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为何不被百姓所容?商鞅变法埋下伏笔,其中内容才是根本原因

商鞅变法对秦国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可以说没有商鞅变法就不会有秦始皇一统六国统一天下。商鞅变法推出了当时别的国家闻所未闻的军民制度,使得国家更加好管理,对于管理者来说这是非常成功的。

对于当时的其他六个国家来说,商鞅变法可以说是降维打击,当一个国家人心成为铁板一块的时候,别的国家是很难做到与之抗衡的,所以商鞅变法为秦始皇统一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最主要的是秦朝大一统以后,根据商鞅变法律法改革,建立了县制,把权利集中在了中央,统一了度量衡,奖励军功等,非常大的增加了军队战斗力。

商鞅变法大获成功源于他严谨的思路,而且过程也很可怕。

秦朝建立以后,就一直致力于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秦孝公对公孙鞅可以说是相见恨晚,认为公孙鞅就是自己生命中需要的那个男人,而公孙鞅也深知自己遇到伯乐,两人一拍即合,于是商鞅变法就在中原大地轰轰烈烈的展开了,所到之处无不充满着改革带来的朝气。

商鞅变法是伟大的,他推动了秦国各领域的腾飞,人们谈起商鞅变法来从不吝啬自己对他的赞美,所以当我们深处困境时,总感觉自己身边少了一位叫商鞅的人,似乎他的出现会让所有的问题迎刃而解,从另一方面说当时没有商鞅变法的话就不会有秦国的强大。商鞅变法就是国家强大的一味特效药。

但是现实生活中不会有那么多的良药,所有人都做不到是万能的,所以我们不能指望任何人。

商鞅变法也并不是全部都是友好的,就比如他的'驭民五术'就是对老百姓来说非常痛苦的,而且是让老百姓憎恨的,我们华夏儿女向来勤劳勇敢,嫉恶如仇,但是对于一些本来错误的事情我们也会做到是非分明,但是在这方面一定要公正。

题目说到商鞅变法的严谨性,商鞅变法的结构是非常紧凑的,而且结构是特别完整的,对于我们现在来说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示范。这个也是肯定的,这也就是为什么现在要了结商鞅变法的一个根本原因。尤其是企业的高层,在商鞅变法里边可以学到非常多有用的知识,可以把他们物尽其用发挥作用。

现在我们做一个方案基本上都是这几个步骤:定基调,理顺逻辑,检验效果,计算成本。而商鞅变法当时基本上就是这个步骤。

定基调就是想看看老板具体需要什么,他的想法是什么,然后可以给我们多大的发挥空间,所有人的意见基本上要统一,没有这几个条件作为前提的话,想要适应所谓的商鞅变法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大部分人的反对会让你步步艰难,知难而退。

就算是当时商鞅变法,秦孝公也是在之前统一了大部分官员的意见的,可想一下,偌大的秦国,不可能就是秦孝公自己一个人说了算的,这种改革的政令一定是经过商量以后才推行的。

无论是什么时候,什么朝代,皇上也好,老板也好,其实都不是像很多人认为的说一不二,其实他们都说属于管理者,肯定不会所有的事情都是他们一个人说了算,只要是人都会犯错误,毕竟在一个团队里边,除非你有绝对的权威,否则不会所有人都服从你,谁也不想自己的团队一直都是一个人说了算。

所以当时秦孝公在拿到商鞅给出的想法和方案以后,也是要和许多大官员进行商量的。大家意见统一才能顺利的进行下去。

果然和我们想的一样,大臣们对于变法的事情反应都是不如秦孝公那么喜欢,大家都认为现在的生活挺好的,万一变法失败了江山丢了,怎么对的起之前打江山的祖祖辈辈呢,所以都对商鞅口诛笔伐。

其实无论是当时的秦国贵族还是现在的我们来说,本来没啥大事非有一个人嚷嚷着改革,我们生活本来过的好好的,就像一个人身体本来健健康康的,突然有个人让你整天去医院里边检查一样,很多人都是不愿意的,更何况让你去做一个大手术呢。

那么现在的问题就是你作为一个员工,你出的策划案你老板已经通过了,但是你老板拿给董事会去看,董事会大多数人都不同意,你现在需要怎么办呢?

这时候公孙鞅做出的回应就是非常示范性了,大概意思就是:因为有一些保守胆小的人,他们就光能看到眼前的利益而看不到我们长远的发展,看到新的东西他们识别不出来,别人搞什么改革他们光会在旁边取笑别人,但是改革要是有一天真的成功了,他们就会认为自己也有一部分功劳,想成为被历史记住的皇帝,就不能顾及每个人的意见,要有自己的想法。

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成者王侯败者寇,做大事前不要考虑以前的规矩,等有一天成功了,我们定的就是规矩,很多人就是过于死板,安于现状,很多人都是让他们做点眼前的事情还是可以的,一旦接触新的事物就处处都是问题,就像这次改革一样,和他们说就相当于对牛弹琴,这种改革皇上只要提出,由他们去执行即可,皇上提出主张,我负责提供方案,不能再犹豫了!

我们回过头来细品公孙鞅的这些话高明在哪里,1:不是我们的方案不好,反而我们非常正确,错就错在那帮大臣太守旧,不识货,2:反其道而行之,给老板画大饼,让老板可以想象改革完成以后的美好生活,到时候那帮大臣自己就会顺从,3:阿谀奉承老板,老板是非常有主见的一代明主,说一些让老板心里舒服的话,4:完善这套方案的可行性,让老板认为你就是他的最佳合作伙伴。

秦孝公听完这一番话后非常惭愧,感觉自己不应该这么没有主见,于是放权给公孙鞅,那就开始改革吧,如果有人在说这种变法在我们秦国不合格,那就不要让他在呆在这里了!

这下公孙鞅的目的就达到了,拿到了秦王给的权利以后,变法就风风火火的展开了。

但是这么大的一个秦国,改革也不是说一句话就可以进行的,必须要做好规划,探听好结构,找到一个下手的地方,准备充分,一步一个脚印才可以,那我们来看看公孙鞅是怎么做的吧。

第一步,先解决一些生活容易的人,不能胡乱来,要不然接下来不好进行的。

事《诗》、《书》谈说之士,则民游而轻其君;事处士,则民远而非其上;事勇士,则民竞而轻其禁;技艺之士用,则民剽而易徙;商贾之士佚且利,则民缘而议其上。

商鞅认为有一些人需要进行好好的学习,否则国家就很危险,有人问为什么,这些人就光靠嘴说,没有实际的行动,有的人靠一张嘴就能吃饭,有的人修身养性,还有拳头和手艺吃饭的,这帮人生活的比较容易,所以国家就不好管他们,也非常容易失控。

另外,这五种人整天没事就瞎跑,更加增加了管控的成本。

公孙鞅认为,最好管理的就是农民还有当兵的,因为这两种人一种是为了生计每天都在劳动没时间管其他的事情,另一种是被军队纪律束缚,所以他们非常好管理。

如果我们秦朝所有人都回家种地或者去军队当兵的话,那就没有人有心思和时间去想其他的事情,那我们秦国想不强大都困难。

那怎么才能达到这种环境呢,首先就是刚才说的那五种人绝对不能存在的,他们消耗大量的民生资源,要消灭掉他们才能实行下一步计划。

只要国家的所有人都去种地或者去当兵,那他们就会非常好管理,而且非常的朴实,他们越听话,在秦国发生战争的时候就越好找到人,因为他们不会乱跑,随时都可以被找到。

而且大家都回家种地了,就不会有什么攀比了其他的心理了,所以大家都勤勤恳恳,一致对外。

商鞅的想法很明确,就是老百姓的生活一定不可以太好,只有让大家忙碌起来,才会没有时间去思考一些其他的事情,总结一下就是生活过的越苦的人越好管理。

但是作为老百姓来说,谁都想过上好日子,怎么办呢,第一就是不能让他们看到我们刚才说的哪五种人。第二就是让所有人都过的很苦,让他们明白自己就算努力也是一样,所以大家都不努力了。第三就是有人要是不听话的话,见一个杀一个,让他们害怕,从而不敢去努力奋斗。让他们都老老实实的。

可是之前的那五种人怎么办呢,他们经历过美好的事物,肯定不会再老老实实的去做农民了,怎么处理他们呢?

商鞅感觉这非常简单,加税收,让他们自己的生意做不下去了,就不相信他们不会自己去种地,因为到时候生活都成为困难了谁还管自己什么身份呢。

还有一种质疑声,万一这些人叛逃到别的国家呢,这也非常好解决,抓住就严刑拷打,杀鸡儆猴,看看以后谁还敢这么做。

还有一定要有赏罚分明的制度,对于那些不听话的一定不要给他们有任何退路,直接送他们上战场,对于那些坚决拥护的一定要奖励他们,但是奖励的一定要少,可以让他们得到名声,罚的时候一定要重罚,让他们永无翻身之日。

总结大概意思就是管理者一定不能心慈手软,对待他们就一定要下狠手。无论想什么办法都要让他们老实起来,实在不行就用刑,杀鸡儆猴,看看以后谁还敢提出反对的声音。

现在商鞅变法的逻辑就非常清晰了,秦国只需要农民还有士兵,其他的都不需要,什么?不听话,那就对你动刑。

在具体的措施上,商鞅变法有一个土地改革,律法改革还有一个军制改革,土地改革就是承包制,把很多人说这不是很好吗,但是让你一辈子种地但是没办法发家致富的情况下你还会说他好吗。

土地改革以后,伴随而来的就是权利集中,为中央政府扫除了大部分障碍。然后把土地重新分配,到时候基本上所有人口都被登记上了,便于管理和税收。

通过商鞅变法以后,整个秦国有多少劳动力,多少青壮年国家都知道了,需要多少兵源直接去找就好了,需要粮食在哪里调过来最省事,一个国家的医院调度可以说达到了完美。

军制改革作为商鞅变法的另外一个核心部分,他成为了一个杀戮机器,你要是想升官,你就去战场杀敌,拿敌人的头颅来换你自己的升官加爵,但是期间你还不能犯错误,一旦你犯错误,那就直接把你打入地狱,生不如死。

商鞅变法军制改革表面看起来就是提高军人的积极性,但是往深层次看就是把军人变成杀人机器,从而实现秦国的富强。

至于律法改革,刚才我们基本上都说了,就是老百姓一定要听话,你不听话就要接受酷刑,你要有什么想法就在你脸上刻个章,反正就是你犯错误就会被无限放大,让人觉得种地和当兵是最好的出路。

但是站在秦国的角度看来,秦国最后一统天下,商鞅变法无疑是成功的,他为秦朝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但是成功的纬度有许多,这种成功是建立在老百姓的苦难之上的成功,并不是真正的成功。

最后商鞅的结局也很惨。因为他谁也不放过的主张,导致最后没有人可以收留他,被自己发明的五马分尸的酷刑活活拉死。

抛开道德和一些其他的东西,商鞅变法还是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的,只不过他的方法太过于残忍,在没有给别人留后路的同时也没有给自己留后路,所以他会一直备受争议。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秦国   公孙   军制   土地改革   秦朝   伏笔   老百姓   所有人   事情   老板   百姓   国家   内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