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到明清,从君臣关系的微妙变化看历史的倒退

中华的历史源远流长,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一个一直传承到今天的民族,几千年来的演变产生了许多令国人引以为傲的璀璨的文化,然而历史的车轮其实并不是一直在前进。


从先秦到明清,君臣之间的平衡关系就是一直在倒退甚至是堕落的,用今天的眼光去回望这两千多年的历史,不免让人感慨万千。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革了殷商的命之后,就确立了封邦建国的制度,作为天下共主的周天子将天下分成了若干个小企业交给诸侯去打理。


作为小企业的老板,诸侯们都希望自己的企业做大做强,都在想办法招揽人才。


于是人才就成了诸侯们竞相争取的稀缺品,这个时候的人才在老板面前是很拽的,因为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据史书记载,孟子“传食于诸侯”,各国诸侯对孟子都不敢怠慢,将其待为上宾。


孟子也当仁不让,一会儿敲打一下齐威王,一会儿又教育一下梁惠王,而这些诸侯们也只得恭恭敬敬地聆听孟先生的教诲。


齐威王听说孟子到了齐国,想亲自到宾馆去向孟先生请教,但是又碍于面子,于是就派使者去给孟子传话,说自己因为感冒不能吹风,麻烦孟先生到宫里来见自己。


这其实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齐威王也给足了孟子的面子,没想到孟先生的脾气却非常的大,直接对齐威王的使者说:我也感冒了,我也不能吹风,要见让他自己来。


正所谓布衣怀道,能抗礼天子,可见在先秦时期君主和“士”这个阶层相对来说是平等的。


然而到了秦汉大一统之后,皇帝的地位被无限拔高,这种情况就再也没有了,士大夫阶层成了协助皇帝维护其统治的副手,这就是所谓的共治天下。


说得直白一点就是皇帝是董事长,士大夫们成了董事会成员,相比孟子,士大夫们已然没有了“抗礼天子”的权利。


唯一的尊严就是还能够坐而论道,士大夫们还有坐的权利,可以坐下来边喝茶边和皇帝讨论国政。


此时的君臣关系看上去似乎还算平等,但其实已经失去了平衡,逐渐倒向了皇权一边。


这种坐而论道相对还算平等的关系在持续了一千年后被赵匡胤彻底终止了。


赵匡胤虽然是一介武夫,但是却心思缜密,不但导演了陈桥兵变和杯酒释兵权这两部经典之作,还波澜不惊地撤掉了士大夫们坐了千年的椅子。


史书记载,当宰相范质等人上朝时像往常一样坐着与赵匡胤议论国政的时候,赵匡胤却借口自己眼花,看不清奏折上的字,让大家上来帮自己看。


当范质等人看完奏折退回去时,却发现椅子已经被太监悄悄地搬走了,这件事情发生在乾德二年的正月十九日。


这看上去似乎是一个普通的日子,然而这一天也成了划时代的一天,坐论之礼从此而废,本该拥有的权利被剥夺之后,坐椅子就成了皇帝的恩典。


从先秦到宋朝,士大夫们的尊严被皇权一步一步地剥夺,就像油价一样,涨上去了就再也不可能降回到从前。


宋朝的士大夫们被搬掉椅子之后剩下的唯一权利就是可以处理国政的权利。


宋朝的宰相可以单独开府,有自己的相府,可以在相府处理国政,有很大的裁决权,而这仅有的一点权利到了明朝就被完全剥夺了。


明朝废掉了丞相改为内阁,而内阁就设在皇宫之内,内阁的辅臣只能有建议权而没有裁决权,和皇帝的关系更像是一个打工者和老板的关系。


不但如此,还会随时被老板拖到午门外让太监打屁股,可以说到了明朝皇权已是一家独大,而士大夫们的尊严已被剥夺殆尽。


如果明朝士大夫们的尊严是0的话,那么到了清朝就是负数,权力的傲慢在此时更加体现得淋漓尽致。


即使是军机大臣这样的大员也只能在皇帝面前跪受笔录,皇帝坐在御座上说话,下面的大臣只能跪着记录,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大家可以脑补一下。


如果皇帝一时心情高兴赏了一把椅子,都会被这些饱读圣贤书的士大夫们视为天大的恩典,甚至引为一生的荣耀。


士大夫们至此已被完全驯化,君臣关系堕落成了主人和奴才的关系,而对于士大夫们来说能够成为奴才是莫大的光荣,因为被主人当成奴才就说明自己进入了这个利益集团的核心。


两千多年来君臣关系的演变实质上是一种历史的倒退,先秦时期的精英们有“士”的精神,有气节有风骨,直接怼君主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因此春秋时代思想繁荣群星璀璨。


唐宋的士大夫们还算有情怀有担当,有的耿介之士甚至敢于犯颜直谏,而到了大清就只剩下通过密折向主人举报告密了。


一时之间小人当道,鼠辈横行,而这样的帝国是绝无可能走向文明开化的。


英国人通过大宪章一步一步限制王权,从而走向了文明开化,可见一个国家若要真正的文明开化,前提就是要平等。


无论是君主立宪还是几个权的分立都是一样,其目的都是让权力平等,不能一家独大。


而中华两千多年的历史却是反其道而行之,从秦汉到明清一直在皇权专制里面鬼打墙转不出来,一遍又一遍地轮回。


直到辛亥之后才知道民主自由平等这些理念的重要,而这些平常的并不深奥的理念竟然还都是舶来品,国人用了两千多年才搞懂。


数千年悠长的历史产生了璀璨的文化,名士大家辈出,然而却没有滋生出走向文明开化的种子。


究其原因还是皇权与平等是一对水火不容的死敌,有专制就不能平等,若平等了就无法专制。


饱读圣贤书的士大夫们其实都明白,只是这些精英们和皇帝互相加持互相依靠,形成了一个特权阶层来压榨其他的大部分人。


而这种压榨达到一个临界点的时候就会天下大乱,从而江山易主,产生出一个新的特权阶层,又开始了一轮新的轮回,不得不说这是数千年历史的一个痛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2

标签:先秦   国政   孟子   明朝   关系   皇权   士大夫   诸侯   明清   微妙   平等   皇帝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