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炒的豆豉

民以食为天!国人打招呼问候最多的也是"吃了吗",头几年听说中国人天上飞的除了飞机、地上跑的除了火车、水里游的除了轮船,什么都吃遍了。

即便不怕吃官司、敢于吃回扣,就是外太空的生物也吃过,真正能让你永生难忘的也只有那么一两份味道,我所青睐的是母亲为我准备的豆豉。

初中时没实行双休日,我们已然提前进入了五天工作学习的状态。星期六下午放假,星期日和星期三下午带菜去学校。

从家里到学校近二十里,从学校回家里近二十里,一路上有同学作伴,应该说也很欢畅的旅程,但拎着个罐头瓶便少了些活蹦乱跳、打打闹闹的童趣。罐头瓶是用来装豆豉的。

在那个经济贫瘠、物质匮乏的年代,五分钱一份的菜羹对于靠父母喂养的猪卖钱供学费的我来说确实有些奢侈,也幸亏那几头猪让我没像猪一样活着。

母亲如豆豉一样,普通而又精致,为了让我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经过几次三番的试验,认为豆豉是最适合我的菜,豆豉的制作过程是漫长而繁复的,在此不敢谬论,只隐隐觉得其间透着母亲的汗水味!

每逢周三和周日,母亲就会为我炒制一份豆豉。锅烧热后,放少许菜籽油,豆豉下锅,稍加温水,几番翻炒,加微量自制的辣椒酱即可起锅。

虽然"少许、稍加、几番、微量"几个词说来轻松,但其间应该是极其讲究的,就连装入瓶中也必须等到豆豉完全冷却后才能进行。

一是冷却后适于密封保存,二是太热了怕烫裂罐头瓶。要知道那时的罐头可不是寻常人家能企及的食品,瓶子也自然是难得的器皿。

仔细回想起来,初中三年我把罐头瓶子比同学感情看得更重,因此我也从没体会到学校周边老太太清水白菜的味道,却和母亲制作的豆豉多了些别人不解的亲情。

转眼儿子也快要上初中了,他具备了男人喜新厌旧的毛病,却没能遗传他老爸的口味,总是巴不得换着花样吃,我依然对母亲的豆豉情有独钟。

每年四五月间,青椒炒豆豉都是我的最爱。辣椒是自家菜园采摘的、嫩嫩的,微辣、甜甜的,按时髦的说法叫绿色无公害蔬菜。

洗净切成条状,与母亲储存的豆豉按七三或六四的比例,入油下锅翻炒后,趁热吃,下饭下酒皆可,那种豆豉的酱香和青椒的鲜香融合的味道,可不是一句"令人垂涎三尺"所能说清道明的。

陶华碧的豆豉有大量的辣子、红油、味精,还有牛肉,但那终究只能称着老干妈,只有家中的豆豉才是生我养我教我的老母亲!如今日子好过了,或许《芋老人传》中"时位移人"的味道在任何人身上都有体验,

但千万别让五味杂陈的生活搅乱了你的味蕾,可以闭眼吃毛虫,不能睁眼说瞎话,别忘了你我的根本,记住你我心中的菜

羮,品尝的是味道,咀嚼的是情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豆豉   道明   母亲   翻炒   青椒   微量   罐头   味道   初中   学校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