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 八宝印泥

永不褪色的技艺亘古不变的信誉

--漳州八宝印泥


水墨丹青千年古韵,一方艳色相守辉映。千年悠悠,一方印记伴随着名家字画留存于世,便成为了我们后人一个鉴定的凭信。历史上的书画大家使用印泥都很讲究,有时鉴定一幅古画真伪的关键,就在这小小的方寸之间。在我国印泥制作工艺中,漳州的魏氏丽华斋八宝印泥与北京的荣宝斋印泥、杭州的西泠印社印泥并驾齐名,闻名海外。

相传,漳州八宝印泥创制于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当时,颇懂文墨、能书会画的漳州源丰药材行的老板魏长安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将自己研制的八宝药膏作为印泥钤盖在书画上,发 印色光艳,令人耳目一新。魏氏大喜,遂研制改进,将八宝药膏转产为八宝印泥上市,一时间文人墨客惊为异宝,生意兴隆。

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汀漳龙道台侯嗣达为八宝印泥取号“丽华斋”,并作为贡品送入清廷内宫,乾隆皇帝对八宝印泥赞不绝口,将印泥赏赐给近臣,令其声名大振。

因采用珍珠、玛瑙、珊瑚、麝香、梅片、金箔、琥珀、朱砂等八贵珍品精制而成,故名“八宝印泥”。与一般印泥相比,八宝印泥具有色泽鲜艳、气味芬芳、浸水不化、火烧留痕、燥天不干、雨天不霉、夏不渗油、冬不凝冻八大优点,深受历代名人的喜爱,更是书画大家的“红颜知己”。弘一法师称其“莹润精妙,冠绝侪偶”;孙中山先生为其题写“品重珍珠”四字,加以赞誉;邓廷祯在《闽中口号》一诗中曾以“好买寿山新石骨,朱文如虿印漳泥”称赞与福州寿山石相得益彰的漳州八宝印泥。

经历了三百多年的历史变迁,漳州八宝印泥仍能在商海的浮沉中经久不衰,靠的不仅仅是独特的技艺,

还有“货真价实”“诚信为本”的经营之道。

清中叶至民国年间,漳州本地出现多家仿效魏氏生产八宝印泥的作坊店铺,如绮红轩、乙尘庐、朱华斋等二十余家,仿造的多了,品质自然参差不齐,但魏氏生产的“丽华斋”在市场的冲击下,并没有以次充好、偷工减料,仍然一如既往地采用八贵珍品精制而成,做到了真正的诚信经营。清末,龙溪知县曹本章曾出告示,禁止假冒魏氏丽华斋八宝印泥。丽华斋坚持诚信经营,以质取胜而独立潮头,而当年的同业却多数早已消失在历史的洪流中。

新中国成立后,在对个体私营企业的改造中,八宝印泥由分散走向集中。1956年,原魏丽华斋传人宋月娇与其他两家私营店带配方进入了漳州市文教日用品厂专设的八宝印泥车间。1982年,福建省人民政府拨专款兴建八宝印泥大楼,使文教日用品厂的生产逐步转向以生产八宝印泥为主的专业厂,成立了现在的漳州八宝印泥厂。然而,上世纪90年代末,由于管理和技术出现偏差,产品质量不稳定,许多书画家不再信任八宝印泥,八宝印泥厂负债200万元,陷入困境,濒临倒闭。八宝

漳州市八宝印泥弘雅工艺有限公司

中华老字号 国家联章物酒文化通产保护项目愤赠友人的珍贵礼品


青年路242-5号漳州八宝印泥厂门市部

印泥厂全体职工为了保住八宝印泥这个老字号,在配方、产品、包装上大胆创新,令印泥的色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品质也得以提高。目前,九龙璧包装的印泥盒底部都镂刻着农历纪年标记,几百年后的收藏家都可以通过生产年份触摸八宝印泥的脉络,见证今天八宝印泥的品质,这也是如今八宝印泥人的郑重承诺。

在追求创新和开拓市场的同时,漳州八宝印泥厂深知有些东西是必须坚持的。今天的八宝印泥生产。一方面坚持采用传统工艺和传统工具,完全手工操作,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产品的品质。另一方面,坚持采用上等材料,如蓖麻油一定要用10年以上的陈油,艾草只选用龙岩出产的10厘米以上的。此外,八宝印泥是全行业唯一真正含金箔的印泥,而所有金箔都是纯金打造。这是对市场的信诺,更是对文化的传承。在强烈的责任感支撑下,经过10年努力,漳州八宝印泥厂终于走出低谷,浴火重生再次走向了辉煌,再度成为书画名家的不二之选,并成为印泥行业唯一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品牌,市场份额占到了全行业的四分之一。正是一代代八宝印泥人用永不褪色的技艺和亘古不变的信誉,书写着对历史、对当下、对未来的诚信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漳州   印泥   青年路   漳州市   金箔   药膏   老字号   亘古   珍品   技艺   色泽   书画   品质   行业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