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遇春死因之秘:被朱元璋害死?死于神秘人之手?身患隐疾而终?

明朝是很多历史爱好者感兴趣的朝代,大家都知道,明朝初年一起帮助朱元璋打天下的有很多谋士武将,一直到1368年朱元璋定都到南京,一共有五位功勋卓著的开国元勋被封为一等公爵。这五位将军按照排行分别是徐达,常遇春,汤和,李文忠,邓愚。

徐达剧照

徐达和常遇春毫无疑问是朱元璋建立明朝中功劳最大的将帅,大多数人认为徐达的才能认为高于常遇春,但也有人认为常遇春的能力不在徐达之下,而且常遇春身上的传奇故事相对徐达可要丰富很多了。有人说常遇春勇猛无敌,有人说常遇春好杀降将,有人说常遇春怕老婆,在金庸老先生的作品中也出现了常遇春的戏份。

其实,历史上关于徐达和常遇春到底谁更强的讨论,一些历史典籍里也有记载,两人并不是一个类型的将领,徐达是个战略家,常遇春确是一个战术家。两军阵前,行军布阵,怎么杀敌,常遇春是行家。徐达却是运筹帷幄,分析战局,决胜千里。在朱元璋建立明朝的战争中,徐达总是作为元帅,而常遇春一般是前部正印先锋官,包括后来徐达在朱元璋集团中的地位,所受朱元璋的器重来看。徐达的能力确实在常遇春之上。

倚天屠龙记常遇春

即使如此,常遇春这么一位不可多得的良将,为什么在39岁时就离世而去。在金庸先生的小说《倚天屠龙记》中,张无忌身中玄冥二老的玄冥神掌之后,张三丰带着张无忌欲想前往少寺山少林寺将没学全的九阳真经学过来,以驱除张无忌体内的寒气。

正好在汉水舟中碰到了同在的蝶谷医仙胡青牛。此时天下可能救活张无忌的只有胡青牛了,常遇春并以自己的性命作担保。但胡青牛却必须要求张无忌加入明教,不然不给张无忌治病。但此时的张无忌却谨记太师傅的教诲:治病是治病,作为名门正派武当派不可能加入明教。此时义气的常遇春提出要以自己的命换张无忌的命,这种仗义的做法碰到的却是号称见死不救的胡青牛。此时还是聪明机智的张无忌解决了问题。

不过,在治疗常遇春的截心掌时加重了一倍的剂量。当时身强力壮的常遇春阴差阳错恢复了身体。所以胡青牛最后得出结论:常遇春不能活多久,在金庸先生的小说中,常遇春是这样活到39岁就身亡的

常遇春

那常遇春有没有可能是朱元璋害死的,众所周知,朱元璋这个人,尤其在当皇帝后,生性多疑,毕竟从一介和尚走到一国之君的位置,谁都不能完全放心。1370年朱元璋对当年追随自己建功立业的文人、武将论功行赏。开国功臣一共34人,其中有14位被朱元璋杀掉。还有著名的胡惟庸案,空印案,郭恒案。真有一种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的感觉。像明朝初年有好几个知名的功臣都没逃过,徐达、常茂、李善长、李文忠、冯胜、郑愈、汤和、傅友德、蓝玉、唐胜宗、陆仲亨、周德兴、华云龙、顾时、耿炳文、陈德、郭兴、王志、郑遇春、费聚、吴良、吴祯、赵庸、廖永忠、俞通源、华高、杨璟、朱亮祖、胡美、韩政、黄彬、曹良臣、梅思祖、陆聚这些看国的功臣中,最终朱元璋没有杀的,只有信国公汤和、黔宁王沐英、武定侯郭英和长兴候耿炳文。由此可以看出朱元璋的残暴多疑。

朱元璋剧照

不过常遇春被朱元璋杀死的可能性较小,因为常遇春是在洪武二年去死的,按理性分析,当时天下初定,不说王朝新立,当时中原的形并未平定,朱元璋若是乱杀大将,很容易引起混乱,打乱自己的阵脚,常遇春也是一员不可多得的将才,朱元璋剪除功臣时应该是在晚年时,那时帝国局势已经稳固,为保住太子地位的稳固,疑心的朱元璋大肆屠杀功臣。但在洪武初年,这种情况下常遇春之死应该与朱元璋没有直接关系。

常遇春之死最可信的解释是卸甲风。卸甲风这个病症就是现在中风,之所以常遇春会患上这个病,还是跟他的生活习惯有关,常遇春是一位能征善战的将军,战场上刀枪无眼,免不了会受伤的,加上常遇春常年征战,身上的伤病一定很多,这些伤病积攒到一定的时候,也是十分要命的。

常遇春剧照

加上常遇春的习惯也很不好,根据文献记载,常遇春率领大军班师回朝的时候,当时正值夏天,天气十分炎热,常遇春身上裹着重重的盔甲,天气炎热加上裹上重重的盔甲,使得常遇春的盔甲里积了很多的汗水,汗水黏在身上,导致常遇春十分不舒服。

当时的气候昼夜温差较大,到了晚上的时候,常遇春为了凉爽舒适,不顾身上的汗水,立即卸去了盔甲,一次两次身体可能没事,长此以往身体自然受不了,因此染上卸甲风也不足为奇

常遇春

一代历史名将常遇春就此陨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3

标签:武定   隐疾   明朝   初年   武将   死因   多疑   盔甲   功臣   剧照   汗水   身上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