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当选莱阳县委书记,因供出理琪被定为叛徒,结局出人意料

李厚生,这个名字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在胶东大地很‬响‬亮‬。‬

李厚生是招远高山洼村人,1904年出生。

招远红色革命发起很早。早在1925年秋,莱招边区的进步青年李厚生、田绰永、董瑞生、臧商彝、王德安等人就在原道头四小为中心建立的“五卅惨案后援会基础上,建立了进步团体“少年同志社”,由李厚生和田绰永负责,一大批招莱有志青年汇集到这里,成为招莱红色革命的基地。

1926年,李厚生在莱阳县田家村(今莱西)开办少年同志社私高级小学,李厚生任校长。

这所学校仅一年时间便因反动势力阻挠而停办。

李厚生去南方寻找革命组织。1928年,在福建加入共产党外围组织“红色互济会”。

“少年同志社”的活动中心也迁移到莱阳马连庄(今莱西)一带。后改名“乡村教师联合会”、“乡村教育研究会”以避开国民党迫害。

1930年春,招远夏甸镇留仙庄村人王德安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招远县第一个共产党员。

此时,少年同志社迎来第一个春天:招远县开明人士王檐雨在原道头四小的基础上建立了县立道头第五高级小学,一时间,少年同志社的大批骨干迅速在这里聚集。

1932年李厚生回到招远,与王德安等以道头“五小”为阵地,开展救亡活动。

1933年,同志社成员李敬吾去莱阳二乡师建立联系,组织上派共产党员王之凤(海阳人,外号大老黑),少年同志社迎来了第二个春天。

王之凤受中心县委指派,来到了道头五小,发展了李厚生、臧商彝、董瑞生等人入党,与组织失去联系的王德安也在此前由海阳来的另一名党员于侃之介绍重新入党。

在王之凤主持下,中共道头五小支部成立,李厚生任书记,臧商彝任组织委员,王德安任宣传委员。

招莱边区党的活动迅速发展起来。

同年8月,招莱特别支部在道头五小成立,李厚生任书记,臧商彝、董瑞生、王德安、刘兰芳、刘坦、马章玉任委员。

8月下旬,因李厚生对外影响太大,为了保护他,中心县委将他调到蓬莱工作。王德安接任特支书记。此时,招莱边区已有党员130多人,李厚生功不可没。

下半年,张静源被害后,李厚生曾被选为中共莱阳县委书记。

1934年2月上旬,莱阳、招远、海阳等县的党员在莱阳河洛乡苇夼村召开会议。决定重新成立中共莱阳县委。新的县委由李厚生任书记,刘兰芳、刘松山、孙学之、贾王钦任委员。

本拟于同月19日,在苇夼村交接。后因贾丕钦叛变,新旧县委的交接工作未能进行。

1934年2月张静源被害后的胶支特委在文登二区恢复。书记为北方局派来的常子健,李厚生任特委委员。

1934年9月23日,李厚生与另两名特委委员张连珠、刘经三一起去荣成、威海一带策划暴动。行到文登县崮头集时被捕。

3人后转押济南。在韩复榘审问时,刘经三公开承认自己是共产党员,与张连珠、李厚生只是住店相识,使2人得以具保释放。

返回胶东后,1935年,积极参与组织“一一·四暴动”。

​暴动失败后,1936年,与特委书记理琪一起整顿、恢复暴动失败后被破坏的党组织。

同年10月,胶东临时工委成立,理琪任书记,吕志恒任副书记,邹恒禄任组织委员,郑耀南任宣传委员,李厚生、张修己任委员。

这期间,发生了一件大事,改变了李厚生一生的命运。

1936年12 月中旬,邹恒禄偶然遇到一个叫刘忠善的老熟人,此人是海阳人,外号“小黑子”,曾是地下党员,后叛变投敌。

刘忠善对邹恒禄大吐苦水,表示迫切希望继续为党工作,并约定以后继续接头。

邹恒禄与此人接触几次后, 12月 17 日向理琪做了汇报。

理琪敏锐地察觉此事不妙。为了邹恒禄的安全,决定第二天改派李厚生与刘忠善接头。

理琪与李厚生约定,如果第二天中午12点前不见李厚生回来,就意味着发生意外,自己会迅速转移。

12月18日中午12点前,李厚生果然没有回来。

午后1点,理琪决定立即转移,乘船离开烟台。

此时,‬理‬琪‬发现周围有‬很多陌生人,‬他‬预‬料‬很难逃出敌人的视线。

理琪发现对面有一拉洋车的人,于是迅疾改变原来的计划,叫过那辆洋车,转移到邹恒禄的住处。

晚上7点钟左右,韩复榘捕共队的特务突然包围了邹恒禄的住处,理琪、邹恒禄等9人不幸被捕。

此事正是坏在刘忠善身上。

刘忠善叛变后参加了韩复榘的捕共队,本企图通过邹恒禄找到胶东党组织住处,但见到李厚生来接头,便知阴谋暴露,随即逮捕了李厚生。

面对敌人的刑讯逼供,李厚生起初并不吐口。后来见约定的时间已到,认定理琪肯定转移了,便把理琪的地址告诉了敌人。

有资料显示,因理琪转移太近,仍遭逮捕。

李厚生被敌人关押到1937年冬,抗战爆发获释后,被定为有变节行为,开除党籍。

李厚生回到招远后,并没有因为被开除而消沉,他组织了招远“民先”。

1938年8月,招远独立营成立,营长为后来成为开国少将的张怀忠,政委冯升堂。

1938年下半年,胶东特委组织工作团到招远帮助开展工作,团长为莱州人刘歧云,成员中有后任莱阳教育局长的张巨川等人。

​据刘岐云回忆录记载,这期间,李厚生利用自己的影响,为招远独立营的扩军做出了很大贡献,光经他介绍入伍的就达一、二百人。表现了一个老共产党人的永不缺失的觉悟。

1940年,任招远抗日民主政府民政科长。

1941年,调胶东行署做农业技术工作,历任胶东农场场长和山东省农业科学研究所所长等职。

李厚生从此醉心于胶东农业技术推广与研究,并成为专家。

他先后编写了《农业生产技术概论》、《山东农业生产技术指导纲要》等十几本农业技术书籍,被评为胶东模范和华东农业技术模范工作者。l950年,参加全国工农兵劳模代表大会。1954年,获华东农业科学技术一等奖。

1958年,李厚生噩运再次降临,他被戴上“叛徒、反革命、极右分子”三顶“帽子”,判刑三年,刑满后回原籍监督劳动。

1980年李厚生得到平反。

1981年2月病逝。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莱阳   厚生   招远   海阳   胶东   特委   叛徒   县委   出人意料   书记   结局   委员   组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