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和爱到底能不能分开?|研究:帮你识破大多数人的谎言

性和爱到底能不能分开?


我们会因爱而性,还是因性而爱?


如何让我们的关系保持在非常融洽的阶段?


爱与性都是关系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当你想要拥有一段完整的亲密关系时,就需要把握好爱与性的平衡。


性和爱到底能不能分开?


《炮友关系》


大家可能都比较待见的贾斯汀•汀布莱克和米拉•库妮丝在2011年就出演了一部名为《炮友关系》的电影,分别饰演迪伦和杰米,讲述了二人如何从开始约定不谈感情的单纯生理关系,到慢慢日久生情的过程。

我们很难只进行性行为,我们有倾诉的需求,我们有互动的需求,所以在性关系建立的同时,其实是提供了这些需求被满足的机会。


就像片中的两人,会抱怨自己的工作,会聊人生中的各种困惑,在自己有麻烦的时候也会不由自主地想到彼此,这不就是爱情产生的过程么?


《不求回报》


无独有偶,娜塔丽•波特曼和艾什顿•库彻(《乔布斯》的扮演者)在同年也出演了一部类似的爱情电影,《不求回报》,同样讲述的是男女主角相互承诺「只谈性,不恋爱」,但随着交往的深入,最终还是不可避免地坠入爱河的故事。


我们总以为这都是影视剧的桥段,事实上这真的是自然规律——性和爱,谁都没有自信拎得那么清楚的。

为什么有些人可以将性与爱分开?


理论上来讲,性爱分离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发表在Archives of Sexual Behavior杂志上的一个研究表明:性冲动和爱情唤起的大脑区域是不一样的,只有爱情能够刺激脑部这个叫做岛叶的地方,而在性冲动的状态下,脑部的这个区域是没有反应的。所以从最根本的生理层面来看,性和爱情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另外,现在心理学界一直在争论,性冲动是否不单纯是一种像吃饭和睡觉一样的生理需求,更是一种人类的基本情绪?


Aaron Ben教授在《The Subtlety of Emotions》一书中指出,典型的情绪包括下述几个特征:认知、评价、动机和感受。很显然性冲动满足这所有的四个特征。


所以如果性冲动的确是一种情绪的观点成立的话,那么就意味着性冲动是一种不稳定,随机的,可控制的情绪状态,而爱情的稳定性、长久性和掌控性的特点显然与性冲动在属性上有所区分。

再有,男权思想。男权思想虽然并不特指男人,就像女权主义不特指女人一样,只是一种思考模式。但是不得不承认,男性中仍有男权思想的人数比例更多,认为女人是配角和附属品,所以可以轻松将性爱分离。不过在这种定义中的性和爱情可能都不是你想要的——性:工具;爱:占有。

当然还有一种极端的情况是,性瘾,指个体出现强烈的、强迫的连续或周期性的性冲动行为。很不幸地,患有这类心理障碍的群体,不仅能将性和爱绝对分离,而且为了不伤害自己爱的人,甚至不敢和他们发生性关系,因为深深地意识到,自己连性行为都无法控制,更是无法掌控爱情这种复杂的感情的。

最后,性观念的解放。女性的话语权已经越来越独立和自由,尤其在性的问题上,也开始更有自己的主张。不过有时候容易有矫枉过正的倾向,似乎有人开始用女性也能将性爱分离的标榜,来证明男女地位的绝对平等。



为什么很多人无法将性与爱分开?


一个数字其实就可以粉碎大部分人对于性爱可以分离的幻觉了。心理学家Shirley Glass在2003年做了一个调查:74%的肉体出轨的男人,同时也是有情感卷入的。这个数字的背后有很多值得探讨的因素。

往往在说性爱可以分离的时候,这个性所持续的时间不会太久,你能想象跟同一个人只发生单纯的性关系整整一年之后,而毫无感情的情况么?如果只是偶尔或者是意外,那么性爱可以分离的状态是存在的。


所以时间是一个重要的参考维度,如果长时间的炮友关系,其中一方真的毫无感觉,那一定是另外一个人动了真情,才能接受这种违背常理的关系。刚才说到性和爱情刺激的脑区有所不同,但讽刺的是,它们同时有共同作用的一个脑区——伏隔阂,就是我们常说的快感部位。


我们用常识来判断一下,一个一直能让你产生快乐的人,时间久了之后,没点情绪上的卷入,这说不过去吧?短期的刺激,无论这刺激是什么,我们都还能用意志力克服;但是长期的高强度刺激,就很容易失控。

来自Concordia大学的一个研究表明:情感依赖其实是可以从性欲望中产生的。


心理学家Jim Pfaus 和他的研究团队发现性和爱的过程共享一些相似且非常重要的规则:都需要情绪和动机来预热,以及做决定的过程都类似毒瘾发作的过程。所以性和爱这两种行为过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由性生爱和由爱生性都是正常的规律。这似乎也顺带从理论上解释了有些人为什么可以从炮友变情侣的原因。


无论是研究结果,还是我们生活中所见所闻,都在向我们传达一个信息:性和爱难以分离。我是愿意相信的,爱情的美好不在于单纯圣洁,而是我们可以和相爱的人享受自在情绪和行为的表达,动人的情话是爱情,富有激情的性爱也是爱情。


我也愿意相信,不像动物一样只是因为繁衍后代而发生性行为的人类,赋予了这个行为单纯生理需求之外的意义和价值,我们有时候也许不承认,但事情还是这么发生了,不是么?



面对情欲与亲密,我们怎么让关系更平衡?


首先我们先来看看,爱情到底都是有什么组成的。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提出的爱情理论认为,爱情由三个基本成分组成:激情、亲密和承诺。与其说是三个成分,不如说其实就是我们恋爱的不同阶段。

爱的初期是吸引,欲望与情绪的冲动


初期的时候,所谓的热恋期,也就是激情元素,在这个阶段,我们对性吸引是更敏感,性需求是更强烈的。所以性的分量占得多一些,是合情合理的事情,在初期的相处中,大可以享受这种吸引和需求的满足,不用过分介意性关系到底意味着什么,或者是不是会影响到爱情的本质。


可以说,在这个阶段的情侣双方,都是略显盲目和冲动的。但与此同时,这个阶段又是为之后的磨合期做准备,因为如果性关系方面是和谐的,那么对于之后稳定生活中的相处,是一个很好的润滑剂。

爱的中期是亲密,分享彼此的秘密


如果彼此性的吸引能够持续一段时间,那么就会进入亲密关系的阶段。在这个阶段,我们会聊过去的故事,聊人生的困惑,还有对未来的憧憬。自然而然地,对于性需求之外的精神需求和亲密感的需求就会大大上升,到了需要探索更多的兴趣爱好和找到更多的价值感共鸣,来实现对对方的进一步深入交流。


如果之前的性关系没有进展得很顺利,那这个阶段应该完成的精神交流的任务就会被分心,不能顺利进行。所以这个阶段应该更关注对方的内心世界是否也足够吸引自己,还有自己能够对方带来那些更有价值的人生体验。


爱的后期是承诺,彼此信任与支持

最后的承诺阶段,大概是很多人期待的“结果”。如果之前的两个阶段都能够理智又不是感性地应对,那么自然就会开始勾勒属于两个人的未来。我们之所以愿意和眼前的这个人携手走完余下的人生,就是因为最重要的两个因素得到了满足,激情和亲密。


谁也没有办法时刻保持激情,谁也没有办法分秒都要亲密,但稳定是相对的,在这两个阶段的成长中,对于性的掌控感提升了,对于亲密的理解深刻了。到了承诺阶段,注意力可能就会扩展到彼此的家庭,还有未来自己的小家庭。

也许会少了些激情,也许亲密变成了亲情,但这就是爱情最终你希望看到的样子,不是吗?性和爱本是水乳交融,又矛盾对立的,希望你能找到属于你自己的平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8

标签:男权   性关系   脑部   心理学家   初期   谎言   亲密   情绪   感情   阶段   需求   过程   关系   激情   人生   爱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