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爆火的寺庙旅游


记得2008年,我还在上大学的时候,寝室里一个女生是居士,她会定期去不同的寺庙打坐修行。会徒步五台山拜佛打坐,参加各类寺庙活动。那个时候大家还是更喜欢去西单逛街,去景点、名校打卡和团建,她的喜好很小众,寺庙是年轻女孩很少踏足的地方。

每年大年初一,北京雍和宫烧香的人山人海总会上几天热搜,但是很快热度就平息下来。似乎每年总有某个事件会让寺庙相关的信息火一阵,之前是“北京龙泉寺众多僧人是硕士学位”,然后是“寺庙佛媛穿吊带僧服毁掉佛门圣地”,去年最火的是“北京雍和宫一串难求的香灰手链”。

龙泉寺5大高僧:3个清华1个北大,还有1个中科院

拜佛带货的网红佛媛

雍和宫香灰琉璃手串

疫情放开后,旅游业逐步复苏,连携程网的股票都在跌了一年多之后涨了回去,数据显示年轻人更喜欢国内游,其中寺庙游成了热门。寺庙限流、手串限购、寺庙排队半小时、成了社交平台常见的旅游信息。

2023年寺庙门票订单量同比增长了310%,其中90、00后占比近50%。

年轻人为什么爱去寺庙了?是看破红尘还是对现实无奈转去寺庙寻求心灵慰藉呢?有人调侃说,压力太大、选择摆烂、放松一下。但事实上,年轻人热衷于寺庙游有以下几个原因:

  1. 拍照打卡。寺庙红墙黄瓦,绿树古刹,烟雾缭绕,钟声悠远,拍照出片。而且发在个人的媒体账号上,让朋友们有耳目一新的超脱和新奇感。

  1. 现在的寺庙很懂年轻人,僧人年轻化且高学历化。茶室、素斋、文创和创意咖啡店等和年轻人追求的新消费适配,祈福御守、寺庙咖啡、素饭沙拉让年轻人在祈祷求佛的同时还能探店打卡。

  1. 寺庙的文创是社交的硬通货。香灰手串一人限购一条时,年轻人为了一串雍和宫的法物自愿罚站数小时,一些高颜值手串更是断货王,有人去了多次也没能请到,而艰难买到的手串是送给朋友独特且心意满满的礼物。

现在的大型寺庙,已经成为了多功能复合型场所。年轻人可以在这里喝咖啡、看展、烧香祈福、观赏古建筑之雍容与自然之美,人们也可以在这里找到法律咨询、心理辅导、打坐修身养性、佛学文化等五花八门的课程。南京鸡鸣寺就有法律咨询室、心理咨询室、图书馆、国学班等,有的寺庙还开放免费住所,僧人每天带着报名参加的人做早课与修行。

庙宇的清幽宁静,如同年轻人的乌托邦。把工作压力、学业压力、无休止的加班和对生活的疲惫拦在门外。相对于其他景区,寺庙里通常来说比较静谧,更加容易释放情绪,让自己短暂的忘掉工作和生活烦恼。在寺庙里,还能听钟声和诵读的经书声音,看香火缭绕和庄严肃穆的佛像,浮躁的心情瞬间就静下来了,说说自己的心里话,许个愿,走出寺庙那一刻就轻松了许多。

而对于00后这批还在上大学的年轻人来说,他们的经济实力相对较弱,踏青的选择大多被限制在市区里面。而寺庙这地方不但环境优美,同时满足了年轻人踏青跟拍照出片的需求,里面售卖的手串纪念品也戳中了他们图个吉利的想法,所以才能吸引这么多人来打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6

标签:寺庙   乌托邦   香灰   圣地   僧人   法律咨询   钟声   北京   社交   年轻人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