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包中的“爱马仕”!不止上海人,超多人跨国、跨省来排队

在即将关闭的召稼楼古镇,藏着一家被誉为汤包店中的“爱马仕”——屋有鲜。

店面不大,但满墙的照片和长龙般的排队壮景,都已然宣示着生意的火爆。

你从哪里来——

“从深圳专门来的”

“我从徐汇,开车俩小时,排队俩小时,总共用了四小时了!”

“我从1800多公里外的日本,专门来的!”

为什么专程来?——

“因为好吃”

“真材实料”

“像回家的感觉”

“再不吃,就尝不到了!”

“汤包中的爱马仕”......

比起沪上的其他汤包店,屋有鲜不可以说完全胜出,但在些许方面做到了极致。

屋有鲜的大掌柜名叫陈丽娜,是国家高级点心师,19岁就在绿波廊做学徒,2005年被国家公派到日本,将南翔馒头的声名远播日本大阪,追随者不计其数。虽然在日本大获成功,但陈丽娜还是想将这份独特的汤包秘方带回国内。

在几经思考之后,陈丽娜放弃在日本的一切,回归故里,从召稼楼重新出发,凭一己之力,研制出了26款口味各异的小笼汤包。和所有的商铺一样,陈老师的起步也是艰难的,有同行的施压,有外来的挑战,当时的陈丽娜也常有心灰意冷的时候,但一个小小的故事改变了她。

在一个平常的午后,陈丽娜收到了一个带着哭腔的陌生的拥抱。抱她的人,悲喜交加地念叨着影响她一辈子的话:陈老师你的汤包改变了我们一家,为了吃您的汤包,夫人昨晚就做好家务,收拾妥当一切早早出发,这么开心的去吃一样东西,我们家以前从来没有过。

陈丽娜这才知道,自己想要放弃的小笼汤包竟还有这么多人的惦念,背负着这么浪漫的使命。放弃已然消失,珍惜悄然取缔。陈老师说,她知道汤包不仅仅是汤包,而是要当艺术品来做,当孩子来管的。不难发现,屋有鲜在“爱”上做到了极致。

下雨天,陈丽娜会打开大门,不管吃不吃汤包的客人都能进来躲雨,还会递上热腾腾的毛巾。更新过50版的菜单,有着不同馅料不同颜色的区分,连打包都配有说明书。屋有鲜的工作时间是早上的九点到下午三点,陈老师说只有在心情最好的时候才能做出最有爱的汤包。墙上密密麻麻的照片,无不体现着所有食客对屋有鲜的“爱”。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转眼远渡重洋的绿波廊小学徒,已然单打独斗了十四年。召稼楼古镇的改造,让屋有鲜不得不按下暂停键。好在陈丽娜并不担心,因为她已为屋有鲜寻觅了下一任主人,屋有鲜仅此一家的名号得以留存。只是不知道下一任匠人又会将屋有鲜推向哪一个极致......

转自丨《下一站》栏目

来源: 看看新闻Knews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1

标签:汤包   大阪   徐汇   声名远播   日本   学徒   上海人   古镇   极致   陈老师   小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