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王国维、陈寅恪、鲁迅到杨禹,谈谈知识分子的骨气与品格

1927年农历五月初三,一代国学大师王国维自沉于颐和园昆明湖,追随他的信念和理想而去,留给后人无尽追思。

两年后,王国维先生的密友、近代史学大家陈寅恪在为其撰写纪念碑铭时,评价王国维先生有两句话值得人深思,一句话名震古今,另一句话却鲜为人知。

左为王国维先生,右为陈寅恪先生

鲜为人知的那句话是:“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意思就是王国维先生的学说,有时可能会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一般在为人做墓志铭时,都是好话说尽、极尽赞扬,但陈寅恪先生却别具一格、实事求是,体现了一位伟大学者超凡脱俗的品性与一位伟大知识分子难得的道德操守。

纪念碑铭的另一句话则就名震古今了,陈先生评价王国维:“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陈先生的评价,是王国维先生的崇高赞誉,笔者自以为,这也是陈寅恪先生内心对广大知识分子的呐喊。

百余年前的中国,诸多知识分子沦为“御用文人”,为权贵而折腰,一些御用文人舞文弄墨,粉饰太平,颠倒黑白。陈寅恪先生的呐喊,是呼唤知识分子良知的回归。

而鲁迅先生,则对那些无耻文人进行了彻底地批判和痛斥,在《纪念刘和珍君》中,鲁迅先生说:“而此后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尤使我觉得悲哀。我已经出离愤怒了!

百年以后,作为后来者,我们仍能记得王国维先生的《人间词话》,陈寅恪先生的《柳如是传》,鲁迅先生的杂文和小说更是影响数代中国人。

而当年的那些所谓的学者文人,我们还能记得几个呢?

近期央视评论员杨禹被评论了,冲上热搜,引无数人关注,或支持,或吐槽,各路人马大战得不可开交。

杨禹图

作为我们这代的年轻人,我们自小就在电视机上看杨禹的评论,学生时代对他则尤其崇拜,杨先生博闻强识,腹有诗书,对热点话题的评论常常口若悬河,滔滔不绝,锦绣辞藻,让人折服。

惭愧的是,笔者已多年不看电视了,若不是此次杨先生被冲上热搜,杨禹这个名字已快淡出我的脑海了。看到熟悉的人,总会觉得亲切,遂到网上找寻杨先生最近的评论视频观摩学习。

但是现而今再看,大部分话语与十年前几无异同,当年觉得华丽的辞藻,现而今再听,已然失去了往日的韵味。“听君一席话,胜似一席话”的感受却尤其强烈。

杨先生说话总是高屋建瓴,可能是其久居庙堂之高的缘故,我等处于江湖之远、为生计打拼的人自然难以理解和体会杨先生的真知灼见。

舞台上说的最欢的讲者,只为台下最前排的观众表演,不知是否是一种悲哀。

那种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知识分子,去哪里了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12

标签:立命   昆明湖   知识分子   现而今   碑铭   鲁迅   辞藻   御用   骨气   品格   文人   学者   评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