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谈明史-中兴之主朱佑樘

成化二十三年即公元1487年,成化皇帝朱见深去世,太子朱佑樘继位,次年改元“弘治”,史称弘治皇帝。朱佑樘在位期间勤于政事,重视司法,大开言路,努力扭转朝政腐败状况,驱逐奸佞,勤于政事,励精图治,让大明国力迅速发展,史称“弘治中兴”。那么,我们今天就来聊聊这位励精图治的弘治皇帝朱佑樘。


其实朱佑樘的童年生活是非常坎坷不幸的,他的生母纪氏地位不高,是一名宫女。成化皇帝一次偶然见纪氏貌美聪敏,就留下来一夜,时候,纪氏怀孕。但因朱见深独宠万贵妃,万贵妃因其子夭折,见不得后宫有人有子,于是多次派人暗害纪氏和朱佑樘,但纪氏在后宫中人缘极好,因此,朱佑樘躲过了万贵妃的谋害,是靠米粉哺养,吃百家饭长到六岁。到六岁时,因成化皇帝朱见深在太监为其梳头时感叹无子,朱佑樘才得以重见天日和父亲见面,被封为太子。即便如此,母亲纪氏也不放心,怕万贵妃谋害朱佑樘,亲自把年少的朱佑樘带在身边,才使得太子朱佑樘安全的生活在宫中。


成化二十三年春,万贵妃病死,朱见深也因悲伤过度于不久后去世。太子朱佑樘继位,朱佑樘终于不必再担心有人谋害自己了。但可能是幼年的经历影响,父皇朱见深专宠万贵妃,导致自己差点被谋害。于是朱见深就在娶了孝康敬皇后张氏后就不再纳妃。你没看错,作为皇帝的朱佑樘坚持一夫一妻制,这是现有史料记载,中国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坚持一夫一妻制的皇帝,因此,在朱佑樘的后宫中,从未出现过后宫争宠和干政的现象。


安顿好了家里,就开始治国吧。弘治皇帝朱佑樘治国思路开放,他不拘泥守旧,敢于否定前任的政策,大胆拨乱反正。成化后期,朱见深迷信佛道。致使很多奸佞入朝,朱佑樘下令朝中不可崇信佛道,讲前朝法王、国师、道人等人驱逐出朝,使文武百官拍手相庆。在人事安排上,他驱除前朝万贵妃安插的党羽和因传奉制度入朝的德才不配位的官员,遵循唯贤唯德,大量重用贤才之士,这样,形成“弘治朝中多君子”的太平盛世局面。他制定了严格的官吏考核制度,提拔选调官员以政绩为主。


除此之外,弘治皇帝朱佑樘对于宦官势力严加管教、废除了很多苛政律法,对待贤士大臣十分宽厚,君臣之间关系十分亲密,形如一家。因此弘治一朝名臣辈出,诸如谢朝宣、李韶、陈金、沐昆等人皆是有明一代最具远见的边臣能吏。


在朱佑樘执政期间,他力求节俭,减少皇宫的开支和供奉,不大兴土木,此外他下令兴修水利,大力发展农业,繁荣经济。而且朱佑樘十分体恤民生,他常常减免百姓税赋,减少徭役,还多次下诏,禁止宗室勋贵侵占民田、鱼肉百姓,大大缓解了人民的负担,是人口稳定增长,弘治一朝成为大明赋税收入颇高,甚至高过了“洪武”“永乐”“宣德”三朝。


军事上,朱佑樘振兴军备,任用以马文升为主要代表的的朝臣,在京军整顿和边防守御上做了种种努力,采取一系列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军队战斗力。朱佑樘爱护武将,对马文升等武将保护得当,但朱佑樘在军事上主要坚持和平政策,蒙古诸部进犯,也只是打退即可。


总体来说,朱佑樘是明代中叶励精图治的明君。他政绩诚然卓越,宽厚仁慈。历代史学家对他评价极高,明朝万历年间的内阁首辅朱国桢就说:“三代以下,称贤主者,汉文帝、宋仁宗与我明之孝宗皇帝(即朱佑樘)。”


最令人惊奇的是朱佑樘还是一个发明家,他发明了一样东西,我们至今仍在使用,那就是——牙刷。

只是可惜的是,这位大明的中兴之主在位仅仅十八年,弘治十八年,朱佑樘驾崩,大明的一代中兴之主就这样退出了历史舞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大明   成化   奸佞   明史   前朝   政事   励精图治   宫中   贵妃   太子   皇帝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