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学步背后竟然另有隐情,你知道吗

战国时候,相传赵国的都城邯郸的人,以走路姿势特别轻盈优美而远近闻名。

燕国寿陵有个少年,随经商的父母来到邯郸,他觉得这里人走路姿态优美,非常羡慕,就跟着学起来。他整天在街上专注地看邯郸人走路的一举一动,仔细琢磨着人家走路的特点。几天以后,他开始一步一步模仿,可是总觉得很别扭。他想,可能是自己走了十多年的路,积习难改吧。


于是,他决心忘记自己原有的步法,完全按新步法走路,但是毎走一步,都要花九牛二虎之力,手脚身体很难协调一致,一时间竟弄得手足无措,始终找不到诀窍在哪儿。很长时间过去了,这位少年始终没有学会邯郸人走路,还把原来走路的姿势也忘记了。

这是传统的邯郸学步,其实,真实的情况是下面的样子。

在“邯郸文旅”有篇文章中提到,燕国少年到邯郸不是为了学走路,而是学一种叫“踮屣”的,独特的邯郸舞步。

《史记·货殖列传》中有记载,说邯郸有一种舞步叫踮屣,就是穿着没有跟的鞋,抬起脚跟,脚尖着地旋转飞舞,相当漂亮。

南北朝文学家陆厥在《邯郸行》中对邯郸无不有过这样的描述,“赵女叶鸣琴,邯郸纷徙步。长袖曳三街,兼金轻一顾”。

这样说来战国时期的邯郸舞步有点类似于战国时期的长袖芭蕾舞。传统版本中的燕国寿陵少年,就是个励志的榜嘛,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他不远千里前来学习,只是没有找到好的学习方法而已。

据邯郸文旅记载,少年在独自练舞时意外摔伤了腿骨,从此不能站立只好匍匐而行。可他矢志不移决不半途而废的决心,感动了赵国舞师。赵国舞师千方百计从远方为他请来当时的名医,妙手回春,治愈了他的断腿。寿陵少年蹦跳如初后,更加发奋努力,终于学得“踮屣”真传,成了一代舞蹈家。


如此一来,你是不是对这个少年肃然起敬了呢。

如今,在邯郸沁河边上,还立有“学步桥”的石碑。凡是到邯郸的游客,几乎会慕名来到学步桥,感受邯郸学步少年矢志不移的坚毅。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学步”的过程是艰难的,甚至还招来了别人的嘲笑,但只要坚守本心,矢志不渝,并坚持勤学苦练,一定会得偿所愿,一鸣惊人。

另:而根据2006年历史学者杨善群关于燕赵的歌舞艺术的研究,他认为邯郸学步中的“步”不是指人们的走路姿势,而是指燕赵两地特有的舞步——“踮屣”。西晋著名文学家左思,创作《三都赋》,其中《魏都赋》中有“邯郸躧(“躧”音xi,通“屣”,本意是“鞋”,而且是没有脚后跟的鞋)步,赵之鸣瑟”的诗句。北魏张铣注解说:“赵地,亦多美女,善行步,皆妙鼓瑟。”这里的“躧步”、“行步“都是泛指“舞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1

标签:邯郸学步   燕赵   步桥   邯郸   矢志不移   隐情   步法   文学家   舞步   姿势   少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