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张铮:短视频、直播电商助力非遗发展,是文化经济的新形态

近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和抖音电商联合举办的“短视频与直播电商助力非遗发展报告”发布会暨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传播研讨会成功召开。会上,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张铮表示,通过直播电商助力非遗发展,包括商业模式上的创新和助力非遗传承传播,是文化经济的一种新形态。

张铮认为,以直播电商、短视频来存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和发展,解决了原来非遗发展过程中的一些痛点。针对这个话题,他也分享了几点感受:

第一,这是一个将展演这种传统形式和新型数字经济商业模式进行充分融合的方式,现在数字经济所创造出来的新兴商业模式、新兴盈利手段都能够让非遗主播用到,同时还给他们提供了很好的支持,提供了很好的流量导入,这样也让他们能更好的在数字经济里找到自己的新定位,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文化景观,这非常适应当下促进文化升级和促进消费升级的国家大战略和大趋势。

第二,从多位主播的亲身经历来看,要扶产首先还要先启智,要助推这个产业的进步首先还是要启发大家能够有这样一种意识。启智的意义在于让更多非遗传播人才具备这样一个意识、意向、技能和知识,让他们能够在平台上面转化自己的身份角色。张铮表示,此前有很多主播在他们原来所从事的领域不太能够找到知音,后来才发现网络平台能给他们带来这么多知音,一场网络直播的知音是原来线下演出的几十倍、上百倍,带来的打赏收入也可以让他们维系自己的艺术理想,所以从启智到扶产的过程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

第三,有一句话叫做“有恒产者有恒心”,所以助力非遗,也要让他能够有持续稳定的经济支持,只有有恒定的经济收入才能巩固他的恒心。因此非遗传承发展不能仅仅靠非遗传承人的情怀,任何一个人都不能持久的在一个领域完全靠热情去做事情,所以如果能够给他们带来恒产,自然就会带来恒心。

第四,短视频直播电商这种方式,很好的让人们去理解什么是保持文化原真性以及文化在当代怎么样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有时候我们认为文化需要去适应当代生活,但实际上,这个过程当中往往有扭曲、有走样、有变形的情况,而短视频、直播电商告诉人们文化的原真性可以很好的保持,这种文化的魅力可以被传承下来。

张铮表示,“我们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它的表达形势,是它跟公众见面的手段和见面的场景,这些可以去转化,而文化的内核需要加以保留”。

最后,张铮认为,这也是非常顺应当下文化经济或者数字文化产业发展,从供给侧向需求侧转化的过程。“原来我们往往把平台经济助力下的数字文化经济的发展叫做创意经济或创作经济,但实际上,主播和粉丝,短视频创作者和他们的关注者之间建立的是认同关系,也是我们说的双向奔赴,这种认同力量的强大大家应该都能理解”。

比如一个电视剧、电影作品在网上没有讨论,没有热度,没有二创,说明它不够火,不够受人欢迎,而短视频、直播电商这种逻辑恰巧将认同者、创造者之间挂了一个非常紧密的钩,二者之间不脱节,可以得到直面的反馈。所以这种生产关系的重塑,社会关系的重塑,也给让人们对短视频、直播电商助力非遗有了新层次的理解。

张铮表示,这样一种新型社会关系的重塑,非常有利于在更高的人口基数上去传播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也避免了让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变成大家经常说“非常遗憾”,非遗不是非常遗憾,非遗是一种传承,应该让所有人不仅是珍视,还能够亲身去接触。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2

标签:助力   恒产   清华大学   真性   文化   经济   视频   恒心   社会关系   知音   副院长   创造性   文化遗产   商业模式   物质   教授   过程   数字   新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