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迷恋的赵四小姐究竟有多美?看完这些老照片,你就懂了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引言

惊鸿一瞥,换一生留恋。

新旧文化相互碰撞出了一个抛头颅洒热血的时代,也衍生了一个纸醉金迷的时代。一边是革命有识之士为了无产阶级而付出无限的努力,另一边则是威名显赫的世家大族在觥筹交错的酒会中意乱情迷。

1927年春天,天津蔡公馆的一场舞会上,16岁的赵一荻小姐一袭长裙盛装出席,迷人的身姿,姣好的容貌,柳叶细眉,精致的脸庞,年方二八正值青春,是一朵才展花苞娇艳欲滴的花蕾。早在之前的一两年里,就因美好的容颜而被选为《北洋画报》的封面女郎。

赵一荻因家中排行第四,又被称为赵四小姐。赵四小姐幼年时跟随父亲赵庆华移居北京,就读于京城教会学校,父亲被免职后,便带着家眷避居天津租界,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赵四小姐出席了人生中的第一场舞会。

当天,同样参加舞会的还有一个大家都很熟悉的人,他因帅气的脸庞和傲人的气质,在人群中显得鹤立鸡群。后来,人们将其归为民国四大美男之一,这便是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的长子张学良。

那一年,张学良27岁,早在十一年前,由父亲张作霖做主,张学良便与大他三岁的于凤至成家。1924年又再次与有着花容月貌及一身才情的谷瑞玉结婚,谷瑞玉在其后的三年里跟随着张学良南征北战,显巾帼风采。

有着两重婚姻关系的张学良,身居国民党要职,是当时叱诧风云、有头有脸的人物,他所出席的舞会里,人们总是敬他三分。

那一晚,巴结的人更是将张学良围得水泄不通,争相恭维,张学良心有不满,但为表示礼节,便也没有过于表示,只是心不在焉地应答着周围人的话,眼睛漫不经心而又谨慎地扫视着全场,他期待这一个舞会能有些新奇的事情出现。

蔡公馆里参加舞会的人摩肩接踵,有捧着酒杯说笑的,有相拥着身子跳舞的,有神色凝重凑跟耳根说悄悄话的。张学良心想,不过也是个极平庸无常的舞会罢了,若是有机会,就提前离开吧。

正当张学良盘算着要离开之际,人群中闪出了一位靓丽的少女,袅娜娉婷胜天仙,白日姮娥旱地莲。其形也,翩若惊鸿,宛若蛟龙。张学良的眼光被这一位少女紧紧地吸引着,他的心也紧紧地被牵动着,想要离开的念头早已化为乌有,此刻,这惊鸿一瞥,一眼万年。

这一位让张学良失了魂的少女,便是我们前面提到的赵一荻,人称赵四小姐。

赵四小姐缓缓转过脸来,将眼睑一抬,便与张学良的目光对上,霎时间,身边的人和景模糊淡化下去,她的眼里只装下了张学良一人。而张学良眼前,也只剩下了一个散发着典雅、纯洁、温柔似水的赵四小姐。

两人如此四目相对,暗送秋波,时间成为了定格。

那一年的那一场舞会,27岁的张学良和小他11岁的赵一荻一见钟情后坠入爱河,此后他们常常相约到北京香山饭店的高尔夫球场打球,这一家饭店是赵四小姐的父亲赵庆华所开办的。到了夏天,张学良动身到北戴河避暑。

与此同时,赵四小姐也与自家的大哥、二哥结伴,从天津赶到北戴河,与张学良共同避暑。但在北戴河这一个夏日里,张学良安排了他的副官陈大章陪同赵四小姐住在必其饭店,而后也由陈大章将赵四小姐送回天津。

两人的爱恋看似并没有得到赵四小姐父亲赵庆华的支持,赵四小姐的父亲赵庆华曾将四女儿软禁于闺房之中,不允许两人再度见面,但这样强硬的措施并不能打消女儿坚决追求真爱的念头,父亲赵庆华不忍女儿为此受折磨,无奈之下只好停止了对女儿的软禁。

在两人相识的两年后,张学良被调去东北担任东北边防司令长,他仍没有忘记赵四小姐,于是给赵四小姐拨通了长途电话。电话里,张学良希望赵四小姐能够到当时的奉天即沈阳旅游,赵四小姐拿不定主意,没有立即答应。

几天后,赵四小姐满怀欣喜地拨通了张学良的电话,并告诉张学良,自己已经征得父母的同意,可以前往奉天旅游。张学良立马派了副官陈大章前往天津迎接赵四小姐,赵四小姐全家人都赶到火车站为她送行。陈副官将赵四小姐接到奉天的清昭陵别墅安顿,赵四小姐与张学良在奉天度过了一段较为快乐的时光。

不久后,赵四小姐的父亲赵庆华做出了一项令其惊讶的举措,父亲赵庆华在报上发表了一份很短的声明,内容为:

“四女绮霞,近日为自由平等所惑,竟自私奔,不知去向。查照家祠规条第十九条及第二十二条,应行削除其名,本堂为祠任之一,自应依遵家法,呈报祠长执行。嗣后,因此发生任何事情,概不负责,此启。”

大概的意思是赵四小姐不顾家族名誉,与情人私奔,根据家法家规,要将赵四逐出家谱,断绝父女关系。

发表完这一简短的声明后,赵庆华自觉惭愧,从此辞去官职,远离仕途,退隐而居。

赵四小姐初看到父亲赵庆华的绝亲书之后,还是颇为惊讶,渐渐的,她也明白了父亲的用意。赵家与张家向有来往,张学良少年英雄,赫赫有名,大有前途,父亲素来也是颇为赏识。自己与张学良的爱恋,父亲许是早就略知一二的,但无论张学良再如何优秀,也耐不住他已有两位现任妻子的事实。

赵四小姐也清楚父亲从来都不是棒打鸳鸯的那一类人,她知道父亲也到火车站去送她了,发表声明绝情于众也是为了断了有情人的退路,让二位只能大胆向前,同时也挽回了家族声誉,可谓是一举两得。

至于赵庆华辞职隐居,其中也有深意,当时军阀混战,战乱不息,而张学良主政东北奉系,赵庆华效力于北洋政府,两家若是结为亲家,会带来诸多不便,于是赵庆华便乘此急流勇退,不为世人落下口舌。

此后,赵四小姐的生命里只剩下张学良一位有情人了。

但张学良并不能给赵四小姐一个正式的名分,所以只好让赵四小姐以秘书的身份留在自己的身边,知情达理的原配于凤至并没有反感赵四小姐的到来,且对赵四小姐倍加关怀,以姐妹相称。

于凤至甚至做出了很多原配妻子都难以理解事情:为了能让丈夫的情人可以更舒心地生活,花下重金为赵四小姐修建了一幢小洋楼。于凤至和赵四小姐两位才女和睦相处,共同辅助丈夫张学良,1929年,赵四小姐为张学良生下儿子张闾琳。

其实于凤至这一系列令人不解的行为,都是因为于凤至过于明白,唯有如此的无条件表示理解,才能有机会继续与自己深爱的丈夫一起生活下去,否则,她便是那位被抛弃的“糟糠之妻”。

跟随张学良征战沙场的谷瑞丽性情早已发生了改变,沉迷于权力和欲望,特别是在1928年未经许可贸然行事,败露了张作霖离世的消息,渐与张学良产生嫌隙,最终于1931年解除了婚姻关系。

而张学良的原配于凤至,为张学良生下了1女3子,并伴随着张学良出席了许多大大小小的活动,1929年5月17日,孙中山夫人宋庆龄抵沈阳,于凤至等代表共500余人前往车站迎接。两位夫人晤谈太久,以致孙夫人没有正点上车。

于凤至到上海访问,深得宋老夫人喜爱,收为义女,认作“四姑娘”,并与宋氏三姐妹结拜。西安事变后,张学良被软禁在贵州,于凤至将子女在英国安顿好,便急匆匆赶回国不离不弃陪伴在张学良身边。

赵四小姐与于凤至在获得蒋介石的许可之后,两人商量轮流照顾张学良,张学良的两位贤内助此时都住在香港,两城市间的奔波让于凤至有了更深一层次的考虑:赵四小姐的孩子张闾琳年纪尚小,还需多加照顾,若让赵四小姐来回奔波,必定两头都难以兼顾好。于是于凤至做下决定,由自己一人承担起照顾张学良的责任,而赵四小姐安心留在香港照顾幼子。

为家庭操劳了半辈子的于凤至,在当时贵州这样一个恶劣的环境下,作息不规律、饮食不正常,身子得不到很好的休养,久而久之患上了乳腺癌,落后的医疗条件难以缓解乳房时常传来的疼痛,疼痛让她龇牙咧嘴,脸色也逐渐失去了血色变得苍白。

张学良不忍看见自己的结发之妻遭受如此的痛苦,心怀愧疚的他提出建议,让于凤至到美国去接受治疗。于是张学良苦苦哀求宋美龄,希望宋美龄能够念往日旧情,救于凤至一命。张学良的恳求得到了许可,于凤至踏上了去往美国治疗的道路。

于凤至走后,张学良再次一人留在贵州,爱夫心切的赵四小姐听闻此消息,便抛下在香港的轻松生活,不顾一切地奔向张学良。

赵四小姐从繁华、先进的香港大都市来到了囚禁张学良的偏僻山庄里,从衣食无忧的生活一落千丈到想方设法维持生计的生活,但赵四小姐没有任何怨言,即使因长时间生活的压抑而暴怒无常的张学良时常对赵四小姐无故发怒,赵四小姐也没有感到一丝委屈,更没有想要离开的念头。

因为她理解她的爱人,他们的心是连在一起的,她知道张学良的苦闷与难处,她想尽办法疏解爱人烦闷的心情,她为他讲故事,她听他说故事。

囚禁生活长期的食物供应不足,让张学良瘦了好几圈,赵四小姐为了能让张学良吃上营养的食物,她放下自己的大小姐身份,自己动手在屋前的院子里开拓了一片菜地,还颇有模有样地养起了家禽,自此,张学良的营养得到了保证。

张学良在软禁期间,连房门也不能迈出,更别提上街购置属于自己的衣服了,赵四小姐看到张学良身上破破烂烂的衣服,心里也涌出了一股辛酸。保证了张学良食物供给的赵四小姐又操起针线,买来一台缝纫机,自己一针一线地为张学良缝制起新衣来。

心灵手巧的赵四小姐解决了张学良衣食两大难题,张学良的心情也有所好转,在无所事事的囚禁时光里,张学良清楚自己的情人很爱拍照,于是他拿起相机给赵四小姐拍下了许多照片,在那样一个时光里,这是他们为数不多的娱乐活动。赵四小姐为了让张学良可以更加放松,还与他一起研究书籍字画,在赵四小姐的陪伴下,张学良的囚禁生活不再是枯燥乏味,而是添了许多诗情画意的趣味。

好景不长,张学良囚禁生涯刚刚因为赵四小姐的陪伴而有了起色,军统却拿着张学良信奉基督教的信徒身份四处抹黑,因为基督教遵奉一夫一妻制,张学良的原配于凤至原本在张学良身边照顾他,这是合情合理的,没有任何把柄能够被抓到。

可原配于凤至因病到美国治疗休养,此时张学良的身边是一个无名无份的“秘书”赵四小姐,两人“不知廉耻”地搞起来婚外恋,这样可做的文章就大了。

谣言飞满了天际,向张学良和赵四小姐重重地扑来,看来这些军统并不想这个曾经威赫一时的国民党要将有舒坦的日子过。

张学良想起了在美国疗伤的原配妻子于凤至,心中涌起了阵阵愧意,他对于凤至的不离不弃感激不尽,于凤至在张学良心里也有无限的地位,如果说赵四小姐是张学良的爱人,那么于凤至无疑是张学良的亲人。

一时间,张学良也犯了难,是否要与于凤至离婚,给赵四小姐一个正经的名分呢?如果不离婚,这一场风波也许会越刮越大,权衡再三,张学良只好咬紧牙关写下了一封断绝信,并随着离婚协议一同寄往远在美国的于凤至手里。

通情达理的于凤至身子虽然虚弱,但是脑子还是很灵光,她明白这是丈夫不得已之举,也清楚这一切只是一场政治游戏,如果她苦苦挣扎于这个名分,到最后大家都不会完满的结局,于是她落笔在离婚协议上签下了字。

深明大义的于凤至坚信,这一切都将会过去,她期待着丈夫张学良能够早日脱离苦海,她虽然毅然决然地签下了离婚协议,但在她心中,她与张学良永远都是夫妻。她的余生都在等着丈夫恢复自由之身,为了能让丈夫恢复自由后与赵四小姐一同来到美国与她一起生活。

于凤至决心要用自己的努力在美国为丈夫他们打下基础,以便丈夫他们到美国后可以过上之前的幸福生活,她投身于股市,凭借着自己的聪明头脑获得了成功,并购置了美国的房产,成为了美国股市界中一个传奇人物。

一切都准备就绪,只等丈夫张学良重获自由身了。可惜,于凤至并没有在她活着的时候等到丈夫重获自由。

1946年,张学良从贵州被转移到台湾软禁,在台湾期间与于凤至正式离婚,并与在软禁期间一直追随在自己身边的赵四小姐结婚。直到1990年,张学良才最终获得自由,这一年,张学良89岁,赵四小姐78岁。赵四小姐追随张学良到台期间,发表了《好消息》、《新生命》以及《真自由》等著作。

两人从相识相爱到相濡以沫,已跨越了大半个世纪,一个甲子年也已经过去,世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唯一不变的是张学良与赵四小姐两人的爱意。

1995年,被软禁了大半生的张学良做下了一个决定,带着赵四小姐背井离乡,前往美国夏威夷长居,两人在夏威夷安度晚年,过完了人生最后的安稳日子。

2000年,陪伴张学良一生的这样一个中国现代史上颇具传奇色彩的一位女性——赵四小姐,在病中离世,享年88岁。爱妻的离去,令张学良悲痛不已,痛哭流涕,一年后,便也在病中离世,享年101岁。赵四小姐追随张学良的脚步追随了一生,这一次赵四小姐先走了一步,是由张学良追随赵四小姐的脚步而去了。

人间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如果还有来生,赵四小姐仍然会坚定不移地选择跟随张学良的脚步。但也许,如果有来生,便换作是张学良追逐赵四小姐的脚步,张学良一定也会紧紧跟在赵四小姐的身旁,不离不弃。因为这两人之间不变的是,他们共同拥有的爱恋,可以跨越山河、跨越世俗的偏见、也跨越世纪,成为一曲不朽的、永恒的爱情赞歌。

那一年的匆匆一瞥,便是一生的爱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奉天   北戴河   小姐   原配   天津   美国   舞会   丈夫   父亲   自由   张学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