蟳埔女头饰:“行走的花园”

蟳埔女头饰

近年来,蟳埔女头饰因色彩斑斓、造型大方在网上大放异彩,获得许多年轻人的青睐。传统闽南女性的地位和头饰上的张扬肆意,形成了社会学和艺术学隐性与显性的对比。

蟳埔女与惠安女、湄洲女被称为“福建三大渔女”。蟳埔村位于泉州市丰泽区东海社区,是一个靠打鱼和滩涂养殖为生的小渔村,蟳埔女又称“鹧鸪姨”和“蟳埔阿姨”。据说这里的居民是古代阿拉伯人的后裔,尽管历经几个世纪以来与汉人通婚,但还是保留着些许中亚遗风,蟳埔女服饰也成为闽南海洋文化“活的泉州文化标本”。

行走的商标

一簇簇鲜花戴在头上,像一座小小的花园……蟳埔女最看重的是自己的头饰,每逢喜庆的日子都要戴上5串到7串不同颜色的花环来庆祝,即便是寻常的日子,也不忘戴上两三串来装饰自己。

古老而独特的发髻风俗是怎么形成的?有的说是因为阿拉伯人在泉州的花园里种植了带来的奇花异草,分给蟳埔女簪戴才有这样的习俗;有的说是因为当时官兵围剿,人们四处逃散,头发都散了,蟳埔女将头发一卷,随手拿了地上的木棍插在头上,就演变成后来的象牙筷;有的说是宋代杨文广与杨八姐“平闽十八洞”时,东海之女效仿杨八姐的穿戴。不管怎样,蟳埔女的服饰文化都很好地保留了下来。

蟳埔女的发型和头饰,从外观上一眼就能分辨出年龄的差异:从幼儿开始蓄发,8岁~12岁时开始编三股辫,额头留刘海,当地人称之为“头毛垂”,两鬓簪花;13岁~14岁开始梳“圆髻”,簪发簪,戴耳环,插鲜花,这是长成少女的标志,相当于成人礼;中年妇女则梳螺旋髻、簪花围、插金簪;老年妇女的头饰一般包红色头帕,戴红色鲜花和头花。

独特的头饰成了特殊的族群符号。蟳埔女勤劳纯朴,叫卖的海鲜被公认是“上乘的”,蚝(海蛎)也被称为“阿姨蚝”。如果能买到“阿姨蚝”,就说明是买到了最正宗的海蛎。蟳埔女的打扮变成一种“行走的商标”,与其他的海鲜商贩区别开来。前去买海蛎的人只要认准“簪花围”,肯定就能买到称心的海鲜。

蟳埔女常年要撬成堆的海蛎,年复一年、日复一日重复机械的动作,枯燥又辛苦;居住在灰色的蚵壳厝中,穿着或蓝或黑的“大裾衫”“宽腿裤”,在蓝白相间的海边劳作,生活环境仿佛黑白默片一般单调。而插在头上的鲜花,犹如盛放的花园,在这个小村庄当中星星点点地生长开来,添了些许生机。

盛放的花园

现在深受大家喜爱的簪花围,是以中年蟳埔女所梳的螺旋髻为基础。螺旋髻不留刘海和碎发,先将长发用红头绳扎成高马尾,再将马尾拧成螺旋一圈圈盘在后脑勺上,从螺旋中心掏出马尾根部的头发,插入一根象牙筷来固定发簪,形成一个同心圆造型。这种发型也被称为“树髻”“树头”或“树兜”,因为形似大树的年轮。

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满头的鲜花,簪花围也被形容成“行走的花园”——用麻绳将一朵朵鲜花串成花环,再以螺旋髻为中心一圈圈围在头上,一环比一环大。用花分为两种,一种是生花,另一种是熟花。

生花即鲜花,一般簪花围用的花环上的花都是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在簪戴过程中不仅仅能感受鲜花的美丽与芬芳,还能享受鲜花慢慢绽放的过程。花环上使用四季的时令鲜花,主要有茉莉花、玉兰花、素馨花、黄菊、白菊,其中菊花的种类最受欢迎,因为其花期较长、颜色丰富、种类繁多且价格低廉。

但是爱美的蟳埔女并不满足于这些小朵的鲜花做成的簪花围,还要插上一朵朵亮丽的独枝熟花来搭配。熟花就是塑料花、绢花等人造花,不会腐败,一般插在外环鲜花和次外环鲜花之间,给排列整齐的花环增添了几分灵动。

除了使用象牙筷,蟳埔女还会插一根发笄,用来辅助固定发髻,有金银制作的,也有塑料制作的,形状和材料各异。最特别的是红色塑料筷和挖耳勺形状的银色发笄,两者结合,集实用与美观于一体。

发笄一般是平行于象牙筷的方向,或者交叉错位。待螺旋发髻梳好以后,再戴上簪花围,插上金银发簪和插梳,配上丁钩耳环,就是我们常见的蟳埔女的形象。

丁香耳钩

头饰不仅仅由鲜花组成,金银插梳和各种发簪也是重要组成部分。当蟳埔女梳好螺旋髻、戴上簪花围后,还要在额头与花环之间插上两把包金的半月形插梳,为了牢固还在插梳的一端打上小孔,用红头绳或金链子穿过,插在发髻中。

插梳的造型以鱼骨或波浪形为主,梳背上还绘有蝴蝶纹和鱼纹等纹样;材质种类多样,金银较多,更常见的则是包金的玳瑁梳。玳瑁是一味中药,用来制成插梳梳头,可以舒经活血、防止脱发。在少女时,蟳埔女便佩戴玳瑁梳,待到出嫁之时,母亲会让工匠在玳瑁梳背上镶嵌黄金制成的精致图案,作为嫁妆一起带到夫家。

除了插梳之外,蟳埔女还在螺旋髻上插各种各样的发簪。发簪的形状多样,具有代表性的有盘龙纹宝剑金簪、蜜蜂形金簪、孔雀开屏金簪、花朵形金簪、曲线穿插手杖形簪。这些发簪主要由黄金打造,伴有金链插在发髻上,辅助一些现代彩珠簪、蝴蝶簪、竹凤簪。龙凤簪寓意龙凤呈祥,蜜蜂形金簪形容蟳埔女的勤劳,孔雀开屏金簪象征美艳动人……这些造型也表达了蟳埔女对大自然的热爱,充满了浓郁的民俗特色。

佩戴的耳环也有讲究,是蟳埔女区分年龄及辈分的重要标志。未婚女性佩戴的多为普通的丁钩耳环,无耳坠;结了婚的女人可以在原来的丁钩耳环上再加上各种耳坠,变成“丁香坠”;做祖母的则戴“老妈丁香”耳饰。

丁钩耳环类似问号的形状,既像秤钩又像鱼钩,都是日常所用之物。这样的耳环在中国历史上却是很少见的。五代时期,耳环是区别番、汉的一个标志,但当时并不流行穿耳。宋代时,妇女虽喜戴耳环却多以植物、动物作为装饰题材,与蟳埔女所戴的几何形耳环相差甚远。由此可见,这“丁香坠”应该是受到阿拉伯装饰纹样的影响。

丁香耳钩形似一对灯笼,在闽南语当中“灯”与“丁”发音相同,承载了长辈希望新人为家族添丁、兴旺人口的美好愿望。待到蟳埔女当了祖母,要将佩戴的耳钩换成上半部分是圆形的、下半部分为雕刻精致的素馨花图案的耳钩,代表着儿孙满堂、家庭和睦。

根据习俗,这个吊坠要由长孙在他16岁时的成人礼上亲手给祖母戴上。蟳埔女的耳饰不但具有物质上的装饰功能,且在继承家族礼教的精神上也具有重要意义。

簪花之风

从中华文化传统发展艺术角度看,女性在装饰上用簪花(即在鬓发或冠帽上插戴花朵)由来已久。

自汉代以后,簪花的习俗在妇女中普遍存在,并且所簪多为鲜花。隋唐时期,簪花的首饰种类已经十分丰富。五代时期,妇女的簪花首饰在全国普遍盛行。宋代是簪花习俗的鼎盛时期,出现了用罗绢、通草等制成的假花,不仅妇女喜欢簪花,男子也以簪花为荣。元明时期的簪花习俗依然盛行。到了清代,簪花习俗有所变化,男子不再簪花,但在女子之中簪花之风依然盛行。

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促进了我国簪花文化的发展。元朝泉州成为当时世界第一大港,与海外的贸易往来,在促进经济的同时,也带来了各种海外物料以及通婚形成新的人群和审美交融。阿拉伯后裔在云麓村以种植花木为生,现在的云麓村依然为附近的蟳埔女提供四季的鲜花。蟳埔村的老妇人至今还习惯在头上包扎着阿拉伯式的“番巾”,戴着异域风情的几何耳环,簪着明显有着伊斯兰遗风的发簪。

蟳埔女的一生都离不开簪花。谁家有满月、婚事、大寿等喜事,主人家就要准备上足够的簪花,与请帖等放在一起,挨家挨户地送给要宴请的宾客,送花的数量根据亲疏关系来定。待到吉日当天,蟳埔女会戴上收到的簪花,打扮得鲜艳华丽,去主人家庆贺。正是当地的人们对簪花围的重视,才使得蟳埔女的头饰文化得以很好地继承下来。我们从中也看到了海洋文化在形态上表现出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将闽越文化、中原文化和外来文化在闽南渔村里很好地进行融合传承。

蟳埔女服饰文化依靠心口传授的方式一直保留到现在,如今会梳簪花围的大多是中老年妇女。将蟳埔女习俗录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蚵壳厝和蟳埔女服饰入列丰泽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借助媒体平台的宣传,许多年轻人纷纷去泉州体验蟳埔女的服饰文化……一系列的保护行动,给蟳埔女文化传承带来了巨大的希望。

(作者单位:福建工程学院设计学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头饰   马尾   海蛎   阿拉伯   玳瑁   发簪   泉州   发髻   花环   习俗   耳环   丁香   螺旋   鲜花   花园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