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猛攻击中,一个八路班长的左臂,突然被敌飞来的弹片刮起一条肉

1944年6月末,冀鲁豫军区抗大陆中余克勤副校长,为建设水东抗日根据地,肩负着党中央和军区首长的重托,带领南进大队三个主力连队,离开了鲁西南的白茅集,日夜兼程,向水东地区开进。

7月1日凌晨,他们从兰封(现为兰考)、内黄集之间,越过陇海铁路,在杞县北部的崔林,与前来迎接他们的水东党组织的负责人和水东独立团一连会合。

这一行动,立即被民权县的敌人得悉,引起了他们的极大恐慌。

敌人为阻止我进入民权,急令其伪保安大队组织了三百余人的"敢死队"(也叫飞勇队),急奔民权西南与杞县交界处的杨城,抓兵拉伏,抢夺物资,构筑工事,修建据点。

杨城是个大寨子,四周筑有围墙,寨中有一条从东到西的大街,西寨门修有炮楼,各道口设有鹿寨,挖有防护沟。

靠北寨墙处,有一座四合院,大院的南墙掏有射孔,是敌人防守的核心阵地。

除少数部队在寨外警戒和把守寨门外,其主力,大都集中在四合院及其周围的主要建筑物内。

敌人的这些情况,被余司令他们侦察得一清二楚。

为了扫清前进道路上的障碍,警告水东的敌人,余司令决心在这里打一仗,歼灭杨城守改,给水人民一个"见面礼"。

决心下定,便立即组织战斗,早就发誓到水东要好好打几仗的南下大队指战员,一经动员,精神抖擞,几天的行军疲劳一扫而光,指战员个个摩拳擦掌,挥臂请战,争要艰巨任务,整装待发。

7月2日上午10时许,部队从杞北的崔林出发,跑步向杨城接近(崔林距杨城约15华里)。

11时许,部队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按预定部署,将杨城之敌四面包围起来。

余司令的部署是;

一连从南面攻击,二连二、三排从东面攻击,把一排放在北面防敌逃跑,待机出击。

水东一连从西面主攻炮接,奏效后,向两翼发展。

三连为预备队,作为机动力量。

战斗一打响,各连的勇士们,便利用房屋、街道、寨墙等地形,勇猛地向敌人冲击,守敌凭借预先设防的工事,死守顽抗。

八路军各连战士毫无畏惧,前仆后继,奋勇杀敌,一条街、一座房地同敌人争夺。

各部指挥员,一个个身先士卒,一面指挥,一面冲杀,攻击部队势如破竹,势不可挡。

当我一连攻破南门,向北逼近时,二连各排已突破敌人在东门设置的鹿寨、壕沟等防线,正压向敌人的核心防御阵地四合院。

水东一连也占领了敌人的炮楼,控制了两翼。

守敌见势不妙,企图突围逃跑,组织了百余人的"敢死队",向八路军发起反冲击。

在八路军猛烈火力打击下,突围之敌不久就被全部歼灭。

寨内固守的敌人,见突围无望,便依托四合院这一核心阵地,拼死顽抗。

南进大队一、二连的指战员,乘胜组织了几次攻击,均未奏效。

担任突击任务的一连三、四班的战士们,接连发生伤亡,这更激起了指战员对敌人的无比仇恨。

战士们为牺牲的战友报仇的心情,象烈火一样,一个个奋不顾身地向顽敌冲去,在火力掩护下,迅速机智地接近四合院。

就在指战员勇猛冲击的时候,一个班长的左臂突然被敌人的弹片刮起了一条子肉,但他毫不在乎,用手把那条肉往下一捋,就又勇猛地冲上去了。

在这些英雄行动的就舞下,三连一排飞速翻过围墙,爬上屋顶,向院内、屋内之敌猛甩手榴弹,集中火力射击,守敌无处躲费,纷纷弃枪四处逃窜。

这时,一、二连也压向了四合院,前后经六小时激战,寨内守敌全部披歼。

伪保安大队长贾宪德、中队长杨凡伍等,均被活捉。

这一仗,八路军共缴获敌人轻机枪两挺,小炮两门,手枪三十余支,步枪三百多支。

根据"武装群众"的指示,余司令将缴获的全部武器,交给了杞北的党组织,他们用这些武器,很快建立起了杞北大队,担负起了保卫杞北,保卫华北通向华中通道的重要任务。

余司令带老八路开进水东,杨城首战告捷,人民欢欣鼓舞,敌人闻风丧胆,我军士气大增。

水东人民高兴的唱道:

七月里来七月七,

南下大队到这里,

下马先打个漂亮仗,

杨城汉奸消灭光。

这一仗,

威名扬,

鬼子汉奸发了懵,

发了懵!"


图片来自于网络,侵权即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勇猛   守敌   炮楼   指战员   弹片   左臂   火力   司令   大队   班长   四合院   部队   敌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