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牵头启动“碳寻计划”助力减排,亿元级资金聚焦CCUS

近日,旨在连接创新技术研发方和产业力量,推动前沿 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走向规模化应用的“碳寻计划”在北京启动。据悉,这是中国CCUS领域首个由科技企业发起的大规模资助计划,资金规模在亿元人民币级别。

该计划由腾讯联合产业伙伴、投资伙伴和生态伙伴共同发起。计划将聚焦下一代前沿的CCUS技术,通过灵活的催化性资本,公开征集创新技术的项目方案,打造有示范性作用的落地项目,孵化有正向经济性潜能的初创企业,同时助力CCUS基础能力建设。规划中期望能够落地5-10个技术试点,加速5-10家初创企业,孵化数个可持续工具或平台,最终实现千万吨级的减排。

气候变化是人类社会所面临的全球性挑战。在业内看来,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作为减少碳排放、保障能源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是支撑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不可或缺的关键技术之一,对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CCUS任务艰巨、维护成本高

2022年8月,科技部、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提出将通过科技创新行动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其中重点强调了CCUS技术。

但CCUS是长环节、跨领域、众路线的多技术产业,科技创新与前沿技术的落地将成为成本下降与规模应用的关键。而前沿技术从科研试验走向大规模应用,面临着风险大、成本高、建设周期长、基础数据缺失等一系列挑战。

科技部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主任、“碳寻计划”专家委员会联席主席黄晶指出,在不可能完全放弃化石能源的条件下,CCUS是实现《巴黎协定》温控目标的必要技术手段,是支撑碳中和的托底保障。但是全球CCUS区域发展不均、行业成熟度参差不齐,减排潜力有待释放。相较全球温控2℃目标需求(约100亿吨/年),CCUS当前的捕集规模差距巨大(仅约4000万吨/年),任务非常艰巨。

科技部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主任、“碳寻计划”专家委员会联席主席黄晶

黄晶表示,我国CCUS与欧美等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相关研究表明,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需要CCUS贡献5亿-29亿吨CO₂减排量,CCUS技术发展面临巨大挑战,一定要结合国情,从能源供给安全、行业低碳转型、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方面,把CCUS提升到战略性技术的高度,进行超前部署。”

中国科学院院士、“碳寻计划”专家委员会联席主席姜培学表示,CCUS技术的发展已经进入了快车道,产业链即将迎来爆发的临界点。只有基础研究、技术研发以及工程示范多环节同时发力,提前布局颠覆性技术创新,设定近、中、远期技术目标,才能充分发挥CCUS技术在我国双碳战略中的角色。

从企业端来看,成本是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华润集团环境健康和安全部总经理孟小周在圆桌论坛上表示,华润集团近年来在上10万吨级负氧燃烧二氧化碳捕集项目上做了大量尝试,但“前期的投入、后期的维护成本都很高,特别是捕集二氧化碳、如何利用消化是同等难题,这个矛盾特别突出,挑战非常大”。

CCUS技术“只有商业化模式才能实现”

对于CCUS当下面临的问题,亟须创新机制的资金、资源、技术、能力的系统支持以加速规模化落地,回应碳中和的需求。

“碳寻计划”因此应运而生。此次亮相的“碳寻计划”针对不同阶段与类别的项目开放三大创新通道,通过试点支持——支持前沿技术的首个工业场景示范项目、初创孵化——加速有正向经济性的早期创业项目的商业孵化、能力建设——支持构建行业基础能力、数据和标准(如数据库、固碳效益监测工具、数字化能力等),推动前沿技术走向规模化应用。

随着启动会的举行,“碳寻计划”的在线申报也同步开放,第一季申报截止时间为6月底。

项目总览与申报通道类别

在启动会上,17位顶级专家组成的“碳寻计划”专家委员会也向社会发出倡议:支持创新型CCUS技术的试验、示范及相关研究平台的建立;鼓励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和金融机构密切合作;国有和民营企业结合各自优势,共同支持CCUS关键技术的研发、应用和商业化运营;进一步提升社会各界对CCUS技术的认知,鼓励多方参与CCUS技术投资和项目建设;广泛开拓CCUS技术国际合作的机会,探索建立CCUS国际联合实验室,推动创新性、颠覆性CCUS技术在中国的试验与示范。

十余家产业、投资、生态合作伙伴也将纷纷开放自己的能力,共同以公益的心态、连接的力量、前瞻的判断,打造可持续的影响力。他们包括产业合作伙伴海螺集团、华润水泥、华润电力、广东能源集团、河钢集团、蔚来、沙特基础工业公司(SABIC)、深圳能源、万科等不同领域的头部企业,也包括经纬创投、蔚来资本、OGCI China Climate Investments、红杉中国等投资合作伙伴,还有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碳捕集利用与封存专委会(CCUSA)、Global CCS Institute、广东南方碳捕集与封存产业中心、Impact Hub Shanghai等生态合作伙伴。

腾讯可持续社会价值副总裁许浩告诉南都记者,希望推动CCUS技术商业化的发展,“因为我们觉得CCUS技术从现在的几百万吨成长到未来的几十亿吨甚至上百亿吨的规模,一定要通过商业化的模式才可能实现,没法通过公益的形式、没法通过其他的形式来实现,碳寻计划本身我们是没有明确的商业需求的。”

许浩还表示,“腾讯和CCUS技术,其实关系不大。所以我们希望站在一个相对比较中立,站在一个相对公益性的角度去推动这个技术的发展,我们背后的思考是这个产业如果能快速发展,大家一定能够在里面找到商业机会,但是找到商业机会本身不是碳寻计划的目标,因为这个产业现在还没有形成”。

采写:南都记者 汪陈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腾讯   科技部   华润   计划   助力   中国   成本   资金   目标   产业   项目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