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杀慕尼黑:不管什么运动,努力拼搏总会赢得人心

【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下“关注”,方便与您讨论分享,也能及时观看下一篇精彩文章。非常感谢您的关注!】

《绝杀慕尼黑》是一部由俄罗斯3T公司于2016年8月开拍,CentralPartnership公司于2017年底发行的体育题材剧情片。

本片改编自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篮球半决赛中苏联队经历一波三折的最后三秒钟,神奇逆转,战胜此前36年奥运赛场未尝败绩的美国队夺得冠军的故事。

01在不顺中走向成功

讲述了由国家体委任命的新任苏联男篮主教练加兰任大胆采用年轻球员、使用美国训练体系并主张球队赴海外拉练,在获得欧洲冠军后提出在来年的奥运会中战胜美国队的目标。

在巨大的政治压力下赴美国进行系列热身赛却屡遭失败,主力球员之一甚至被查出患罕见心脏病。

球队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上经历恐怖袭击事件,最终在决赛中通过最后三秒钟两次重赛惊险战胜美国男篮,夺得金牌的故事。

本片建制部分的剧情设置可以用“不顺”一词来概括:首当其冲描述了主角加兰任的家庭(背景)——主角加兰任的儿子患脑瘫,只有主角当上国家队主教练才有希望出国手术。

主角在与体委领导的初次见面会上即提出要学习美国的训练方法、让球队出国比赛以及招入新球员,这一行为似乎让体委的某些官员不满。但还加兰任还是有惊无险地出任了苏联男篮主教练,与国家队队员们进行了第一次见面。

接下来通过苏联男篮参加第17届欧锦赛夺冠的情节进一步刻画队员之间及与主角的不融洽,其更显著的作用是让主角在赛后新闻发布会上亲口说出了影片的目标——在慕尼黑奥运会上战胜美国队

回国后全队却在海关遭搜查,队员之间矛盾进一步加深,主角也因提出了过于大胆的目标被约谈,并被以协助的名义安排了一名助手捷列申科。

该部分在影片26分钟左右结束,伴随着一个对后续剧情至关重要的转折——一名队员出现了身体不适。在复杂情节部分与发展部分,影片主要讲述了球队在加兰任的带领下采用新训练方法,以及赴巴西参赛、赴美国拉练、赴格鲁吉亚参加婚礼。

在这些情节中主角加兰任遭遇以下几个新处境(困境),分别为在巴西比赛时发现球员故意隐藏自己眼睛近视(此困境由加兰任在美国自掏腰包为其购买隐形眼镜解决)。

刚到美国时球员与当地街头球员斗牛被打败,与美国高校球队的比赛也接连失利;队员亚历山大·别洛夫在美国的第一场热身赛中晕倒,并被查出患有罕见心脏病,极有可能危及生命(为保住其性命,主教练加兰任自掏腰包,将为自己儿子手术攒下的钱全部为其治病)。

来自立陶宛的队长保劳斯卡斯被组织查出有叛逃倾向(主教练加兰任坚持让他留在队中)。

来自格鲁吉亚的球员坚持要离队去参加妹妹的婚礼(加兰任于是率全队同去参加并就地训练)。

这些新处境的解决展现了主角加兰任为追求目标(战胜美国队)而进行的个人努力与奋斗。

02历史社会环境影响电影情节

接下来,影片聚焦球队赴慕尼黑参加奥运会却不幸遭遇人质事件(慕尼黑惨案)以及同时发生主角个人危机及球队危机等情节。

在与古巴队的比赛前主角加兰任被妻子告知因球员在此前出国比赛中涉嫌走私导致孩子的出国审批没通过。

人质事件发生时两名(来自格鲁吉亚)球员因前往以色列运动员公寓访友而被困;队长保劳斯卡斯也试图在此时叛逃。

来自体委高层的“助手“捷列申科试图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退赛以保住自身仕途

球队面临的三个危机最终都以”回归“的形式化解:两名前往以色列运动员公寓的球员顺利归队,保劳斯卡斯在”叛逃“途中幡然醒悟并归队,退赛的新闻发布会也在经球员劝说后的助理教练压哨到场后宣布将继续参赛。

也正是在弃赛危机这一阶段,影片通过球员们回顾过往加兰任对大家的无私帮助以及加兰任一直以来对大家的信任、对战胜美国队这一目标的坚守后,决定要为自身的努力、为回报加兰任、为理想而战的情节道出了本片的主题。

本片的高潮部分紧接着影片中“至暗时刻“人质事件(队内危机)的完结而展开,用全片最精彩的动作戏展现了苏联队与美国队在决赛场上的激烈对抗。

苏联队战术运动得当,从比赛一开始就保持领先,美国队则无太多战术安排,仅不断通过脏动作及球员的个人能力不断追分,在比赛还剩3秒时由美国队的道格·科林斯俩次罚篮将比分反超一分。

影片用11分钟左右的篇幅详细描绘了比赛的最后3秒钟苏联队的神奇逆转:苏联队获得第一次重赛机会但未进球,申诉计时器仍有故障需再次重赛。

此前出现过两次的篮球规则与秩序的”化身“国际篮联秘书长威廉·琼斯,该角色坚守篮球是”一项绅士的运动“理念,在此前出现的剧情中两次做出不利苏联队的主张,第一次在影片复杂情节部分苏联队赴巴西参赛却与巴西队发生斗殴,其主张罚下苏联队员。

03努力配的上荣誉

第二次在决赛下半场美国队不断使用的脏动作,其认为尚在规则允许范围故驳回苏联队抗议对手犯规的申诉)的主张下,苏联队再次获得3秒钟重赛机会,这次亚历山大·别洛夫果断将球投进,完成对美国队的绝杀,苏联篮球队首次获得奥运冠军。

该片的尾声部分除了描述苏联队夺冠后苏方忘我的庆祝与美方的不甘,更着力刻画了赛后在更衣室内核心球员谢尔盖·别洛夫在会意全队后,提出将全队夺冠奖金全部献给主教练加兰任(为儿子做手术)以及全队向其鼓掌致敬的情节。影片最后以加兰任的儿子将奥运奖杯放在家中陈列墙的最高处结束的镜头结束。在此部分中,此前描述的所有困境与危机也随着球队夺冠得到圆满解决,所有正面角色都在此时得到了“净化”。

《绝杀慕尼黑》在影片的一开始就展示了主角加兰任的背景:虽然身为知名篮球队的主教练,然而却是普通的工薪阶层,有着不幸的家庭,既没钱也没权。在其就任苏联男篮主教练,提出了在奥运会上战胜美国队这一目标之后。

他带领球队战胜美国队的职业困境和让儿子出国手术的个人困境和交织在一起,让他此后的行为选择——自费为球员治病、买隐形眼镜;庇护组织想要开除的球员以及在半决赛前得知儿子出国手术未获批准后。

全场比赛如同梦游,甚至赛后询问队员才知道比赛已获胜等——塑造了其即真心关爱队员同时又把家庭放在首位的这样一个充满人道主义关怀、有血有肉的饱满的硬汉形象。

04体育无国界,但人是有国界的

电影从意识形态语境中产生,并创造意识形态话语。体育电影作为一种以传播为目的大众文化产品,其表象必然对其产生的社会所处的历史条件与意识形态进行再现,故而使其成为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最佳载体之一。

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通过有意识地控制文本的展示再现彼时各自社会所处情境,用影片音画的展示与主题的讲述积极参与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建构。

《绝杀慕尼黑》作为一部俄罗斯站在当下回顾过去苏联时代的电影,内向反思自然是避免不了的环节,对苏联时代的弊端批判毫不留情:影片中的苏联社会生产力低下,物质上难以有效支持主角实现梦想;同时体制僵硬、官僚主义成风、政治挂帅一切,行事效率极端低效,制度上也处处掣肘主角

彼时俄罗斯所处的复杂国际政治环境又使得影片要处处强化俄罗斯在的主体地位。

在俄罗斯体育形象遭受巨大损失之际,针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长期以俄威胁为由,对俄罗斯进行多重制裁与打压之时,制作并公映了这部讲述以俄罗斯为主体的团队,克服恶劣条件,坚守规则,公平公正地战胜了看似强大实则分裂且无能的美国队的故事。

多重的复杂意识形态也造就了这部蕴含多重意识形态输出的电影,它不仅是俄罗斯电影人在大银幕上对美国“流氓行径”的直接反击。

是在俄罗斯经济持续低迷之际,通过塑造坚忍不拔的俄罗斯英雄群像,对俄罗斯的民族精神进行构建,进而在意识形态领域塑造一个强大的、百折不挠又充满的人情味,并与苏联时代划清了界限的新俄罗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慕尼黑   苏联   球员   人心   俄罗斯   美国   意识形态   主教练   球队   主角   影片   努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