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纪英国出版业贸易转型的背景是什么?

#历史开讲#

文|清幽说

编辑|辑录君


18世纪时,英国社会迎来社会变革的关键时期,出版业作为社会中重要的经济部门之一,在18世纪进行现代化转型。

出版业从传统产业转变为现代产业的原因极为复杂。因为出版业的转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由诸多因素长期共同促成的结果。

通过对出版业转型背景的分析,能够理解出版业在18世纪发生转型的原因。

出版业贸易的发展

英国的出版业由威廉·卡克斯顿在1476年将印刷术传入后,才正式建立起来,因此他被称为“英国出版业之父”。

英国人一开始并未掌握出版技术,出版业长期被外国人控制。早期的英国印刷商,除了卡克斯顿本人以外,都是外国人。

英国出版业的进一步建立与王室的支持密不可分。

英国在1484年颁布的法案目的之一是为本国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一项针对意大利商人规定中,附加了一项针对图书经销商的豁免。

亨利八世在1528年发布了一项公告,即:“严格限制雇佣的外国人的数量,禁止外国人开设新的书店或印刷厂曾三次颁布限制在英的外国工匠,以及禁止自由进口图书”。

玛丽和伊丽莎白女王在位时期,确立了和书商公会的合作。

在王室的支持下,英国的出版贸易由书商公会所垄断。从地理上看,出版业仍是一个小行业,由数量不多的小书店组成。

这时期出版业贸易发展趋势加强,根据书史家唐·麦肯齐对英国出版作品的统计,“在1556年到1640年的84年间出版物有26736本,而在1641年到1700年的60年间出版物有75285本”。

著名的书史学家詹姆斯·瑞文研究发现,在“1644年,77%的英国出版物在伦敦印刷,1676年上升到84%,1688年上升到85%”。

此时不仅出版物的数量众多,伦敦的出版交易场所也是热闹非凡,“走进1642年的书店之前,你会听到圣保罗教堂周围小贩的叫卖声。

行人和小贩已经挤满了大教堂周围,路人沿着一排排的摊位闲逛,小贩则出售商品,包括缎带、针、年鉴和小册子,并高呼书名”。

在英国内战时期,人们对宗教辩论刺激了小册子的大量出现。小册子在内容、制作和发行方面都失去了控制。

无论是下议院在1642年对书商公会的直接命令,还是下议院在1643年颁布的《印刷管理条例》,均未能成功地扼制小册子的泛滥。

伴随着出版业市场的发展,自17世纪中叶以来,出版业的学徒人数大幅增加。

书史学家普兰特•马乔里认为:“从1640年开始,伦敦学徒的人数显著增加,达到1600人总数的三分之一”。在出版贸易的繁荣发展下,出版业环境也顺应了这一发展趋势。

出版业自由化的加强

亨利八世实行政教合一后,颁布各项法令和公告以控制出版业。

据《外国出版史》的作者昂温称:“约在1525年后,它无休止地颁布公告禁止异教或煽动性图书。

其中最重要的是1538年针对‘猥亵图书’颁布的一项法令规定,在英国印刷或发行任何图书都必须得到枢密院或其他由皇家任命人士颁布的许可证”。

亨利的继任者们,继续并完善了他对出版业的政策。

玛丽女王在1557年,授予书商公会在出版业中的特权,书商公会成为英国控制出版业的工具。

伊丽莎白加强了早期的审查制度,即“要求新书必须得到六名枢密院委员或坎特伯雷和约克大主教、伦敦主教、印刷地主教和市议员,或两所大学副校长的批准”。

这项制度规定所有印刷材料在出版前,必须得到国家指定的许可证持有者的许可。

斯图亚特王朝时期,君主对出版业的控制并不逊于都铎时期。查理一世对出版业实行了更加严格的控制。

1637年7月11日,约翰·班克斯·奈特爵士在法庭上出示了一份涉及出版业的法令。从1649年到恢复时期,议会也采取相应措施对出版业进行控制。

在查理二世回归后,他于1662年1月9日要求议会颁布了第一部《许可法》。

该法案一共24条,其中第2条和第9条,确保了书商公会保留对英国贸易的长期监管优势,即“除非首先在伦敦书商公会处登记,否则私人不得印刷任何书籍;未经文具店公司通知,任何人不得建造印刷机或印刷厂,或出租印刷场所”。

1662年许可法案对出版审查制度的强化,反映了查理二世加强君主统治的目的,因而该法案被史学家马克·罗斯称为“旧制度的重建”。

在1679年许可法案被废除后,詹姆斯二世在1685年再次恢复该法案以加强专制统治。

为专制统治服务的出版审查制度,对自由和出版业的发展百害而无一利,这引起民众的抗议。

英国思想家弥尔顿的《论出版自由》,副标题为“向英国议会为无限制的出版自由辩护”。

他在文中写道:“出版审查制度是发展的阻碍。”弥尔顿的这一主张,反映出近代英国人民对自由的渴望。

1688年后,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的体制后,君主专制制度也随之瓦解。约翰·洛克是终止许可证制度运动中的一个重要人物。

1693年,约翰·洛克针对试图再次恢复许可法案的提议,展开了反对这一提议的行动。在一年后,他给爱德华·克拉克的信中提出了对许可的反对意见:“我不知道为什么一个人,不应该有出版他想说的任何东西的自由”。

洛克并没有要求实现完全的出版自由,他认为:“冒犯作品的作者和印刷者在出版后被追究责任就足够了”。

在1695年,随着出版许可法的到期,出版审查体制也彻底在英国消失。

这一体制的结束推动了出版业自由化的发展,正如钱乘旦所说:“光荣革命后,出版许可证制度被取消,言论和出版自由基本形成”。

出版审查体制的瓦解,不仅伴随着英国体制的建立,而且也体现了英国经济自由化的发展,国家和书商公会不仅失去对出版前的审查资格,对出版的垄断特权也即将随着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出版业   英国   洛克   亨利   书商   小册子   法案   公会   背景   制度   自由   世纪   贸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