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ada、miumiu最终也走了,银泰in88为什么留不住奢侈品大牌?

曾经大牌云集的高奢商场王府井银泰in88,如今一个奢侈品大牌都不剩了。



3月26日,商业那点事儿小编走访该商场时发现,原位于1-2层的奢侈品牌Prada和miumiu均已撤店。而这也是继Burberry、卡地亚、蒂芙尼等高奢品牌离开之后,最后一批撤出的大牌。


对于Prada和miumiu撤店的原因,小编以邮件的形式分别发给了相应品牌母公司及银泰in88官方邮箱,截至发稿前暂未收到回复。



据周边门店的工作人员透露,银泰in88平时客流就很稀少,所以不少品牌选择了退场。小编观察发现,即便在就餐高峰时段,该商场内客流依然寡淡,各餐厅落座的不超过10桌。


大众点评数据显示,银泰in88三万平方米的营业空间内目前仅有42家店铺,其中还包括Prad和miumiu等部分已经关闭的品牌,这意味着现阶段银泰in88商场内营业店铺可能更少。


曾经的银泰in88奢侈品品牌云集,Valentino、Y-3、Bottega Veneta等众多品牌分布在商场1-2层,商场内有Burberry、Cartier等一线品牌,但奢侈品品牌未能给银泰in88带来有效的增量,在随后几年,这些奢侈品更是逐渐从商场中撤出。



小编通过银泰in88官方微信公众号信息对比发现,此前该商场曾引入过松山棉店、TASAKI、六福珠宝、万宝龙等品牌,目前上述品牌均已撤店。虽然后续有小鹏汽车、超级碗、陕嘻嘻等品牌进驻,但品牌层级对比一目了然。


在撤店潮之前, 银泰in88曾经历过多次大调整。商场的4-8层全部改为写字楼,与商业楼层不再联通。再加之2009年银泰集团对韩国乐天集团股权收购后的改造,经历多次调改,奢侈品始终是银泰in88不愿放手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银泰in88所处的王府井商圈来看,该商场位于王府井步行街北沿开端,且8号线地铁直通商场内部。在如此利好的交通优势下,银泰in88在整个王府井商圈的定位却相当尴尬。相较于商圈内的其他商场,银泰in88缺少属于自己的发展优势。虽然采取了“品牌+旗舰店”的模式,却面临王府中環、王府半岛等同类型奢品项目的竞争;发展体验业态,又无法同东安市场、东方新天地等设计师云集和精致生活类商场媲美。



如果从北京商业整体来看,银泰in88可对标的项目显然也不算多,比拼高端化,北京skp和国贸等商场显然拥有更大体量和更具差异化的品牌优势;和同大众化商场如合生汇、大悦城相比,银泰in88品牌的数量和多样性都不及这两者;从小体量配套商业方面对比,中海环宇荟、远洋未来汇、大悦春风里都拥有比银泰in88更为稳定的客流和品牌矩阵优势。


中国百货商业协会秘书长杨青松认为,适宜走高奢品牌路线的商场在所在区域或城市必须有足够数量的高端消费者,且有足够大的运营空间来匹配奢侈品品牌发展。“奢侈品品牌大多需要较大经营面积,配合其品牌器材、环境布置和产品展示,这也是大多奢侈品品牌将店开在可以进行外立面展示的商场一层的原因。”


银泰in88接下来要如何改变和发展?


2022年11月发布的《北京市商业消费空间布局专项规划(2022年-2035年)》指出,将以王府井为抓手打造千亿规模商业消费集聚区,实施王府井主街景观综合提升和西街片区更新工程,将王府井步行街打造为独具人文魅力的国际一流商业街区。便利的政策扶持,配合王府井步行街的整体规划,或成为银泰in88的发展契机。



北京国际商贸中心研究基地首席专家赖阳认为,凭借优越的地理条件,银泰in88拥有较高的商业基础,如想继续商业发展,势必要对商场进行重新定位。


赖阳进一步指出,现阶段,高奢路线并不适宜银泰in88的发展,高奢品牌的离场恰恰成为银泰in88做出重新调改的机遇。未来,银泰in88可通过引进沉浸式体验业态及潮流业态以增加消费者驻店时间,同北京apm形成人群共享,助力商业回暖。


杨青松同样指出,现阶段银泰in88要做的是清晰定位,目前来看,该商场走高奢品牌路线已经失败,银泰in88应开展市场调研找到适合自己的目标客群,并配合王府井商圈的相关利好政策,做出重新定位,可参考上海TX淮海的年轻定位,通过举办展览和跨界活动,给予消费者持续的新鲜感。


- END -


文字|王思琦

编辑|孔瑶瑶

图片来源|北京商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7

标签:奢侈品   王府井   客流   现阶段   商圈   北京   步行街   大牌   商场   品牌   商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