们人心不齐,被他各个击破。”任章顿了顿,看了魏桓子一眼,继续道:“现在,智襄子刚在韩康子那边要了一块地,韩康子肯定是很不愿意给的,却又不得不给,这个仇怨结下了。我们也是不得不给,也给了,韩康子一定就很放心跟我们谈同仇敌忾的大事。”


任章看到魏桓子听得入神,他明白,主公改变主意,同意给地了,再说道:“智襄子又从我们这里不费吹灰之力得到土地,他一定更加高兴以至于疯狂起来了,他一定会接着向赵家要地,而且一定是更好、更大的地块。赵襄子是一个果敢英勇的人,他是不会同意的,这样,三家连心,这是我们最后的也是唯一的生存机会了!”

魏桓子果断送上智襄子之所要的土地。

果然,智襄子高兴坏了:“这也太容易了吧,太爽了,现在就剩赵家了,他家也得给,凭什么他赵襄子敢不给?”

于是他直接跟赵襄子要重镇邯郸!

赵襄子一听蹦的一丈高:“那不是要我的命吗?所有土地都是我们祖宗披荆斩棘换来的,一尺一寸都不可能送人,更何况是邯郸?”直接就拒绝了,正如任章所判断的那样,赵襄子不给,并且厉兵秣马,拼死一搏!


有五缺一,果然智氏绝,改变中国历史

智襄子见赵襄子胆敢抗拒割地,大怒,立即发动全部兵力,并命令韩、魏两家也出动全部兵力,对赵襄子发动致命攻击!

一来,他要借机灭了赵氏,趁机霸占他的土地,二来他要震慑韩、魏两家。

智襄子果然厉害,赵襄子无法抵挡,根本不是对手,一路溃败。但是赵襄子不愧是人中龙凤,遇事冷静,遇到越大的事就越冷静,他分析了当前的形势,对家臣们道:“敌人兵锋甚劲,我们不能直接针尖对麦芒的攻击,我们改为守势,晋阳是我几年前精心打造的,为了就是可能有今天这样紧急的事情,做了万全之策。城墙加高三丈,加厚三倍,分内中外墙三层,城中粮食够吃三年,我们整装全部部队,坚守晋阳城!”

这场晋阳围城仗整整打了一年,智襄子可不是吃素的,他不愧是人中龙凤,想到了破城之法:水淹。

决汾水之堤漫灌!


霎时之间,汾水像洪水猛兽,天地之间几乎就进入了洪荒时代,整座晋阳城被大水漫灌,城中易子而食,非常凄惨,眼看守不住了。

智襄子忽然又变得很冷静了,他静静地站在黄昏的山坡上,享受着将士们的欢呼和夸赞:“乌拉!主公太英明啦,太厉害啦,晋阳城不管号称多么的坚固,眼看就城破!”

智襄子慢慢的坐在智不疑抬过来的椅子,椅子宽大而柔软,夕阳美丽而温柔,晋阳城里的嚎哭声仿佛比丝竹夫人的琴磬还要动听。

他很骄傲,他有太多优秀的地方值得骄傲了。

他回过头,冰冷的目光划过站在身后的韩康子和魏桓子:“一切看来就快要结束了,你们高兴吗?”

两人连忙满脸堆笑:“高兴,高兴,终于结束战争啦,我们太佩服您的英明神武了!太厉害了!”

智襄子满意的闭上眼睛,他要用劲去享受这两人的赞美。


他的确值得骄傲。

但是智襄子不知道,他转身那一刻,韩康子和魏桓子青色的脸和打颤的腿,是彼此扶携才勉强站起,慢慢的回到营帐:“这种智慧和谋略,加上如此强大的军队,我们必亡啊!”

智不疑观察出来了,他跟智襄子说道:“哥哥,我看我们要留个心眼啊,您看我们胜利在即,韩魏两家宗主都没有一点笑容,反而经常眼神交流,诚惶诚恐呢!”

智襄子不以为意:“放心吧,我把赵襄子打的落花流水,他们两家哪里敢有其他想法?给他们是个胆子也不敢!”

半夜,韩康子营帐来了个不速之客——赵襄子的重臣张孟。他深夜出城,受赵襄子之托来劝说韩、魏两家反水,否则灭亡就在不日啊!

谈判很顺利,就在这个夜晚,张孟回晋阳城,韩、魏两家分别指挥自己的部队,引流倒灌汾水到智氏大营,智家军大乱,滔天洪水,却又杀声震天,韩、魏两军反水杀来,城中赵家军奋勇杀出,带头的人竟然是首领赵襄子!


赵人勇猛是因为仇恨和恐惧,他们明白这是唯一的机会了,想起后无退路,想起易子而食的家人们,每一个赵家军都像疯了的野狗,无比勇猛。

韩、魏两家也是恐惧,如此强大的智襄子,我们居然反了,千万不能让他缓过气来!于是也奋勇掩杀过来!

智家军瞬间崩溃,智襄子被俘。

赵襄子横剑向天,干吼三声,手起剑落,智襄子人头落地,智氏灭族。智襄子的脑袋被赵襄子制作成酒器,成了他有生之年的喝酒用具。


一代英豪智襄子,落得如此下场,让人扼腕长叹!

智不疑逃回蒲城,把这个坏消息告诉了丝竹夫人:“追兵不日就到,夫人及早逃命!”丝竹夫人定定的眼睛看着智不疑,道:“弟弟,你走吧,我换换衣服就走。”良久才见丝竹夫人盛装出来,像赴宴会准备演奏一样,见智不疑还没走,有些愕然。

“夫人,您这是?”

“你还年轻,有前途的,你快逃命去吧!我去送送我的瑶哥哥。”智不疑听罢,泪如雨下,追兵越来越近了,前面就是风陵渡口,丝竹夫人叫停下,她走向渡口,追兵已经包围了他们了,丝竹夫人喃喃自语:“听说风陵渡能通汾阳河,我就在这里去找我的瑶哥哥去了,小弟弟你走吧!”智不疑满眼是泪,坚定地摇了摇头。

追兵横陈岸上,没有人说话,也没有人放箭,一个少年,带着他的嫂嫂飘落了风陵渡,天上忽然下起了雨,是不是那是汾水河泛滥到天上去了?还是风陵渡的确连着汾阳河?智襄子泉下有知,会不会后悔自己的傲慢与不仁毁了这个家,这个国?

晋分三家仍然能称霸各国,尤其是赵、魏两家,是后期唯一能跟秦抗衡的帝国,魏国曾经是最强的诸侯国。

如果智氏统一了晋,那么强秦大概率不会出现了,所以智襄子的失误不但毁了国,灭了族,还无意中改变了我国的发展历史。

当然,历史没有假如。

赵襄子找到了智果,他现在叫辅果了:“辅老二,我这个人恩怨分明,是不关你,我保存你一族,但是我听说你预言智氏必败,以至于灭族,所以你改了宗籍。”

“是!”辅果回道。

我听说你评价智襄子:“五大优点,一个缺点,但是就这一个缺点就会导致灭族,特来请教!”

辅果道:“是的,智瑶聪明过人,性格刚毅,学识渊博,武艺高强,军事能力超一流。”辅果抬起头,定着眼睛看着赵襄子:“但是他不仁,这就导致他贪婪而没有同情心,狂妄而不知恐惧,作为臣,这也是可以的,但是作为君,必亡!”

赵襄子弯腰深深作揖:“老先生,受教!多谢了,我一定会谨记!”


后记:司马光的感慨

臣光曰:智伯之亡也,才胜德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8

标签:主公   家臣   晋国   刚毅   世子   封地   学识渊博   要地   家破人亡   丝竹   勇猛   中行   夫人   哥哥   土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